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旦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髓
  • 3篇病理
  • 3篇病理性
  • 3篇病理性痛
  • 3篇大鼠脊髓
  • 2篇蛋白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痛
  • 2篇组蛋白
  • 2篇组蛋白脱乙酰...
  • 2篇组蛋白脱乙酰...
  • 2篇麻醉
  • 2篇酶类
  • 2篇HDAC1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陈旦
  • 6篇郭曲练
  • 4篇欧阳碧函
  • 3篇翁莹琪
  • 1篇彭罗方
  • 1篇唐朝辉
  • 1篇王锷
  • 1篇程智刚
  • 1篇钟涛
  • 1篇邹望远
  • 1篇王露
  • 1篇覃罡
  • 1篇曹亚楠
  • 1篇高晓薇
  • 1篇袁雯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HDAC1和HDAC2在罗哌卡因缓解CCI大鼠慢性疼痛机制中的作用
<正>目的:局麻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手术麻醉和急性疼痛治疗。最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鞘内注射局麻药也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但是其具体机制不清。结果:与Sham+NS组比较,CCI+NS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
陈旦
文献传递
曲古菌素A抑制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HDAC4上调并逆转差异表达的miRNAs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缓解神经病理性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sham+DMSO组(S组)、CCI+DMSO组(C组)、CCI+TSA组(T组)。于术后第7至第9天,每日1次向鞘内注射5%DMSO溶液或TSA 10μg(TSA溶于10μL 5%DMSO)。术后第10天行为学测量后取各组大鼠腰段脊髓,检测HDAC4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采用Sanger miRBase V19.0芯片筛选各组差异表达的微小RNA,选取miR-190b-5p和miR-142-3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与S组比较,CCI术后3~10 d机械痛阈均明显降低(P<0.05),而鞘内注射TSA痛阈回升(P<0.05)。HDAC4表达于大鼠腰段脊髓灰质,主要位于胞质,CCI术后HDAC4蛋白表达增高(P<0.05),而TSA可逆转其增高趋势(P<0.05)。与S组比较,C组大鼠腰段脊髓差异表达(fold change≥2或≤0.5,P<0.05)的miRNAs共有83种;鞘注TSA可逆转CCI术后差异表达的miRNAs共58种(差异表达倍数fold change≥2或≤0.5),其中CCI术后表达下调,鞘注TSA后表达上调的miRNAs有41种。通过real-time PCR,我们验证了miR-190b-5p和miR-142-3p的变化。结论鞘内注射TSA能抑制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HDAC4上调及改变部分miRNAs的表达,这种改变可能参与TSA的镇痛作用。
欧阳碧函唐朝辉侯新冉陈旦郭曲练翁莹琪
关键词:曲古霉素A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
脊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脊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体重230 ~ 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9):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神经病理性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组(T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术后7d,分别鞘内注射5%DMSO溶液(S组)、5% DMSO溶液(NP组)、曲古霉素A(T组)10 μg各10 μL,1次/d,连续3d.于术前1d、术后3、7、10、14和21 d(T0-5)时测定术侧后足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和T组T2-5时MWT降低,TWL缩短(P<0.05);与NP组比较,T组T3.4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结论 脊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欧阳碧函翁莹琪陈旦郭曲练
关键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神经痛
肌松药在日间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日间手术涉及的手术种类越来越多,肌松药是日间手术麻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其药效个体差异大且可能导致残余肌松,严重危害日间手术患者的健康。文章综述了临床常用和有应用前景的肌松药、肌松拮抗剂,讨论了不同日间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和肌松监测技术,以期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肌松管理。
陈旦程智刚郭曲练
关键词:日间手术肌松药残余肌松肌松监测
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HDAC1和HDAC2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和HDAC2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 250 g,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罗哌卡因组(R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CI术后第7天起,R组鞘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μl,S组和CCI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1次/d,连续7d.分别于CCI术前1 d(T0)和CCI术后3、7、10、14、17和21 d(T1-6)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4时痛阈测定结束后,每组取3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HDAC1和HDAC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和R组T2-6时MWT降低,TWL缩短,T4时脊髓HDACI和HDAC2的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R组T3,4时MWT升高,TWL延长,T4时脊髓HDAC1和HDAC2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HDAC1和HDAC2表达上调有关.
陈旦翁莹琪欧阳碧函郭绵星郭曲练
关键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脊髓酰胺类
miRNA-365在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的分析
目的:分析miRNA-365在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及靶基因。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吗啡耐受组(morphine tolerance group,MT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saline contro...
王健张文奇陈旦欧阳碧函郭曲练邹望远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下不同麻醉深度控制水平复合神经阻滞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下行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控制在不同水平对术后谵妄、术后疼痛及术中循环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择期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麻醉组(48例)和深麻醉组(47例),患者均予以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浅麻醉组术中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目标BIS值设定为55±5,深麻醉组目标BIS值为45±5,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丙泊酚用量、术中BIS值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麻醉组术中BIS平均值及术中BIS>50的比率均高于深麻醉组(P<0.001),术中丙泊酚用量低于深麻醉组(P<0.001);浅麻醉组在全麻诱导期置入喉罩后、手术切皮时的动脉收缩压水平高于深麻醉组(P<0.05),浅麻醉组术中去氧肾上腺素使用例数低于深麻醉组(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时,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中BIS的不同控制水平对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谵妄无影响,但是将术中BIS值控制在较低水平时与患者血流动力学抑制相关,且带来更多的丙泊酚耗费。
彭罗方陈旦汪同旋袁雯钟涛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深度
七氟烷吸入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腹腔单次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及比较七氟烷吸入对肺高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入肺高压组(M组)及对照组(C组),M组腹腔单次注射野百合碱60mg/Kg。饲养28天后,两组大鼠分别进行开胸手术,置入右心PV导管。C组及M组分别梯度吸入0.5%,1%,1.5%浓度的七氟烷,观察七氟烷吸入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区别。结果M组大鼠右室厚度及重量明显高于C组,但两组大鼠心输出量及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七氟烷吸入使两组大鼠ESP、HR、MAP均降低,但M组大鼠每搏量、心输出量及心率指标优于C组大鼠,能更好的耐受七氟烷吸入。结论低浓度七氟烷梯度吸入抑制肺高压大鼠和正常大鼠循环功能,但肺高压大鼠较正常大鼠更能耐受低浓度七氟烷吸入。
覃罡王露曹亚楠高晓薇陈旦代思思王锷郭曲练
关键词:七氟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