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7 被引量:462H指数:13
相关作者:阚呈周立蔡佳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建筑科学
  • 49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2篇隧道
  • 16篇地铁
  • 9篇盾构
  • 9篇盾构隧道
  • 8篇铁路
  • 8篇围岩
  • 6篇地铁隧道
  • 6篇铁路隧道
  • 6篇衬砌
  • 5篇地铁区间
  • 5篇沉降
  • 4篇盾构法
  • 4篇振动
  • 4篇浅埋
  • 4篇近接施工
  • 4篇法施
  • 4篇成都地铁
  • 4篇大跨隧道
  • 3篇地层沉降
  • 3篇盾构法施工

机构

  • 67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铁第一勘察...
  • 3篇石家庄铁路职...
  • 3篇成都铁路局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中国铁路设计...
  • 2篇北京建工土木...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铁道第二勘察...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中铁十二局集...
  • 1篇中铁西南科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8篇仇文革
  • 3篇王立川
  • 3篇王海彦
  • 2篇郭春
  • 2篇龚伦
  • 2篇王明年
  • 2篇张志强
  • 2篇杨其新
  • 2篇何川
  • 2篇汪精河
  • 2篇周晓军
  • 2篇孔超
  • 2篇满帅
  • 1篇严涛
  • 1篇封坤
  • 1篇孙文昊
  • 1篇张建经
  • 1篇王刚
  • 1篇何明磊
  • 1篇孙克国

传媒

  • 15篇现代隧道技术
  • 7篇四川建筑
  • 3篇岩土力学
  • 3篇隧道建设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混凝土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路基工程
  • 1篇铁道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全寿命劣化分析的海底盾构隧道管片安全保障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管片接头是海底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薄弱环节,在海水的高压力与腐蚀环境的持续耦合作用下,其劣化性能严重影响整个海底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本文在分析既有管片接头侵蚀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隧道服役时间因素,建立可实现海水压力渗透与氯离子侵蚀的管片接头全寿命侵蚀劣化分析模型,分析了全寿命周期(100年)内海底隧道管片接头的渐进式侵蚀劣化规律,重点研究了海水压力与氯离子浓度对管片接头侵蚀劣化及钢筋锈蚀的影响,并基于全寿命周期内的侵蚀劣化分析,提出保障海底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长期安全的最经济、最合理的对策。
刘四进何川孙齐封坤
关键词:盾构隧道安全保障
基于离散元强度折减法的大跨隧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节理面作为岩体中普遍存在的软弱结构面,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节理较多的大跨隧道施工中,更容易发生拱顶掉块、塌方、滑移等灾害。基于此,文章依托贵阳市南垭路三号隧道,基于离散元强度折减法,采用3DEC软件对不同节理倾角、间距、组数以及衬砌参数情况下的隧道安全系数进行分析,评价了各因素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理倾角越大、分布越密集、节理组数越多,隧道的整体稳定性越差;在单组节理的岩体中,节理倾角是影响隧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喷混凝土层对隧道的整体稳定性提升显著,10 cm厚喷层即可比裸洞的安全系数提高17.9%,并据此提出了隧道衬砌参数的优化建议。
郑余朝张文胜孙克国蔡佳良李杰冷彪赵瑞文赵晓勇罗勇
关键词:大跨隧道强度折减法离散元节理岩体稳定性
山岭隧道主体结构混凝土养生方法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绝大多数山岭隧道结构混凝土没有进行特别的养生,一般采用自然养生的方法,由于隧道内温湿度波动较大,很难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致使结构耐久性问题突出。针对该问题并考虑隧道结构混凝土施工所处实际环境,通过对不同配方混凝土试件在室内不同养生条件下的性能试验,提出喷射混凝土采用喷水养生、二衬混凝土采用密闭衬砌表面汽雾养生方式可获得显著效果,一般隧道环境下养生时间以3d或7d为宜。汽雾养生技术虽然增加了工程成本,但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初裂,因而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对提高隧道结构体系耐久性至关重要,可在山岭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
仇文革王海彦
关键词:山岭隧道混凝土耐久性
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环缝单向振动防水性能试验
文章以在高烈度地震区修建的大断面海底盾构隧道—苏埃通道工程为依托,根据隧道环缝防水指标,研制了可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管片环缝单向振动防水试验装置,并通过振动防水试验研究了弹性密封垫在地震作用下的防水性能,同时与未考虑地震作用...
谢宏明何川封坤梁敏飞李策MAGED AL-SEBAEAI
关键词:盾构隧道
不同加固方式下的软硬过渡段隧道基底受列车动载影响规律
2024年
在高速铁路列车动载作用下,隧道穿越软硬岩过渡段时易使隧道结构发生损害,而对于此类工程的动力研究及相关减隔振措施还鲜有涉及。鉴于此,依托广湛铁路相思山隧道工程实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无加固以及不同桩板结构加固下隧道穿越软硬岩过渡段时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位于交界面软岩侧隧道结构的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力响应与硬岩侧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差异很大,导致隧道交界面附近过渡效果较差,不利于结构的稳定。经三种不同桩板结构加固后,软岩段的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有所减小,且与硬岩段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更接近,过渡效果十分显著。在对比之下,桩板结构1(即承载板+托板+钻孔桩)的减振作用与过渡效果最佳。
段忠辉王脉章慧健赵岩霍思逊郑余朝
关键词:加固方式过渡段隧道
山岭隧道洞口边坡加固中锚杆(索)最优锚固角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在山岭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中锚杆(索)是常用的一种加固方式,而锚固角是锚杆(索)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其对洞口边坡的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均会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综合分析锚杆(索)锚固角对边坡加固工程安全性的影响,提出隧道洞口坡面锚杆(索)最优锚固角的计算表达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锚固角计算式的有效性。
周晓军毛露露姜波周跃峰朱勇喻渝
关键词:隧道洞口边坡工程稳定性
传递函数在场地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利用场地大型振动台试验,基于传递函数理论,计算得到场地的相对传递函数和绝对传递函数,并对两类传递函数特征以及利用两类传递函数计算场地动力特性参数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并对采用传递函数进行场地频域动力响应估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传递函数和绝对传递函数的虚部重合,采用两种传递函数虚部计算场地动力参数具有等同性,且采用两种传递函数虚部曲线计算得到的动力特性参数较为准确;固有频率的计算适合采用两种传递函数的虚部或是相对传递函数的模;场地阻尼比的计算宜采用两种传递函数的虚部或绝对传递函数的模;利用两种传递函数实部、虚部或模计算得到的场地加速度振型是一致的;利用传递函数估算场地频域动力响应是可行的,且相对传递函数的估算结果更加准确。该研究对传递函数在场地动力特性参数计算及场地频域响应估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范刚张建经付晓汪明元
关键词:传递函数频域动力特性参数振动台试验
基于现场实测的隧道初期支护受力模式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为研究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模式,以蒙华铁路在建隧道为工程依托,开展隧道洞周位移和初期支护受力状态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1)初期支护普遍受压,结构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2)隧道洞周位移收敛值较小,且隧道整体向净空侧变形,与初期支护普遍受压的受力模式一致;3)洞周位移、锚杆轴力和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均不符合塌落拱式的受力模式,而符合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形变压力特征;4)格栅钢架对结构的抗压-剪承载力贡献非常小,初期支护斜截面的抗剪强度主要由混凝土控制,格栅钢架的作用仅是在混凝土开裂后提供峰后韧性。
仇文革李冰天田明杰李思黄海昀
关键词:隧道初期支护形变压力
地震波斜入射下浅埋偏压隧道动力响应数值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基于粘弹性边界的时域波动理论,建立了二维平面SV波斜入射的输入方法.以成兰铁路某山岭隧道浅埋偏压段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研究了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浅埋偏压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斜入射时,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与垂直入射有明显差异,结构反应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斜入射对隧道竖向地震响应影响更为显著.入射角度对衬砌弯矩峰值包络图影响较大,对轴力峰值包络图影响很小.斜入射时,拱顶、仰拱和拱腰的弯矩增加较多,是隧道衬砌抗震的薄弱部位.
汪精河周晓军刘建国王晓波
关键词:浅埋偏压隧道数值模拟
公路隧道施工空气污染健康损害评价
为了评估公路隧道施工空气污染对施工人员健康的影响,按照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和影响路径分析方法,以NO2、SO2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成果,将NO2、SO2的健康损害效应归类,建立公路隧道施工NO2、SO2浓度和...
徐建峰郭春郭雄张云龙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空气污染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