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黎黎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细胞
  • 6篇急性
  • 4篇淋巴
  • 3篇血小板
  • 3篇预后
  • 3篇髓系
  • 3篇髓系白血病
  • 3篇淋巴瘤
  • 3篇基因
  • 3篇急性髓系
  • 3篇急性髓系白血...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早幼粒细胞性
  • 2篇增殖
  • 2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性

机构

  • 14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周黎黎
  • 9篇朱俊锋
  • 9篇耿英华
  • 5篇杨艳丽
  • 4篇张凤
  • 4篇李骏
  • 3篇夏瑞祥
  • 3篇王素华
  • 2篇李佳佳
  • 2篇张强
  • 2篇倪世良
  • 2篇胡忠利
  • 2篇杨艳丽
  • 1篇朱芳兵
  • 1篇李玉云
  • 1篇葛洪峰
  • 1篇朱太岗
  • 1篇张竞竞
  • 1篇纪淑仪
  • 1篇武文娟

传媒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例典型常见BCR-ABL阴性MPN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JAK2V617F突变检测在典型常见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MPN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T-PCR)检测到的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突变组和野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脾肿大)]和血液检测指标[白细胞(WBC)水平、血红蛋白(HGB)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JAK2V617F突变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0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率为65.00%(65/100),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突变率分别为79.07%(34/43)、54.72%(29/53)、50.00%(2/4),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1,P<0.05);突变组患者脾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t=9.794,P<0.05),且与野生组相比,突变组患者WBC(t=8.488,P<0.05)、HGB(t=8.754,P<0.05)、PLT(t=8.102,P<0.05)、PT(t=2.402,P<0.05)、APTT(t=2.040,P<0.05)以及FIB(t=5.473,P<0.05)都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JAK2V617F突变与WBC(OR=3.728,P<0.05)、HGB(OR=2.128,P<0.05)、PLT(OR=3.983,P<0.05)以及FIB(OR=2.787,P<0.05)水平相关。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与典型常见BCR-ABL阴性MPN患者脾肿大、血栓形成以及出血等发生关系密切,JAK2V617F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临床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对于MPN患者而言有利于帮助明确诊断,也可预防及避免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周黎黎耿英华王素华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基因突变
6例Castleman病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8年间收治的6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血沉增高,浅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表现为浅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肝肿大。此3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均为浆细胞型,多中心型。1例以肾上腺占位为主要表现,1例以肠系膜包块为主要表现,1例以盆腔包块为表现,此3例术后病理学报告为透明血管型,临床分型为局灶型。结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诊断依据,其预后与病理学分型关系密切。
朱俊锋倪世良周黎黎张凤
关键词:CASTLEMAN病病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WT1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100例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及内参基因(ABL),以WT1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NQ比值)计算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初诊组和复发组AL患者W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P<0.01)。初诊患者中,AL各亚型之间WT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T1表达水平最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达最高。随访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WT1表达很低,复发时WT1表达均再次升高。结论:WT1基因在AL中的表达,可作为白血病疗效评价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指标。
李骏孟宇耿英华李佳佳周黎黎杨艳丽
关键词:白血病WT1基因微小残留病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疗效。方法:将40例ITP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单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单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ITP患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朱俊锋夏瑞祥耿英华胡忠利周黎黎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
成人正常核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TET2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核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TET2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8例成人正常核型原发AML患者的骨髓标本,PCR扩增目的片段,然后进行直接测序检测TET2突变情况,并探讨TET2突变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23例AML患者出现TET2突变,且突变的白血病类型多为M2、M5型;与TET2野生型AML患者相比,TET2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白细胞计数高,血小板计数低(P均<0.05),且TET2突变型患者具有较短的总生存期;TET2突变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化疗方案、化疗疗效、危险分层、FLT3-ITD和NPM1突变与TET2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正常核型原发AML患者中TET2突变发生率较高,与其预后差有关。
李佳佳朱俊锋周黎黎朱凯张凤孙自敏张竞竞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成年人
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耿英华杨艳丽周黎黎李骏朱俊锋纪淑仪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亚砷酸
CD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CD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9例APL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CD2+组及CD2-组,对2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中,CD2+4例,CD2-15例;CD2+组发病时外周血WBC高于CD2-组(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P<0.05),而2组在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和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CD2+APL患者均伴有CD34表达,治疗后均完全缓解;15例CD2-APL患者中,伴有CD34表达者1例,治疗完全缓解14例。结论:CD2+APL病例发病时往往伴有高WBC,具有更高的并发严重出血的风险,可作为APL的预后不良指标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指标。
耿英华周黎黎李骏胡忠利朱俊锋杨艳丽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免疫表型
FBXO2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FBXO22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人临床指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L病人92例,其中初发组41例,完全缓解(CR)组28例,部分缓解(PR)组23例,另选取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并比较各组病人骨髓细胞中FBXO22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初发组病人FBXO22 mRNA相对表达量与病人性别、年龄、血常规参数、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病人FBXO22 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R组和初发组均低于对照组和CR组(P<0.05),而对照组和CR组、PR组和初发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病人中,不同血小板计数病人的FBXO2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初发组病人血小板计数与FBXO2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2,P<0.01)。结论:AML病人骨髓细胞FBXO22表达降低,且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关系。
吴冬会杨艳丽周黎黎马丽汪晶程阳徐旺旺李玉云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血小板计数
淋巴瘤组织中B7-H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B7-H4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 plu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4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例霍奇金淋巴瘤(HL)及8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37例淋巴瘤患者B7-H4阳性率为54.1%,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阳性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B7-H4阳性率为56.7%,HL阳性率为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37例淋巴瘤患者中,Ⅰ/Ⅱ期患者B7-H4阳性率为18.8%,Ⅲ/Ⅳ期患者阳性率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不同性别和年龄间B7-H4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0和P=0.746)。结论: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可作为淋巴瘤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鉴别的有效指标,但对于HL与NHL的鉴别无临床意义。
朱俊锋周黎黎耿英华张凤杨艳丽夏瑞祥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B7
LY294002增强K562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联合蒽环类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LY294002和DNR在不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点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Y294002和DNR对K562细胞SKP2、P27、BCL-2和BAX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Y294002联合DNR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2药联合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2药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36 h,随着浓度的增加其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与DNR单药比较,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细胞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药联合作用后,SKP2及BCL-2的mRNA表达量降低,P27 mRNA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X的表达在各实验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之相符。结论:LY294002对DNR的化疗作用有增敏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耿英华武文娟李骏周黎黎杨艳丽
关键词:LY294002柔红霉素白血病细胞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