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31 被引量:10,988H指数:48
相关作者:赵景波安芷生金章东贺茂勇强小科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2篇期刊文章
  • 23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3篇天文地球
  • 30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3篇农业科学
  • 76篇生物学
  • 42篇理学
  • 30篇水利工程
  • 27篇经济管理
  • 25篇历史地理
  • 17篇文化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建筑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0篇气候
  • 158篇土壤
  • 144篇同位素
  • 111篇黄土
  • 98篇黄土高原
  • 90篇古气候
  • 87篇全新世
  • 82篇降水
  • 75篇季风
  • 73篇青藏高原
  • 70篇气候变化
  • 70篇污染
  • 68篇树轮
  • 63篇剖面
  • 56篇沉积物
  • 55篇气溶胶
  • 54篇青藏
  • 47篇气温
  • 44篇灾害
  • 44篇环境意义

机构

  • 1,630篇中国科学院
  • 25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7篇陕西师范大学
  • 20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9篇中国科学院研...
  • 75篇华南师范大学
  • 65篇长安大学
  • 64篇西北大学
  • 40篇南京大学
  • 35篇兰州大学
  • 34篇宝鸡文理学院
  • 31篇中山大学
  • 31篇西安地球环境...
  • 26篇南京师范大学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4篇中国地震局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20篇福建师范大学
  • 19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88篇赵景波
  • 106篇安芷生
  • 104篇刘卫国
  • 104篇曹军骥
  • 82篇刘禹
  • 82篇宋友桂
  • 71篇李保生
  • 66篇周卫健
  • 55篇金章东
  • 52篇强小科
  • 47篇张小曳
  • 47篇温小浩
  • 46篇蔡秋芳
  • 39篇周杰
  • 37篇刘晓东
  • 37篇鹿化煜
  • 36篇常宏
  • 34篇牛东风
  • 33篇贺茂勇
  • 30篇蔡演军

传媒

  • 326篇地球环境学报
  • 139篇第四纪研究
  • 65篇海洋地质与第...
  • 51篇科学通报
  • 41篇中国沙漠
  • 32篇中国科学:地...
  • 31篇干旱区资源与...
  • 29篇中国科学(D...
  • 22篇环境科学
  • 22篇地理科学
  • 21篇水土保持通报
  • 21篇干旱区研究
  • 20篇地球科学进展
  • 16篇第十一届全国...
  • 15篇沉积学报
  • 15篇干旱区地理
  • 14篇第十届全国第...
  • 13篇地质论评
  • 13篇地球化学
  • 1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5篇2024
  • 68篇2023
  • 54篇2022
  • 61篇2021
  • 68篇2020
  • 76篇2019
  • 47篇2018
  • 81篇2017
  • 101篇2016
  • 83篇2015
  • 82篇2014
  • 102篇2013
  • 113篇2012
  • 107篇2011
  • 120篇2010
  • 93篇2009
  • 61篇2008
  • 42篇2007
  • 51篇2006
  • 72篇2005
1,6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犁盆地黄土分布、年代及粉尘来源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处于西风区的伊犁黄土的分布、年代和粉尘来源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伊犁盆地黄土堆积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高阶地上,这些地貌部位堆积厚度最大,黄土沉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明显;已有的剖面年代学研究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与新疆其它地区黄土开始大范围堆积的时间大体一致,但还可能有比中更新世更老的黄土存在;粒度分布和矿物表面形态特征表明伊犁黄土可能是近源物质与远源粉尘沉积作用叠加的结果,不同地区黄土在堆积过程所受到动力条件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伊犁黄土中粘土组分可能主要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中、下游地区,西风带来的粉尘对伊犁盆地不同地区黄土的贡献率不同。
李传想宋友桂王乐民
关键词:伊犁盆地黄土粒度
内蒙古岱海现代快速沉积及地球化学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来自^(137)Cs时标和^(210)Pb活度的信息揭示了岱海现代快速沉积过程,其平均质量堆积速率和平均沉积速率分别达0.4059 g·cm^(-2)·a^(-1)和0.8 cm·a^(-1),与邻近区域湖泊快速的现代沉积速率相近。这种快速的现代沉积可能应归因于人为活动、流域自然风化及沙尘沉积等的综合贡献。通过对岱海现代沉积物含水率、密度、粒度和碳酸盐含量的分析,发现存在约1971—1975和2002—2005年两次快速沉积事件,对应于沉积物含水率降低、密度显著增大、粒度增粗、碳酸盐含量锐减,而SiO_2等陆源组分含量显著增加。岱海现代沉积物元素相关分析获得三个聚类组分:A组(Si、Ti、Nb、Zr、Hf)、B组(Al、K、Ga、As、Rb、Y、CaO)和C组(Na、Mg、P、Sr、Fe_2O_3、Pb、Ba)。粗粒沉积物中A组元素含量高、B组元素含量低,碳酸盐含量低;细粒沉积物中A组元素含量低、B组元素含量高,碳酸盐含量高;而C组元素与A、B组元素相关性不显著。
蓝江湖徐海刘斌
关键词:岱海元素地球化学
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为掌握红碱淖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生态风险,我们对红碱淖表层沉积物开展了重金属分析,采用元素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湖心样品的重金属元素丰度比湖岸样品略高;(2)红碱淖各采样点重金属均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仅Cd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3)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较低水平。
于学峰刘晓清王亚萍
关键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渭南市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利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渭南市1990-2006年由于耕地面积变化所引发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南市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逐年减少、波动变化和趋于稳定3个阶段,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不明显,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呈现明显减少的特点;正常年份渭南市粮食供给处于安全水平,在粮食生产遭遇自然灾害时,粮食安全状况就会受到影响;粮食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未来8a内渭南市的粮食安全不会受到威胁。研究结果将为合理解决渭南市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成爱芳赵景波
关键词:耕地变化粮食安全耕地压力指数
紫外/TiO_2/芬顿复合工艺增强在近中性pH值下对布洛芬的降解能力(英文)被引量:3
2018年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造成的潜在环境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布洛芬(IBP,2-(4-异丁基苯基)丙酸)作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一种在水环境中广泛检测到的PPCPs类物质.水环境中的IBP主要来自制药企业排放和人体代谢物,因IBP具有不易挥发、物理性质稳定、半衰期较长和不易被生物吸收等特点,其在环境的残留浓度较高且污染风险大.目前,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治理水中的IBP,比如:混凝剂和絮凝剂对IBP的去除效率低,吸附和膜处理运行成本过高且不能矿化IBP.近年兴起的光催化技术利用OH和O2儃等强氧化性活性物种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将其彻底矿化,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处理.光催化技术适用于常温、常压和中性pH环境,该环境特点与污水环境十分匹配,适合应用.但异质光催化通常发生在催化剂表面,有效反应活性位少,反应速率不够高.相比而言,同质芬顿反应能够均匀、快速地在整个溶液中发生反应,但芬顿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本文整合了异相光催化和均相光-芬顿反应的优点,设计了紫外/TiO_2/芬顿(PCF)复合工艺,评估了在中性pH下对典型的PPCPs布洛芬的降解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CF复合工艺对IBP的降解速率比传统的UV,UV/H_2O_2,Fenton,光-Fenton和光催化快得多.动力学分析发现,IBP的降解遵循两阶段的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速率常数k_1>k_2.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运行参数,确定IBP降解的最佳条件为:pH=4.2,[Fe^(2+)]_0=0.20 mmol/L,[Fe^(2+)]_0/[H_2O_2]_0=1/40,[TiO_2]_0=1.0 g/L.pH值的增加造成IBP降解速率略微降低,但在30 min反应时间内,中性pH(6.0–8.0)与最佳pH条件下的降解效率完全相同,证明PCF在中性pH下进行水处理切实可行.数据分析发现,lnk_1和lnk_2均与1/pH0,[IBP]0,[H_2O_2]_0,[H_2O_2]_0/[Fe^(2+)]_0和ln[TiO_2]_0线性相关,据此建立了IBP去除效率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验证发现,动力学模�
陈美娟朱威朱威黄宇
关键词:紫外光芬顿布洛芬动力学模型
西安市夏、冬季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1年
利用2009年7月和12月的气象资料(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污染物(PM2.5、SO2、NOx和O3)和能见度的监测数据,探讨了西安市夏冬两个季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夏季能见度平均值为11.12±5.78km变化范围在2.99~26.99km;冬季能见度明显低于夏季,其平均值为8.31±4.85km,变化范围2.56~18.08km。夏季早晨08时能见度最低为6.74km,下午18时最高为10.47km,而冬季下午14时能见度最高为8.10km:凌晨02时最低为5.13km。能见度与气象要素及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不大,而冬季风速和相对湿度对能见度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73)。夏、冬季能见度与PM2.5、NOx和SO3均呈现较强的负相关,而O3对能见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甘小凤曹军骥沈振兴王启元赵竹子
关键词:大气能见度气象要素空气污染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期5e的主量元素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气候被引量:2
2015年
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处中国西北沙漠与黄土交错带,也是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研究古气候与古生态的理想地点。选择该区域一典型剖面即"土门剖面"(TMS)为代表,通过野外考察、采样和室内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主量元素测试,探讨了以该剖面主元素氧化物为气候代用指标指示的腾格里沙漠沙漠南缘末次间冰期5e(MIS5e)的古气候变化。年代相当于MIS5e的土门剖面末次间冰期5e层段(TMS5e)由16层风成砂、11层湖积黄土和5层湖相构成,记录了14.5个风成砂与湖相或和湖积黄土构成的沉积旋回与元素旋回。分析结果显示,该层段8种主量元素的含量高低依次为:SiO2〉Al2O3〉CaO〉TOFE(Fe O+Fe2O3)〉K2O〉MgO〉Na2O〉TiO2,平均值依次为64.11%、11.31%、5.15%、4.08%、2.37%、2.26%、2.01%、0.41%。这些主量元素在TMS5e层段的垂直方向上呈两组镜像对称变化:一组为SiO2,其含量在风成砂层位显峰态,而在湖相和湖积黄土层位显谷态;另一组为Al2O3、TOFE、CaO、Mg O、Na2O、K2O、TiO2,它们在风成砂层位呈谷态,在湖相和湖积黄土层位显谷态。土门剖面TMS5e层段的主元素氧化物指示的MIS5e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气候是不稳定的,经历了14.5次暖湿与冷干交替的气候波动,且可划分为TMS5e5(139~129.30 ka BP)、TMS5e4(129.30~124 ka BP)、TMS5e3(124~119.50 ka BP)、TMS5e2(119.5~116.5 ka BP)和TMS5e1(116.5~113.70 ka BP)等5个亚段,其在时代上与末次间冰期5e GRIP冰芯δ18O记录的5个阶段具有遥相关关系。该研究深化了对我国西北季风边缘区MIS5e古气候状况的了解,也为国际上仍有争议的"MIS5e气候是不稳定"的理论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地质证据。
孙业凤温小浩李保生牛东风赵占仑孟洁杨庆江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主量元素
许昌市街道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粒径效应被引量:5
2016年
对许昌市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和粒度测试,研究了重金属在各粒径上的富集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许昌市街道灰尘主要以粉砂为主(平均为57.62%),砂粒次之(平均值为25.18%),粘粒含量最少(平均值为17.21%)。街道灰尘中Cr、Cu、Zn、Pb、Mn、Ni和Co含量范围分别为60.9—277.4μg?g^(-1)、15.5—116.4μg?g^(-1)、76.5—398.7μg?g^(-1)、25.1—63.7μg?g^(-1)、356—519μg?g^(-1)、9.0—25.6μg?g^(-1)和7.9—10.4μg?g^(-1),平均值分别为96.8±42.7μg?g^(-1)、35.4±23.8μg?g^(-1)、145.3±67.2μg?g^(-1)、41.9±10.4μg?g^(-1)、408±35.7μg?g^(-1)、18.5±4.1μg?g^(-1)和9.0±0.7μg?g^(-1)。Zn、Pb、Cu和Cr的平均值均高于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42倍、2.14倍、1.80倍和1.52倍,污染较重。而Mn、Ni和Co值富集程度较低,污染较轻。研究发现,Cu、Pb、Zn和Cr与50—100μm粗粉砂相关性显著,Mn和Ni与10—50μm细粉砂相关性较高,但其含量并未随着粒径的进一步减小而增强;而Co与<10μm的粘粒组分相关性较强,其粒径效应明显。街道灰尘中不同重金属含量粒径效应的不同可能与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和同晶替换作用的相对强弱有关。
闫慧肖军张俊丽
关键词:街道灰尘重金属
应用^(137)Cs示踪技术破译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坝库沉积赋存的产沙记录被引量:30
2007年
根据泥沙的137Cs和黏粒含量变化,厚28.12m的云台山沟坝库沉积剖面,区分出44次洪水沉积旋迴.剖面中部旋迴27的137Cs含量最高,加权平均值12.65Bq·kg-1,为1963年沉积;向上、向下137Cs含量逐渐降低,次顶部旋迴2.15Bq·kg-1,底部旋迴0.92Bq·kg-1.通过坝库修建、运行历史,旋迴泥沙137Cs含量的变化,次洪水产沙量和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这些洪水沉积旋迴的对应暴雨.云台山沟1960~1970年期间,共发生产沙洪水44次,产沙2.36×106m3.年产沙次数1~10次不等,1961~1964年为多雨年份,秋季降水多,年产沙洪水7~10次;1960,1965~1969和1970年为少雨年份,每年仅1~3次洪水.年均产沙模数1.29×104t·km-2·a-1,略高于甘谷驿水文站以上的延河上游的同期产沙模数1.11×104t·km-2·a-1,略低于相邻的纸坊沟1980年前的实测产沙模数1.40×104t·km-2·a-1.年产沙模数和汛期降水量(6~9月)相关较好.
张信宝温仲明冯明义杨勤科郑进军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产沙量
3.7 Ma以来西菲律宾海XT-4孔沉积物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对西菲律宾海盆南部XT-4孔柱状沉积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常量元素上地壳标准化图解和R型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物源探究,利用因子分析得出的陆源因子得分变化探讨了物源区的古环境演化。结果表明:XT-4常微量元素垂向上变化主要受控于亚洲内陆的风尘物质和周边火山物质的输入,海洋自生物质也有一定的贡献。以TiO2和K2O等元素为代表的陆源因子得分自3.7 Ma BP以来表现出阶段性上升的变化趋势,与中国黄土和北太平洋ODP 885/886站沉积物记录的东亚冬季风演化记录有着良好的对比性,同时与青藏高原主要的阶段性隆升时间相对应,响应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加强的作用。本研究丰富了西菲律宾海盆的风尘沉积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
王晨徐方建胡邦琦胡邦琦丁雪徐磊黄威丁雪
关键词:风尘东亚季风青藏高原隆升
共1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