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俊锋

作品数:26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急性
  • 6篇髓系
  • 6篇髓系白血病
  • 6篇疗效
  • 6篇急性髓系
  • 6篇急性髓系白血...
  • 5篇预后
  • 5篇细胞
  • 4篇地西他滨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骨髓
  • 3篇预激
  • 3篇预激方案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老年
  • 3篇老年急性

机构

  • 15篇蚌埠医学院第...
  • 12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嵊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朱俊锋
  • 15篇张凤
  • 9篇周黎黎
  • 5篇李佳佳
  • 5篇耿英华
  • 5篇李佳佳
  • 4篇朱芳兵
  • 4篇夏瑞祥
  • 4篇倪世良
  • 4篇胡忠利
  • 4篇杨艳丽
  • 3篇李骏
  • 3篇杨艳丽
  • 2篇张竞竞
  • 2篇李佳佳
  • 1篇张文静
  • 1篇张轶文
  • 1篇郭峰
  • 1篇梅传忠
  • 1篇葛洪峰

传媒

  • 5篇蚌埠医学院学...
  • 5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和加强医患沟通的浅析被引量:5
2012年
良好的临床综合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至关重要,有利于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目前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及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加强临床实习生诊疗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和医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张凤朱芳兵朱俊锋李骏李佳佳
关键词:诊疗能力医患沟通临床实习生
淋巴瘤组织中B7-H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B7-H4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 plu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4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例霍奇金淋巴瘤(HL)及8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37例淋巴瘤患者B7-H4阳性率为54.1%,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阳性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B7-H4阳性率为56.7%,HL阳性率为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37例淋巴瘤患者中,Ⅰ/Ⅱ期患者B7-H4阳性率为18.8%,Ⅲ/Ⅳ期患者阳性率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不同性别和年龄间B7-H4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0和P=0.746)。结论: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可作为淋巴瘤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鉴别的有效指标,但对于HL与NHL的鉴别无临床意义。
朱俊锋周黎黎耿英华张凤杨艳丽夏瑞祥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B7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近3年收治的48例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32例用地西他滨单药方案(DAC25 mg/m2×5 d,28 d为1个疗程),16例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其中DAC 25 mg/m2×3 d),观察其治疗中高危MDS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48例中高危MDS患者中,CR 10例,PR 22例,ORR 66.67%,其中地西他滨单药及地西他滨+半量CAG治疗的CR率分别为12.50%和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R分别为62.50%和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数目均较前增加,且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数目以血红蛋白增加为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总48例患者均发生了3~4级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约8.33%。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患者初步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较少向白血病转化时间,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吕茹迪杨艳丽李佳佳朱俊锋张凤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
成人正常核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TET2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核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TET2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8例成人正常核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标本,PCR扩增目的片段,然后进行直接测序检测TET2突变情况,并探讨TET2突变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23例AML患者出现TET2突变,且突变的白血病类型多为M2、M5型;与TET2野生型AML患者相比,TET2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白细胞计数高,血小板计数低(P均<0.05),且TET2突变型患者具有较短的总生存期;TET2突变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化疗方案、化疗疗效、危险分层、FLT3-ITD和NPM1突变与TET2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正常核型原发AML患者中TET2突变发生率较高,与其预后差有关。
李佳佳朱俊锋周黎黎朱凯张凤孙自敏张竞竞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成年人
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诱导缓解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初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全程预激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和53.3%;x2=2.042,P=0.153);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8.6%和73.3%;x2=5.811,P=0.016);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7.5±5.7)个月和(12.6±6.2)个月;t=2.211,P=0.018]。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程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朱俊锋郭峰李佳佳张凤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伏立康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期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对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期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发生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有效率为82.5%(33/40)。其中痊愈32.5%(13/40),显效22.5%(9/40),进步27.5%(11/40),无效17.5%(7/40)。此疗效与白血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预后分层、化疗疗效有关。结论可选择伏立康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其效果显著,经济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李佳佳朱俊锋朱凯张竞竞
关键词:伏立康唑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侵袭性真菌感染
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分析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实验组31例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为对照组29例患者应用常规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林朱俊锋马悦胡忠利张凤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aMKⅡγ在疾病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分子机制
2018年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γ(CaMKⅡ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从慢性期到急变期过渡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59例来自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通过Ficoll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裂解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CaMKⅡγ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 CaMKⅡγ在慢粒加速和急变期患者中高表达,而慢性期患者表达量低或不表达,其表达与β-catenin基本一致。结论 CaMKⅡ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到加速期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β-catenin的表达影响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张文静郑维威宋嬽迪朱俊锋王保龙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子机制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亚砷酸
CD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CD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9例APL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CD2+组及CD2-组,对2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中,CD2+4例,CD2-15例;CD2+组发病时外周血WBC高于CD2-组(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5),而2组在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和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CD2+APL患者均伴有CD34表达,治疗后均完全缓解;15例CD2-APL患者中,伴有CD34表达者1例,治疗完全缓解14例。结论:CD2+APL病例发病时往往伴有高WBC,具有更高的并发严重出血的风险,可作为APL的预后不良指标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指标。
耿英华周黎黎李骏胡忠利朱俊锋杨艳丽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免疫表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