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志英

作品数:20 被引量:3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水稻
  • 14篇高产
  • 13篇超高产
  • 10篇高产水稻
  • 9篇杂交
  • 9篇剑叶
  • 9篇超高产水稻
  • 7篇杂交稻
  • 7篇高产杂交稻
  • 7篇超高产杂交稻
  • 6篇培矮64S/...
  • 5篇叶片
  • 4篇衰老
  • 4篇衰老过程
  • 4篇光抑制
  • 3篇电子传递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系统
  • 3篇光合电子传递
  • 2篇稻叶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0篇欧志英
  • 18篇彭长连
  • 16篇林桂珠
  • 12篇阳成伟
  • 9篇陈贻竹
  • 3篇段俊
  • 2篇温学
  • 1篇孙梓健
  • 1篇林桂株
  • 1篇陈少微
  • 1篇韩利军
  • 1篇王正询
  • 1篇孙谷畴
  • 1篇康国章
  • 1篇林植芳

传媒

  • 4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植物生理...
  • 2篇Acta B...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全国植物光合...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3篇2005
  • 4篇2004
  • 1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产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PSⅡ激发压与Rubisco大、小亚基含量的相关性(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研究了大田生长条件下两系超高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两优培九”和我国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汕优63”从灌浆期到收获期剑叶PSⅡ光化学特性和Rubisco大、小亚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随剑叶生长时间的延长先缓慢下降,后期有一个快速降解的过程,“汕优63”降解的速率高于“两优培九”;Fv/Fm和qP都呈下降的趋势,qN则是先降然后上升。激发压(1-qP)在前期的变化较为平稳,后期则急剧增加,“汕优63”较“两优培九”增加快。Rubisco大、小亚基的含量与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一样在前期下降比较慢,后期也有一个快速降解的过程,“汕优63”比“两优培九”降解快。激发压的增加与Rubisco大、小亚基的降解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我们推测PSⅡ激发压的急剧增加可能诱发了水稻剑叶的快速衰老过程。“两优培九”高产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可能是它比“汕优63”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并能维持更持久和较高的光合功能期。
欧志英彭长连林桂珠阳成伟
关键词:水稻剑叶RUBISCO衰老
水稻叶片不同生育期叶黄素循环及抗氧化系统组分的日变化
以水稻品种特三矮2号和超高产品种65396的剑叶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叶片不同生育期叶黄素循环和抗氧化系统的日变化。在田间条件下,随光照的增加,PSII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中午达到最低;DES变化则相反;在生长前期...
阳成伟陈贻竹彭长连林桂珠欧志英
关键词:叶黄素循环抗氧化系统光抑制水稻
文献传递
超高产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的抗氧化性的变化
<正> 与对照种汕优63相比,超高产水稻组合培矮64S/E32的剑叶在生长后期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小分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总Vc、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β...
陈少微彭长连阳成伟欧志英林桂株陈贻竹
关键词:超高产水稻叶片衰老抗氧化系统
文献传递
超高产杂交稻剑叶的光抑制及其77K荧光光谱特性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培矮 6 4S E32和汕优 6 3进行高光胁迫结果表明 :与籼型杂交稻汕优 6 3比较 ,培矮 6 4S E32的Fv Fm 和ΦPSⅡ 、PSⅡ和PSⅠ荧光强度下降的幅度以及F6 85 F74 2和F6 94 F74 2比率的变化较小。用D1蛋白合成抑制剂CAP处理时 ,培矮 6 4S E32的Fv Fm 和qP 下降程度稍高于汕优 6 3,而用叶黄素循环抑制剂DTT处理 ,结果则反之。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培矮 6 4S E32有较强的耐光抑制能力 。
阳成伟彭长连陈贻竹林桂珠欧志英
关键词:超高产杂交稻剑叶光抑制
田间生长条件下超高产水稻培矮64S/E32及其亲本旗叶的光合特性
<正> 本文研究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培矮64S/E32有较强的光能吸收、转化和碳固定的光合特性,生育后期超高产F1代最大光合速率(PmaX)、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
彭长连欧志英林桂珠
文献传递
高温下杂交稻培矮64S/E32与其亲本的光合和抗逆参数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超级稻培矮64S/E32(F1)及其亲本(父本‘E32’和母本‘培矮64S’)的剑叶在不同温度(28、35、40℃ 和45℃)恒温水浴中保温1 h,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F1除了较其亲本有更稳定的光合色素Chl外,还有明显 增加的Car/Chl,相对高的热稳蛋白含量,高而且稳定的总的抗氧化能力。F1在高温下也有较亲本高的光合 能力。高温下,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过程对温度更敏感,F1有比亲本更敏感的调节机制,Pn下降比 ΦPSⅡ、Fv/Fm下降快说明光合限制步骤可能主要是位于光合碳同化而不是光化学和光合电子传递过程。
欧志英彭长连林桂珠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能力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
超高产杂交稻剑叶的光抑制及其77K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正> 通过对培矮64S/E32和汕优63进行高光胁迫结果表明:与灿型杂交稻汕优63比较,培矮64S/E32的Fv/Fm和φPSⅡ、PSⅡ和PSⅠ荧光强度下降的幅度以及F685/F742和F694/F742比率的变化较小...
林桂珠彭长连阳成伟陈贻竹欧志英
关键词:超高产杂交稻光抑制
文献传递
超高产杂交稻剑叶中C_4途径酶活性和稳定碳同位素分异作用的变化(英文)
2003年
以超高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培矮64S/E32”和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孕穗后剑叶中C4途径酶和对稳定碳同位素分异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移栽后68~75 d)的两个品种剑叶中NADP-MDH活性最高,随后下降;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的NADP-MDH的活性明显高于“汕优63”;PEPCase和NADP-ME活性在黄熟期之前的叶片中持续上升。不同生育期的叶片与籽粒的△13C值相近(19.49‰~19.82‰),在成熟期时较高。超高产水稻“培矮64S/E32”叶片的平均△13C值比“汕优63”高0.43‰。
阳成伟林桂珠彭长连陈贻竹欧志英
关键词:超高产水稻稳定碳同位素剑叶
超高产杂交稻剑叶衰老过程中的抗氧化性的变化被引量:13
2003年
与对照种汕优63相比,超高产水稻组合培矮64S/E32的剑叶在生长后期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小分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总V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能力,更低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这表明培矮64S/E32剑叶在生长后期有强的抗氧化性,这种强抗氧化性与超高产水稻在结实后期剑叶中较慢的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速度相一致。
阳成伟欧志英林桂珠彭长连陈贻竹
关键词:超高产水稻叶片衰老抗氧化系统
高浓度二氧化碳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5
2003年
工业革命后全球大气CO2浓度持续上升,不仅对全球气候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植物的形态、水分利用、蛋白质合成、光合、抗性、生长及生物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CO2促进植物根、幼苗的生长,叶片增厚,降低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的产量及生物量,促进乙烯生物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光合途径(C3、C4及CAM)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对高浓度CO2的响应不同。长期和短期的高浓度CO2处理,植物响应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如短期高CO2处理使光合能力增强,而长期处理则使光合能力下调。
欧志英彭长连
关键词:植物生理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