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1,366 被引量:2,916H指数:20
相关作者:王建省赵俊兰王宗泽祝恩阳柴文革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1篇期刊文章
  • 199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9篇建筑科学
  • 17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8篇矿业工程
  • 70篇文化科学
  • 67篇经济管理
  • 5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4篇理学
  • 25篇天文地球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艺术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电气工程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水利工程
  • 9篇机械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9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90篇建筑
  • 143篇混凝土
  • 93篇隧道
  • 69篇城市
  • 57篇抗震
  • 51篇边坡
  • 49篇教学
  • 46篇应力
  • 44篇有限元
  • 42篇值模拟
  • 41篇数值模拟
  • 37篇地震
  • 36篇隧道工
  • 36篇隧道工程
  • 34篇边坡稳定
  • 31篇数字散斑
  • 30篇钢筋
  • 29篇数字散斑相关...
  • 28篇抗震性
  • 26篇园林

机构

  • 1,331篇北方工业大学
  • 55篇清华大学
  • 32篇西南交通大学
  • 30篇中国矿业大学...
  • 2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9篇河北交通职业...
  • 15篇北京交通大学
  • 15篇中冶交通建设...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北京航空航天...
  • 10篇北京理工大学
  • 10篇天津大学
  • 10篇中电建路桥集...
  • 9篇中铁隧道集团...
  • 9篇石家庄铁道大...
  • 8篇北京市勘察设...
  • 8篇四川省交通运...
  • 8篇中交公路长大...

作者

  • 43篇王建省
  • 28篇王宗泽
  • 20篇孙世国
  • 18篇王道远
  • 17篇傅凡
  • 17篇王明年
  • 13篇吴正旺
  • 12篇崔光耀
  • 12篇杨鑫
  • 12篇朱建明
  • 12篇李家稳
  • 11篇安雪晖
  • 11篇张勃
  • 9篇张伟一
  • 9篇王又佳
  • 9篇贾东
  • 9篇赵玉清
  • 8篇赵俊兰
  • 8篇陈穗
  • 8篇马欣

传媒

  • 78篇山西建筑
  • 61篇华中建筑
  • 51篇中国科技信息
  • 50篇北方工业大学...
  • 22篇金属矿山
  • 17篇岩土力学
  • 16篇混凝土
  • 16篇吉首大学学报...
  • 15篇中国园林
  • 15篇再生资源与循...
  • 14篇中国安全生产...
  • 12篇建筑经济
  • 12篇节能
  • 1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1篇煤矿安全
  • 11篇建筑与环境
  • 11篇建筑节能

年份

  • 7篇2024
  • 127篇2023
  • 108篇2022
  • 97篇2021
  • 103篇2020
  • 90篇2019
  • 97篇2018
  • 113篇2017
  • 120篇2016
  • 68篇2015
  • 66篇2014
  • 64篇2013
  • 42篇2012
  • 35篇2011
  • 54篇2010
  • 21篇2009
  • 28篇2008
  • 14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1,3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高压换流站低端阀厅隔震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
2020年
低端阀厅作为换流站最为重要的建筑结构之一,具有跨度大,结构复杂,抗震性能要求高等特点。以新松换流站低端阀厅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现场动力测试数据研究了低端阀厅抗震薄弱环节,然后对低端阀厅进行了隔震层设计,最后开展了Ⅸ度设防和罕遇地震下低端阀厅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了隔震前后低端阀厅关键部位的加速度、位移及基底剪力响应。结果显示:低端阀厅动力特性测试和原结构的模态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而采用隔震设计的低端阀厅基频从2.7Hz降到0.6Hz,基本避开了地震卓越周期。基础隔震能使结构的水平加速度和基底剪力大幅度减小,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低端阀厅自身变形很小,隔震效果在70%左右,显著提高了低端阀厅的抗震性能。
徐文汉曹枚根唐志琼符川
关键词:特高压换流站隔震设计地震响应
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正>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和房屋密度的增大,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所以建筑构件在温度场中的相关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在火灾中,建筑物的各个构件除了要承受正常使用时的荷载外,还要承受额外的温度荷载。对于常温下钢...
徐子亮王巧玲肖成安由明卓代巍王建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板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基坑湿喷混凝土实验室配比研究
2016年
介绍了湿喷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原则,确定了实验室配比的相关指标,并通过正交试验,从水泥用量、砂率、水灰比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喷射混凝土坍落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最优的配比方案。
冯红超张召冉矫伟刚郭义先韩鹏飞张扬
关键词:湿喷混凝土砂率水灰比配合比
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生态城市概念的辨析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首次提出生态城思想,他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
梁玮男李忠宏
关键词:生态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学家生物圈生产力创造力
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与营建工艺特色的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生态景观和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是构筑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与营建工艺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西南、华南、中南、东北、西北地域的少数民族村寨都是如此。同一族群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如行政区划的地区,但处于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生态资源条件之中,或因其身边的建筑材料有限,就会采取不同的建筑形态和材料、结构技术模式,从而形成多样化体系结构与民族建筑的营建策略。各地域少数民族民众长期生活的民居营建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提高的,在此过程之中,其适宜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族群的价值认同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王小斌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
冲击地压预测的煤岩变形局部化方法
2023年
冲击地压预测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冲击地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冲击地压前兆和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不清问题,从煤岩变形破坏的固有特征及冲击地压的失稳问题本质出发,借鉴经典力学中的能量原理,提出了以煤岩变形局部化为前兆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根据虚位移原理和稳定性理论,推导并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临界条件和煤岩变形局部化发生条件,分析煤岩变形局部化与冲击地压内在联系。采用梯度塑性理论,通过引入内部长度参数,构建煤岩变形局部化模型,分析了变形局部化带宽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测量内部长度参数的实验方法,对变形破坏向某一区域集中,且集中区具有一定尺度的现象进行理论解析。根据变形局部化的时空演化特点,引入描述变形局部化的空间聚集性、梯度显著性和曲率显著性指标,从“时间演化”属性和“结构演化”属性对变形局部化状态进行识别。对变形局部化预测方法进行初步的应用研究,分别采用实验的声发射数据和现场的微震数据,预测煤岩试件破坏区域和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研究表明:煤岩变形局部化开始条件和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条件相同,即冲击地压孕育演化过程和煤岩变形局部化的过程具有一致性;煤岩变形局部化带宽度与材料内部长度参数和煤岩冲击能指数有关,随着材料内部长度增大,变形局部化带宽度线性增大,随着煤岩冲击能指数增大,变形局部化带宽度非线性减小;根据实验和现场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空间聚集性、梯度显著性和曲率显著性指标能够描述和追踪变形局部化时空演化特征,变形局部化预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方法具有可行性。
潘一山宋义敏朱晨利任何许海亮
关键词:冲击地压变形局部化空间聚集性
我国尾矿库数量事故统计分析和防范被引量:2
2023年
为促进我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更好、更快发展,防止发生尾矿库溃坝重大事故,通过对我国159起尾矿库事故进行统计,利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调查2种方法分析了尾矿库现状及数量变化趋势,并研究溃坝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我国尾矿库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头顶库、危库、病库专项治理效果良好;塔管隧等结构事故、跑矿和渗流事故、洪水事故是溃坝事故的主要类型;提出6条预防和控制措施,即注重前期勘探工作、加强对库内外排洪设施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要落实到位、健全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尾矿筑坝标准和重视教育。
张锦峰宋志飞耿闻泽
关键词:尾矿库统计分析
红砂岩变形演化及声发射主频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以声发射系统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实验观测手段,开展红砂岩试件变形场演化及声发射主频特征实验研究。通过单轴加载方式,对一种红砂岩试件加载全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声发射主频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红砂岩试件变形场演化与声发射主频分布范围、事件率对应关系以及声发射主频的能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主频声发射事件在变形局部化启动时刻开始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变形局部化带错动速率增大,声发射主频分布范围显著增加;在红砂岩试件变形局部化阶段,低主频声发射事件率与高主频声发射事件率的量值接近,但量值较小;在应力峰值点处,低主频声发射事件率远大于高主频声发射事件率;在界面滑动阶段,高、低主频声发射事件率量值均较大;红砂岩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高能量声发射事件主要分布在低主频范围内,低能量声发射事件在高、低主频范围内均有分布。
宋义敏邢同振赵泽鑫邓琳琳
关键词: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边坡形态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该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坡度和坡长对刺槐林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刺槐林边坡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边坡顶部的拉应力范围较素土边坡减小;随坡度和坡长增加,边坡顶部的拉应力值和拉应力范围增加,坡脚处的剪应力增加。②随坡度增加,坡脚剪应力集中带的最大剪应力值增加,边坡顶部的应力水平变化梯度增加。③随坡长增加,边坡顶部应力水平变化梯度较大的范围增加。④根系可以将边坡的应力向土层深部传递,弱化根系层应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刘秀萍陈丽华宋维峰高振林张超波
关键词:刺槐根系有限元法边坡
高边坡变形光纤监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3年
通过回顾边坡变形与光纤监测技术的结合过程,以及现有光纤监测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类以及优缺点,突出光纤监测技术在边坡监测领域中的先进性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系统阐述了现有光纤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环境、边坡稳定性和岩体变形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物联网与大数据,对光纤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展望。结果表明,光纤传感技术能够满足在不同条件下对边坡全寿命周期监测的基本要求,与现有的传统技术相比,光纤监测技术的灵敏度高、监测范围大以及连续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孙世国于磊
关键词:边坡变形数据融合
共1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