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2,605 被引量:2,879H指数:17
相关作者:殷树林许隽超于文秀叶君王成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22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74篇文学
  • 546篇语言文字
  • 258篇文化科学
  • 123篇历史地理
  • 107篇哲学宗教
  • 88篇艺术
  • 67篇社会学
  • 36篇经济管理
  • 24篇政治法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99篇文学
  • 178篇小说
  • 176篇汉语
  • 143篇文化
  • 94篇语言
  • 87篇教学
  • 73篇艺术
  • 71篇诗歌
  • 66篇美学
  • 60篇代文
  • 58篇叙事
  • 57篇审美
  • 50篇语义
  • 48篇文本
  • 47篇写作
  • 46篇教育
  • 43篇现代汉语
  • 41篇方言
  • 38篇对外汉语
  • 37篇语法

机构

  • 2,311篇黑龙江大学
  • 36篇哈尔滨师范大...
  • 22篇牡丹江师范学...
  • 14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黑河学院
  • 9篇黑龙江科技大...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大庆师范学院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黑龙江科技学...
  • 7篇吉林大学
  • 7篇齐齐哈尔大学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哈尔滨商业大...
  • 6篇井冈山大学
  • 6篇哈尔滨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6篇黑龙江省社会...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6篇陈才训
  • 61篇殷树林
  • 57篇王成
  • 50篇许隽超
  • 43篇郭玉生
  • 36篇叶君
  • 34篇马汉广
  • 31篇于文秀
  • 30篇戴昭铭
  • 30篇史维国
  • 30篇张奎志
  • 27篇李亦辉
  • 26篇刘冬颖
  • 24篇范子烨
  • 24篇胡燕春
  • 24篇尹世超
  • 23篇杨栋
  • 23篇胡元翎
  • 20篇张曙光
  • 20篇赵建成

传媒

  • 105篇学术交流
  • 99篇文艺评论
  • 90篇求是学刊
  • 66篇学习与探索
  • 65篇绥化学院学报
  • 42篇北方论丛
  • 38篇黑龙江社会科...
  • 36篇黑龙江教育学...
  • 30篇齐齐哈尔大学...
  • 27篇黑龙江教育(...
  • 26篇明清文学与文...
  • 25篇哈尔滨工业大...
  • 23篇古籍整理研究...
  • 22篇现代语文(下...
  • 2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0篇现代语文(上...
  • 18篇文学遗产
  • 17篇哈尔滨学院学...
  • 17篇满语研究
  • 15篇语文建设

年份

  • 5篇2024
  • 86篇2023
  • 130篇2022
  • 141篇2021
  • 175篇2020
  • 145篇2019
  • 145篇2018
  • 159篇2017
  • 159篇2016
  • 118篇2015
  • 111篇2014
  • 87篇2013
  • 77篇2012
  • 117篇2011
  • 68篇2010
  • 73篇2009
  • 83篇2008
  • 88篇2007
  • 60篇2006
  • 34篇2005
2,6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宝华——海陆两栖的怪杰
1995年
市场经济大潮无可避免地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思想、理念也随之而变化转型。人们在旧与新之间徘徊,常常对是与非的判断充满了矛盾,仿佛这是一个激人于思考却难得结论的时代。苏宝华,这个同时扮演大学讲师和广告信息传播公司总经理两个角色的"海陆两栖人"这样评说自己:"我的双重身份是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产物。"一位在学术上极有建树却两袖清风的老教授说:"如果能年轻20岁,我也这么作。"去留两徘徊,一步三回头。青年教师"下海"已不再是新鲜事。苏宝华是他们当中特别的一个,也是成功的一个。请看他的故事和他的学生的评说——
王冬妮周国梁
关键词:广告信息传播老白干两栖信息高速公路海陆
李开先的“度脱”杂剧及其宗元倾向
2014年
度脱剧,也称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的习见类型。李开先推崇元人度脱剧,所遗《一笑散》两种,与元人度脱杂剧相较,皆以度脱为旨归。在度脱者、被度者、度脱手法与度脱结果方面,《一笑散》二种有所差异,可谓“别样的‘度脱’”。同时,
姜丽华
关键词:元杂剧神仙道化剧元人
也谈“还不是X”反问句?被引量:6
2007年
“还不是X”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表示陈述、询问和反问3种不同的语气。伴随语气的不同,它的语音特征也相应不同。在不同语境中由于肯定角度的不同,“还不是X”反问句其实有5种不同的句意类型。句意类型的不同还会对“还不是X”反问句的语法行为产生影响。
殷树林
关键词:反问句
《蟫史》作者屠绅佚诗九首考释——兼辨其若干生平事迹被引量:2
2012年
嘉庆年间梓行的《蟫史》,首创文言小说章回体,空前绝后,在中国小说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蟫史》的作者江阴人屠绅(1744—1801),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乾隆三十八年抵云南任师宗县知县,乾隆六十年由寻甸州知州调任广东广州府通判,前后宦滇二十三年。
许隽超
关键词:生平事迹考释佚诗中国小说史嘉庆年间章回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的步伐逐步推进,青年人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接受大学教育逐渐已经变成了每个青年实现人生理想和个人抱负的必经之路。然而,大学生数量却未和大学生素质呈现正相关的趋势,成为了高校教育新的问题。而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生素质和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隐性的重要性。所以,本着大学教育的素质化推进和近些年大学生素质水平逐渐参差不齐的客观事实,认真并且系统地研究在教育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全新形势之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及通过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思想高度的方式,应成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
于萍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语体变异与语言规范及词典编纂——以标题语言为例
本丈以标题语言的变异研究为例,说明增强语体意识,充分了解各个领域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关注各种语体语言的变异现象,坚持对发展变化着的各种语体的语言事实进行全面的动态考察,深入细致、准确周遍的描写与科学的分析,这是做好汉语规...
尹世超
关键词:标题语言语言规范词典编纂语体变异
文献传递
论杨巨源的酬赠送别诗
2014年
中唐诗人杨巨源是籍贯山西永济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人其诗在当时都颇受推崇,尤其是其酬赠送别诗更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其中既有对国事的关注,也展示了诗人对亲人的称扬以及对朋友的关心、爱护与危难之际的不离不弃。这些特征的形成既和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有关,亦与杨巨源本人重情的性格特质密切相关。
刘丽华
关键词:杨巨源情感内涵
实践范畴与新实践美学问题三辩——兼与质疑新实践美学者商榷
2009年
新实践美学虽然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建构美学理论,但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的态度不但没有崇拜性而且具有反恩批判精神,认为实践既具有建构功能,也具有转化和解构功能,强调了审美的自由性,阐明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以行使其批判社会异化的功能。新实践美学在对于马克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的深广开(?)之中,把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思想从实践的角度吸收到美学中,扩大了阐释阈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郭玉生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
王羲之行书结构法
2011年
17.解构 "解构"是法国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的déconstruction概念的汉译对应,所谓"解构"在思想史上是指对某种已设定的稳定结构模式的拆解。假借于书学领域,我们用它来描述对字体常规间架结构的拆解。如果把字体常规间架结构比作"七宝楼台"的话,那么,"解构"之后的表象便成了"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王羲之行书中,这种打碎了的结构形散而神凝,
杜萌若
关键词:行书间架结构解构德里达思想家
论台港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萧红书写
2019年
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因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与贡献,使其作品的文学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提高。也正是基于此,台港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对萧红的研究呈现出由单一边缘到逐渐丰富丰满的特征。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和梳理,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大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台港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史之间的影响与互动关系。
于文秀贾雨薇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人文学
共2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