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作品数:1,609 被引量:8,789H指数:42
相关作者:杨帆钱一雄刘鹏吴小奇汤玉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10篇期刊文章
  • 350篇会议论文
  • 36篇标准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66篇天文地球
  • 27篇理学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军事
  • 7篇生物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84篇盆地
  • 354篇油气
  • 204篇源岩
  • 202篇烃源
  • 201篇地球化
  • 201篇地球化学
  • 196篇烃源岩
  • 187篇勘探
  • 183篇页岩
  • 176篇塔里木盆地
  • 127篇地质
  • 125篇储层
  • 122篇成藏
  • 98篇凹陷
  • 96篇同位素
  • 91篇碳酸
  • 91篇碳酸盐
  • 87篇海相
  • 85篇盐岩
  • 81篇生烃

机构

  • 1,601篇中国石化石油...
  • 278篇中国石化
  • 19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0篇南京大学
  • 96篇中国科学院
  • 83篇中国石油化工...
  • 75篇成都理工大学
  • 69篇中国石油天然...
  • 6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0篇同济大学
  • 60篇中国地质大学
  • 5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1篇中国石油
  • 37篇长江大学
  • 33篇浙江大学
  • 3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2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科学...
  • 16篇杭州电子科技...

作者

  • 128篇秦建中
  • 117篇腾格尔
  • 103篇李志明
  • 89篇刘文汇
  • 85篇郑伦举
  • 71篇汤玉平
  • 67篇王国建
  • 65篇王杰
  • 65篇申宝剑
  • 63篇刘光祥
  • 62篇蒋启贵
  • 58篇范明
  • 56篇钱一雄
  • 49篇陶成
  • 47篇鲍云杰
  • 45篇尤东华
  • 45篇陈强路
  • 44篇黎茂稳
  • 44篇卢龙飞
  • 42篇刘伟新

传媒

  • 481篇石油实验地质
  • 93篇石油与天然气...
  • 65篇天然气地球科...
  • 33篇第六届全国油...
  • 27篇沉积学报
  • 26篇物探与化探
  • 22篇地质学报
  • 22篇“全球构造、...
  • 21篇天然气工业
  • 17篇第十一届全国...
  • 17篇第十四届全国...
  • 16篇地球化学
  • 16篇海相油气地质
  • 12篇石油学报
  • 1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2篇古地理学报
  • 1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1篇地质通报
  • 1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7篇2024
  • 71篇2023
  • 58篇2022
  • 79篇2021
  • 75篇2020
  • 60篇2019
  • 58篇2018
  • 91篇2017
  • 93篇2016
  • 144篇2015
  • 72篇2014
  • 73篇2013
  • 90篇2012
  • 112篇2011
  • 91篇2010
  • 115篇2009
  • 96篇2008
  • 99篇2007
  • 69篇2006
  • 43篇2005
1,6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SM盆地模拟(V2.0)--盆地油气资源分级评价与勘探方向优选技术
TSM盆地模拟是以3T(环境)—4S(作用)—4M(响应)盆地分析思想为指导,从盆地原型到圈闭的系统网络按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和运聚史等四史软件系统整合的数值模拟,是设定在原型约束下进行的确定性数学模拟,也是石油实验地质...
徐旭辉朱建辉江兴歌谈彩萍陈拥锋陆建林
关键词:盆地原型
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表征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研究利用ROCK EVAL热解仪,通过对热解分析条件的优化,在不同温段热释烃热解色谱分析验证和二氯甲烷抽提前后热释烃分析验证基础上,建立了页岩层系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表征技术,获取页岩体系中游离态页岩油量与吸附态页岩...
蒋启贵黎茂稳钱门辉李志明李正黄振凯张彩明
关键词:赋存状态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中I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007年
借助油气评价仪、色谱-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从有机碳含量、可溶有机质含量及其转化率、热解参数、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机岩石学特征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几个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I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在不同地区质量存在差别,庄1井区为中等-好烃源岩,沙1和征1井属于差-非烃源岩;②有机质类型属于Ⅱ2—Ⅲ干酪根,有机质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③烃源岩沉积环境为淡水湖相和湖沼相沉积,生源母质多为陆源高等植物,但仍有相当量的低等水生生物源的贡献,样品间在母质来源上可能存在差异;④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沉积相资料综合分析,准噶尔盆地中I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气潜力.
袁东山张枝焕韩立国李伟朱雷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烃源岩侏罗系地球化学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被引量:17
2016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发育多条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带,沿这些走滑断裂带多口钻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获得油气发现。研究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特征、成因及其与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是塔中北斜坡奥陶系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4口典型钻井奥陶系储集体发育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火成岩发育特征,提出储集体发育可能与不同性质的深成岩溶流体改造有关,其中A井可能与区域火成岩侵入体相关流体有关,而B井、C井和D井可能与深部含硅质地层热液流体有关。通过对4口井所在的3条走滑断裂带的分段性和变形强度进行半定量解剖,并与实钻情况对比,提出走滑断裂带分段性可能控制了储集体发育部位,张扭部位较压扭部位更为有利,而变形强度控制了储集体发育规模,变形强度大的断裂带储集体规模更大。建立了塔中北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带与深成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模式,为奥陶系断裂带碳酸盐岩内幕储集体的油气勘探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俊曹自成邱华标尤东华张仲培
关键词:塔中北斜坡走滑断裂分段性储集体发育模式
基于残余岩溶指数的表生岩溶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以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例被引量:8
2016年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顶面以下100 m范围内为表生岩溶储层发育区,钻井已证实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首次引入残余岩溶指数作为评价研究区表生岩溶储层储集空间有效性的定量参数,结合成岩作用类型及程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类型多项参数,更加全面、客观地将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分为Ⅰ,Ⅱ和Ⅲ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与残余岩溶指数相关性好,但彼此地震属性之间相关性差的平均波峰振幅、平均瞬时频率和振幅扭曲度3种地震属性,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残余岩溶指数平面成图,并与验证井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准确率大于70%。最终实现对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有利区带预测,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指明方向。
邱隆伟刘镠师政张红臣
关键词:碳酸盐岩潜山有利区带预测南堡凹陷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塔里木盆地托甫台地区为例被引量:12
2012年
储层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被广泛用来确定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与压力,进而精确恢复油气运移/成藏的时间/深度。应用该VTFlinc模拟方法,选择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外围托甫台地区的TP2井,对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研究,根据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分析,研究了包裹体的形成期次、成份及热力学特征,并模拟计算了包裹体形成的古温度和古压力,进而推断了油气充注的时间和成藏期次。结果表明,TP2井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大致在加里东晚期,时间距今420~405Ma,第二期大致在喜山晚期,时间距今8~2Ma。以往研究认为塔河油田主体部位的后期喜山期油气充注成藏事件并未影响到这一地区,而通过本文应用的新方法研究,证明了该期油气成藏事件存在,这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也充分展示出本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潜在重要推广应用意义。
施伟军蒋宏席斌斌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塔里木盆地
迭代法计算H_2O-CO_2-NaCl包裹体均一压力的改进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文章在宋玉财等于2007年提出的利用迭代法计算流体包裹体成分及均一压力的基础上,结合Duan等通过热力学模拟研究所获得的最新的热力学方程及H2O-CO2-NaCl包裹体pVtx计算程序,对宋玉财等所提出的H2O-CO2-NaCl包裹体成分及均一压力的迭代计算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文章利用中-低温条件下求解CO2在盐水中的溶解度及摩尔体积的方程,提高了原方法的计算精度,并将原方法的适用范围(均一温度≥300℃)扩展到中-低温(0~260℃)、中-低压力(0~1000×105Pa)以及中等盐度的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求解CO部分均一温度高于笼形物融化温度、不含石盐子矿物且完全均一到水溶液相的HO-CO-NaCl包裹体。
席斌斌施伟军张德会徐文刚蒋宏王成
关键词:热力学计算迭代法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一)——从鄂尔多斯漫长找油气史看李四光1968年底谈话的历史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漫长,新中国成立之前,盆地内只开展了少量的油气勘探工作,大量系统的石油地质调查和勘探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5—1968年的14年间,虽然积累了大量地质资料和寻找油气的经验教训,但既未发现工业油气流,也没有提出可以肯定能发现油气的地区或目标。自1969年起,遵照李四光"打回老家去"的指示精神,石油普查工作从渭河与河套外围地堑转回鄂尔多斯大盆地,先后在庆阳、华池、吴旗地区发现了6个侏罗系油田,在延安—吴旗以北发现了5个亿吨级大油田,在盆地中部发现了奥陶系陕北大气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发现历史表明,油气的发现来自于地质学家的观念,应重视以地质锤和放大镜起家的基础地质工作,地质调查方法应用及勘查程序上必须有针对性,既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不能将特殊问题一般对待,应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选区方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孙肇才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海域油气资源的启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地层主要以侵入岩、火山岩为主,实际上,在这套侵入岩和火山岩为主的地层中还广泛发育一套碎屑沉积岩。目前对于这些黑色泥页岩的具体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生烃潜力还少有报道。本次研究以下白垩统黑色泥页岩为重点,在...
胡广胡文瑄姚素平曹剑刘文汇周祖翼
关键词:油气资源发育特征
不同温度条件下CO_2水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被引量:62
2007年
普遍认为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一个全新的模拟实验方式对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在CO2水溶液中的相对溶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温度从常温至200℃,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由弱变强再变弱,在60—90℃区间内溶蚀能力最强。白云岩不管在低温还在高温环境下,总比灰岩更难溶蚀,过渡类型的岩类介于二者之间,当温度大于150℃后,CO2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灰岩与白云岩的溶蚀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暗示碳酸盐岩在早成岩晚期一中成岩早期,CO2水溶液对灰岩的溶蚀作用有重要影响,而对白云岩的溶蚀作用影响较小,白云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可能与碳酸盐岩中钙质的流失或白云岩化作用有关。
范明蒋小琼刘伟新张建勇陈红宇
关键词: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四川盆地飞仙关组
共1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