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3,270 被引量:3,379H指数:17
相关作者:关四平傅道彬陈爱中徐志伟王洪军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37篇期刊文章
  • 9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21篇文学
  • 451篇文化科学
  • 421篇语言文字
  • 158篇艺术
  • 137篇历史地理
  • 128篇哲学宗教
  • 60篇社会学
  • 40篇经济管理
  • 15篇政治法律
  • 8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79篇文学
  • 198篇小说
  • 183篇文化
  • 156篇诗歌
  • 145篇教学
  • 120篇叙事
  • 118篇艺术
  • 116篇汉语
  • 94篇代文
  • 90篇审美
  • 82篇语言
  • 80篇女性
  • 77篇诗学
  • 75篇教育
  • 70篇写作
  • 69篇美学
  • 66篇语文
  • 60篇文艺
  • 56篇意象
  • 50篇新诗

机构

  • 2,830篇哈尔滨师范大...
  • 42篇黑龙江大学
  • 19篇吉林大学
  • 1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6篇南京大学
  • 1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2篇南开大学
  • 11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黑龙江外国语...
  • 8篇大连民族学院
  • 7篇大连大学
  • 7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5篇黑龙江工程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哈尔滨理工大...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牡丹江师范学...
  • 4篇上海大学

作者

  • 75篇关四平
  • 66篇陈爱中
  • 58篇汪树东
  • 53篇徐志伟
  • 52篇陈一
  • 51篇韩伟
  • 47篇罗振亚
  • 45篇傅道彬
  • 36篇王洪军
  • 34篇冯毓云
  • 33篇高建华
  • 32篇黄威
  • 31篇张良丛
  • 29篇乔焕江
  • 29篇郭力
  • 28篇富金壁
  • 25篇陈颖
  • 24篇于树军
  • 24篇宋喜坤
  • 23篇张锦池

传媒

  • 314篇北方论丛
  • 204篇语文教学通讯...
  • 139篇文艺评论
  • 125篇学术交流
  • 87篇黑龙江教育学...
  • 77篇边疆经济与文...
  • 69篇古籍整理研究...
  • 64篇哈尔滨师范大...
  • 62篇绥化学院学报
  • 49篇学习与探索
  • 43篇语文天地(初...
  • 36篇现代语文(下...
  • 33篇求是学刊
  • 33篇艺术广角
  • 27篇黑龙江高教研...
  • 26篇佳木斯大学社...
  • 26篇黑龙江社会科...
  • 22篇红楼梦学刊
  • 22篇现代语文(上...
  • 19篇文学评论

年份

  • 5篇2024
  • 86篇2023
  • 109篇2022
  • 103篇2021
  • 93篇2020
  • 98篇2019
  • 84篇2018
  • 139篇2017
  • 153篇2016
  • 186篇2015
  • 206篇2014
  • 134篇2013
  • 163篇2012
  • 123篇2011
  • 156篇2010
  • 174篇2009
  • 105篇2008
  • 102篇2007
  • 74篇2006
  • 69篇2005
3,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履浪尖——解读阎连科的《坚硬如水》
2008年
阎连科以其深邃之思站在民间文化立场上,对弱势群体报以深切关注,以"革命"话语叙写了特殊年代里个人欲望的宣泄,进而对道德价值和生命意义进行了深刻思考。
张雪
关键词:权力欲望革命话语生命
从《论衡》看训诂理论在汉语史专书复合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古汉语专书复合词研究理论方法的探讨,是建立汉语词汇学系统的基础工作,也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汉语语法学,专书、断代复合词的研究又用力过少,现以《论衡》为个案,利用"参照法"和"例证分析法",借助训诂学理论判定其中的复合词,以此为基础从词汇学角度探讨古汉语复合词自己的研究方法。
李振东
关键词:古汉语训诂复合词《论衡》
《私人订制》的戏谑与批判
2015年
由冯小刚导演的喜剧电影《私人订制》以其唯美的画面、俏皮的台词、欢娱的场景、戏谑的情节、荒诞的意蕴、批判的氛围、谐隐的方式,给大众讲述了一个在中国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故事,让每位观众,哪怕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够一眼看穿,就如《文心雕龙·谐隐》所言“‘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看似无稽之谈,实则却是观众都能够看懂的现实思索。影片讲述了五组替人圆梦的故事:愿望规划师杨重(葛优饰)、情境设计师小白(白百何饰)、梦境重建师小璐(李小璐饰)与心灵麻醉师马青(郑恺饰)四人组成的公司“私人订制”,以“替别人圆梦”为自身业务,专门为不同客户量身订制“圆梦方案”,只要客户有要求,“圆梦四人组”统统来者不拒,甘愿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正如“私人订制”公司的口号:“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赵德鸿
关键词:喜剧电影扮演者悲悯情怀
契诃夫小说自反性叙事下的荒诞世界——以《迟开的花朵》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契诃夫在短篇小说《迟开的花朵》中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艺术前瞻性描绘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社会性荒诞主题,并利用情节内容本身、文本叙述者和文本人物话语、文本叙述者声音与文章标题隐喻所指等之间的悖立关系形成因果相悖的多层自反性叙事空间,以其重叠交错的叙事空间结构及其叙事张力呈现了荒诞复杂的社会现实,展现了作家对19世纪俄国制度更迭时期各阶层人民命运悲剧的揭示和生活方向问题的关注。
高添高建华
关键词:荒诞契诃夫
《乐记》之“乐可以兴”思想考释
2010年
《乐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虽未在行文中明确体现出"乐可以兴"的字样,但却认为乐是表现人的性情的,又认为人的性情的本质是"德",内在基础是"静",外在表现是"言情和怨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德"和"静"的表现以及对"言情和怨刺"的主张就成了"乐可以兴"的最好诠释。
韩伟
关键词:乐记
“兴”的表达策略及其限制与突破
2010年
作为诗歌的表达策略,"兴"的复杂内涵,必须在历时性的考察之中才可被明晰地揭示。因此,可对其表达中所产生的限制与能动的突破作进一步的探询,并在发展中丰富对"兴"的理解,把握其艺术特色。
丛月明
审美制度:走出审美的象牙塔被引量:4
2013年
审美制度是在审美人类学核心概念之一,是在近几年的学术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审美制度是审美人类学对人类学和后现代美学思潮的学术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现代美学不同,审美人类学认识到美和艺术问题的复杂性,把审美活动重新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审美活动与政治、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由此,审美制度研究直接解构了现代美学的审美自律观念,走出审美的象牙塔,显示出特有的美学价值。
张良丛
关键词:审美制度象牙塔审美人类学社会文化语境现代美学学术实践
论《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建构模式
1992年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取得了多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人物性格的“三合一”建构模式,就是其富有开创性的主要成就之一。所谓“三合一”模式,就是人物性格内部由道德、才能和气质禀性三个层次建构而成。
关四平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塑造长篇小说
从《明史·艺文志》道家典籍排序看明清学术思想嬗变
2015年
"儒道互补"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之一大特点,故历代史志目录在子部后均著录道家著作。然自《明史·艺文志》始,道家学术地位骤降。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与当时的编纂者推崇经世致用之学、明清学风由虚妄转为质朴有着密切的联系。
董艳薇
关键词:学术思想
论后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后现代建筑打破了现代建筑传统,形式灵活多样。它标新立异,与任何既有的形象断裂,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后现代建筑师们坚持一种反叛的态度,体现出对现代建筑及其理性功能的排斥与决裂。他们通过打破对控制全局的角色的单一识别和提供多个对立点,通过不断转移的认同,使建筑支离破碎,并有意使自己的作品缺乏统一性、权威性,更具有调侃和混乱的意味。他们在打破现代主义国际风格制约时,体现出了对宏大叙事的抵制、体现出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后现代建筑模仿拼凑先前的文本,拼贴既有建筑的片段,将各种主体混杂在一起,是新与旧的汇合。它拒绝任何统一原则,没有媚俗、精英和樊篱。后现代建筑通过反叛传统对现代建筑进行批判,断裂、碎片化的形式使建筑符号脱离了原有的历史语境,产生了新的意义。
陈晓媛
关键词:后现代建筑反叛拼贴碎片化
共2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