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4,898 被引量:38,855H指数:73
相关作者:马耀峰杜继稳白凯赵先贵卢新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05篇期刊文章
  • 3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78篇经济管理
  • 1,003篇天文地球
  • 70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59篇农业科学
  • 299篇医药卫生
  • 184篇文化科学
  • 131篇历史地理
  • 127篇水利工程
  • 104篇生物学
  • 74篇自动化与计算...
  • 63篇建筑科学
  • 48篇社会学
  • 31篇理学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化学工程
  • 7篇哲学宗教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157篇旅游
  • 342篇气候
  • 328篇生态
  • 323篇土壤
  • 287篇参考值
  • 249篇地理
  • 233篇城市
  • 221篇入境旅游
  • 198篇游客
  • 197篇气候变化
  • 167篇灾害
  • 166篇黄土高原
  • 164篇地理因素
  • 162篇全新世
  • 152篇降水
  • 140篇污染
  • 138篇土地利用
  • 130篇植被
  • 128篇黄土
  • 107篇重金

机构

  • 4,846篇陕西师范大学
  • 395篇中国科学院
  • 57篇宝鸡文理学院
  • 53篇咸阳师范学院
  • 52篇长安大学
  • 51篇西北大学
  • 44篇北京大学
  • 41篇西安财经学院
  • 41篇商洛学院
  • 39篇陕西理工大学
  • 37篇西北农林科技...
  • 35篇宁夏大学
  • 3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1篇西安文理学院
  • 2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6篇南京大学
  • 26篇西安外国语大...
  • 25篇青海师范大学
  • 20篇太原师范学院
  • 20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403篇马耀峰
  • 363篇任志远
  • 340篇葛淼
  • 329篇赵景波
  • 321篇延军平
  • 308篇孙根年
  • 268篇庞奖励
  • 265篇黄春长
  • 165篇查小春
  • 123篇卢新卫
  • 116篇白凯
  • 110篇赵先贵
  • 105篇孙虎
  • 100篇周亚利
  • 91篇薛东前
  • 87篇卫海燕
  • 80篇吴晋峰
  • 76篇李晶
  • 76篇何进伟
  • 75篇殷淑燕

传媒

  • 387篇干旱区资源与...
  • 220篇陕西师范大学...
  • 168篇资源开发与市...
  • 159篇水土保持通报
  • 129篇江西农业学报
  • 110篇干旱区研究
  • 101篇中国沙漠
  • 95篇西北大学学报...
  • 90篇旅游学刊
  • 84篇干旱区地理
  • 80篇资源科学
  • 70篇人文地理
  • 70篇干旱地区农业...
  • 64篇河南科学
  • 63篇地理科学
  • 61篇地域研究与开...
  • 57篇经济地理
  • 5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2篇地理研究
  • 50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40篇2018
  • 233篇2017
  • 348篇2016
  • 363篇2015
  • 375篇2014
  • 366篇2013
  • 434篇2012
  • 409篇2011
  • 383篇2010
  • 416篇2009
  • 315篇2008
  • 233篇2007
  • 203篇2006
  • 174篇2005
  • 121篇2004
  • 122篇2003
  • 84篇2002
4,8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水市碳安全评价及预测被引量:2
2013年
以天水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天水市2000-2010年的主要能源消耗数据、植被数据及人畜数量,从碳足迹、碳承载力和碳赤字三方面对研究期间天水市的碳生态环境做出研究,同时构建碳压力指数对天水市2000-2010年的碳安全状况做出分析与评价,最后利用灰色数列模型对天水市未来5a的碳安全状态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天水市人均碳足迹从2000年的2.40t/cap增加到2010年的6.13t/cap,人均碳承载力在2.10t/cap左右,碳赤字2000年为996 829.96t,到2010年时已达15 106 775.67t,增加了15.15倍,碳压力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到2010年已达2.99,等级为"极不安全"。预测结果显示,天水市在2015年时人均碳足迹和人均碳赤字均超过9.00t/cap,碳安全等级仍为"极不安全",说明未来5a里天水市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碳安全程度持续降低。
朱莉莎赵先贵吴宜珊杨制国苗红娟
关键词:碳足迹
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省气象灾害发生趋势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甘肃省1960~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降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空间差值等方法,从强度和频率2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该地区在气候变暖前(1960—1994年)和气候变暖后(1995—2013年)这2个阶段高温、低温、暴雨和旱涝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在1995年发生气温突变,突变后气温不断升高;突变前后,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高温频率和强度增大,高温强度变化南北格局明显,中南部强度最大;整个甘肃省(除马鬃山外)低温频率和强度都在减小,中部减小幅度高于南部,北部减幅最少;甘肃省东部和西部地区暴雨频次有所增加,陇南有所下降;甘肃省旱涝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周期大约为6~7年,且不同等级旱涝灾害增减幅度不同。
杨蓉蓉董婕
关键词:气候变暖气象灾害
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变被引量:5
2016年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美经贸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至2012年,美国已成为接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自相关,以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0-2014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COFDI在美国地域分布的不平衡程度有所下降,整体逐渐趋向均衡;2美国吸收COFDI的区域差异较大,南部地区总量领先但增速较慢,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实力平均但增速较快,整体差距逐渐缩小;3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南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表现为"以点带线,多点成面"的时空演化过程;4总体来看,COFDI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程度尚不显著,呈现"集聚—随机分布—离散"的空间形态,局部区域形成"冷、热区"的分化。
黄驰陈瑛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空间自相关
论县域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创新——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域发展的综合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陈美景张义丰陈甲全李创新
关键词:生态经济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文化
基于Landsat TM/E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对西安市城市热岛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以1990,2002,2007年三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分别反演出1990,2002,2007年西安市亮度温度,并对其进行极值归一化处理。将处理结果分为6个等级,对比分析西安市3个时期的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通过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植被覆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07年,西安市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不断上升,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逐年增强;(2)1990—2007年,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呈现出散点状—片状—连片状的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并由莲湖区、新城区、雁塔区、碑林区向未央区、灞桥区扩散;(3)NDVI与城市热岛效应呈负相关性,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积极作用。
苏雅丽张艳芳
关键词:亮度温度城市热岛效应
北京市入境旅游流通道便捷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分析入境旅游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流通道便捷度概念,并以北京市入境旅游流为案例,对其区内、区外入境旅游流通道便捷度进行了分析。就结果来看,北京入境旅游流便捷度与旅游流长度、广度和对流省市经济关联度有密切关系。最后,从旅游交通方式、交通线路、交通站点和交通技术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北京入境旅游流通道便捷度的建议。
张佑印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流
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2012年
在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环境科学人才需求状况和基础性化学课程体系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化学体系课程在环境科学课程中系统的学时、学分分布,并对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小平冯琳娜
关键词:教学改革化学课程环境科学
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的地理分布
2012年
目的 为制定中国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了中国95个单位测定的7,767名健康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7项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发现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42.580,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27.26+0.003474X1-0.002915X2-0.1717X4+0.003248X5+0.5131X7±2.04.在以上的回归方程中,(Y)是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mPa.s),X1是海拔高度(m),X2是年日照时数(h),X4是年平均相对湿度(%),X5是年降水量(mm),X7是年平均风速(m/s);2.04是剩余标准差的值.结论 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依据青年女性全血黏度(5.75s-1)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八个区.
葛淼谷琳琳刘清贠蒲军刘磊王坤鑫贾茗芮
关键词:全血黏度参考值地理要素
黄河柳林段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野外对黄河晋陕峡谷段的调查研究,在柳林段两河口村三川河支流沟口内发现了疑似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剖面。将采集的沉积学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和粒度成分的测试分析可知,它们是黄河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沉积物。本文采用古水文学方法恢复了洪峰水位,采用比降-面积法水文模型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48190~52259 m3s-1之间,通过与晋陕峡谷其他地点的结果对比,证明采用古洪水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洪峰水位、推求出的洪峰流量数据比较可靠。并且根据2012年大洪水洪痕指示的洪峰水位,采用同样的水文参数和方法,恢复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较小,也表明该断面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恢复结果是可靠的。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河流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的资料,对于黄河晋陕峡谷水资源开发、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范龙江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李晓刚刘涛
关键词:黄河水文学古洪水滞流沉积物
基于EQG的WGS-84椭球面等面积格网剖分模型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目前等面积全球离散格网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等面积椭球面四叉树格网剖分模型,并以WGS-84椭球体为空间基准,阐述该格网的剖分原理及节点坐标计算方法,并对不同层次格网的几何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格网单元均匀,面积相等,且具有层次性、嵌套性、易于多分辨率的建模等特点。
白建军王磊白江涛乔育康乔长录
共4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