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作品数:1,063 被引量:2,970H指数:17
相关作者:赵长新金凤燮鱼红闪李宪臻王际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7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52篇生物学
  • 142篇农业科学
  • 99篇化学工程
  • 72篇医药卫生
  • 51篇理学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文化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4篇酵母
  • 113篇发酵
  • 66篇活性
  • 57篇基因
  • 53篇蛋白
  • 51篇皂苷
  • 46篇啤酒
  • 43篇色谱
  • 40篇相色谱
  • 38篇酿酒
  • 38篇抗氧化
  • 37篇酿酒酵母
  • 37篇纯化
  • 36篇芽孢
  • 36篇芽孢杆菌
  • 36篇麦芽
  • 34篇酶学性质
  • 33篇人参
  • 32篇人参皂苷
  • 32篇大麦

机构

  • 1,058篇大连工业大学
  • 3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8篇大连大学
  • 27篇东莞理工学院
  • 26篇北京三元食品...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大连民族大学
  • 2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4篇辽宁出入境检...
  • 13篇中国科学院天...
  • 13篇中粮麦芽(大...
  • 9篇江南大学
  • 9篇国家海洋局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黑龙江省科学...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省花生研...

作者

  • 89篇李宪臻
  • 81篇赵长新
  • 76篇鱼红闪
  • 64篇薛永常
  • 60篇孙玉梅
  • 58篇张春枝
  • 57篇丛丽娜
  • 52篇金凤燮
  • 45篇张宗申
  • 39篇王际辉
  • 38篇王红英
  • 38篇祖国仁
  • 35篇刘志文
  • 35篇金朝霞
  • 35篇杨帆
  • 29篇安家彦
  • 28篇陈明
  • 27篇侯英敏
  • 27篇于放
  • 26篇徐龙权

传媒

  • 278篇大连工业大学...
  • 47篇食品与发酵工...
  • 41篇中国酿造
  • 39篇食品工业科技
  • 29篇微生物学杂志
  • 28篇工业微生物
  • 23篇食品科技
  • 1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9篇微生物学通报
  • 18篇生物技术通报
  • 16篇分子植物育种
  • 13篇中国食品添加...
  • 12篇酿酒科技
  • 1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1篇食品工业
  • 11篇第三届全国酶...
  • 10篇中国生物工程...
  • 9篇食品与生物技...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8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4篇2024
  • 64篇2023
  • 71篇2022
  • 47篇2021
  • 62篇2020
  • 51篇2019
  • 53篇2018
  • 48篇2017
  • 84篇2016
  • 87篇2015
  • 89篇2014
  • 90篇2013
  • 107篇2012
  • 121篇2011
  • 38篇2010
  • 21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1,0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面发酵啤酒被引量:4
2017年
1.绪论 根据使用的酵母菌种不同,啤酒发酵方式可分为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目前,绝大多数啤酒厂都采用下面发酵酿造啤酒,而上面发酵是啤酒发酵的一种最原始方式。从根本上讲,上面酵母实际上就是下面酵母的原始菌种。人们约在17世纪中就使用上面酵母进行发酵,之后才开始了下面发酵啤酒的研究,现在的啤酒酿造大多使用下面酵母发酵。
杨刚李宪臻卢宪峰
关键词:上面发酵小麦啤酒
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产海藻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为提高酒精酵母细胞发酵液中海藻糖的含量,在制备出透性化酒精酵母细胞的基础上,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酒精酵母的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最适培养基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膏、蔗糖及氯化钠的添加量对海藻糖积累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为:酵母膏>蔗糖>氯化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14.7g/L,蔗糖32.5g/L,氯化钠27.4g/L,此时海藻糖产量达到0.931 9g/L。
张建双于爽郭晓兵郭继强
关键词:酒精酵母海藻糖
无性型虫草菌株qsun-1的生长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青藏高原野外采集的新鲜的冬虫夏草子座中分离得到无性型虫草菌株qsun-1,并研究了该菌株的菌落形态及显微结构。确定无性型虫草菌株qsun-1最佳培养条件为:生长温度15~18℃;培养基的构成为蔗糖2%,蛋白胨2%,MgSO40.1%,KH2PO40.2%。
张晓君孙庆元王建军
关键词:冬虫夏草无性型菌落形态
蜡状芽孢杆菌ZY12产磷脂酶D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磷脂酶D是一类酯键水解酶,能够生物转化卵磷脂生成磷酯酰丝氨酸,在食品及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为高效获得磷脂酶D,实现生物转化生产磷酯酰丝氨酸,以前期获得的1株具有磷脂酶D活性的蜡状芽孢杆菌ZY12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蜡状芽孢杆菌产生磷脂酶D的条件因素。结果表明,20 g/L蛋黄、2 mmol/L MgSO_(4)·7H_(2)O、培养温度30℃、pH为7、培养时间36 h,磷脂酶D活性最高为82 mU/mL。同时研究发现,除蛋黄外,大豆卵磷脂、花生卵磷脂、葵花卵磷脂、水溶性卵磷脂均可诱导菌株ZY12产生磷脂酶D,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则会抑制磷脂酶D的产生。
赵雨郭建华张春枝
关键词:蜡状芽孢杆菌磷脂酶D发酵条件
蔗糖异构酶PalI在解脂耶氏酵母中的高水平表达及酶学性质表征被引量:1
2022年
异麦芽酮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原料,来自Klebsiella sp.LX3的蔗糖异构酶能够有效催化蔗糖异构化为异麦芽酮糖。为研究食品安全型蔗糖异构酶,并提高蔗糖异构酶的产量与酶活力,对蔗糖异构酶的编码基因PalI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于解脂耶氏酵母外泌表达菌株,获得重组蔗糖异构酶PalI。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其酶活力为916 U/mg,高于以往报道的蔗糖异构酶酶活力。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为5.7,且该酶对酸性及碱性环境的耐受力范围较广,较以往报道的蔗糖异构酶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重组酶PalI能够有效地与蔗糖反应,主产物为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存在少量副产物。
宋蕾李宪臻郭小宇
关键词:异麦芽酮糖解脂耶氏酵母酶学性质
不同传代次数的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组学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酿酒酵母衰老过程中细胞壁蛋白变化,从蛋白水平上解释酿酒酵母衰老的原因。【方法】以酿酒酵母FFC2146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比较了经2、10、15次连续传代酿酒酵母的细胞形态;用计算细胞沉降速率的方法考查酵母凝絮性;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降糖速率来表征酵母代谢活力;采用二硫苏糖醇溶解法结合苯酚萃取法抽提不同传代次数的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并且通过双向电泳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酿酒细胞个体表面变得粗糙,凝絮能力明显增强,降糖能力明显减弱,表明多次传代后的酵母体现出衰老现象。双向电泳结果共得到309个胞壁蛋白点,其中11个蛋白质点存在明显差异。6个蛋白质点在第15代丰度小于第2代丰度2倍以上,4个蛋白质点只在第15代酵母细胞壁中出现,1个蛋白质点只在第2代酵母细胞壁中出现。【结论】酿酒酵母FFC2146经过15次连续传代培养后11个细胞壁蛋白丰度发生明显变化,此11个细胞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酿酒酵母衰老相关。
姚继兵祖国仁朴永哲成建国赵长新
关键词: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
麦芽类黑精提取条件的优化及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麦芽类黑精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并分析了麦芽类黑精和色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麦芽类黑精的优化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0、搅拌转数50r/min和浸提时间3h,回收率为97%。在85和105℃焙焦条件下,类黑精和麦芽色度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兰静安家彦曹方王越甄兆成
关键词:色度
N-脱甲基酶催化氧化咖啡因的反应机理
2022年
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CBB5降解咖啡因的反应机理,使用AutoDock和Vina软件完成咖啡因、茶碱及可可碱与N-脱甲基酶的分子对接工作,分析小分子配体与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并根据结合自由能及RMSD值分析最佳作用位点。结果表明,NdmA与咖啡因和茶碱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较好,推测N282和F168为咖啡因和茶碱能够紧密结合在蛋白质的疏水空腔内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可以高效完成催化氧化作用。
战鸿彬李文志王禹茜王一
关键词:咖啡因分子对接茶碱
Aeromonas sp.F3胶原酶性质的研究
2011年
海洋污泥中筛选得到的Aeromonas sp.F3所产的胞外酶对胶原蛋白有水解作用。以海洋微生物Aeromonas sp.F3为酶源,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其所产的胶原酶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该胶原酶的酶解条件及热稳定性,并对该胶原酶水解鱼皮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Aeromonas sp.F3源胶原酶在50℃热处理40min之后明显失活,该胶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8.6,金属离子Ca2+在0.5mmol/L时对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在其最适条件下,对鱼皮胶原有显著水解效能,其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在30ku以下。
白杨钱斯日古楞王红英马蕾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胶原酶酶活
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茶叶的品种适制性
2022年
为了深入了解茶叶蛋白质与其适合制成的茶叶类别之间的关联性,采用TCA丙酮法提取了19种不同茶叶样品的蛋白质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对所得的蛋白质数据进行GO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GO注释结果表明,生物过程中主要包括核酸代谢过程、细胞蛋白质代谢过程、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过程、含核碱基的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基因表达调控等;细胞组分中包括核、质体、核腔、液泡、胞间连丝等;分子功能包括焦磷酸酶活性、蛋白激酶活性、mRNA结合、过渡金属离子活性和核酸内切酶活性等。根据蛋白质所参与的KEGG代谢通路运用OPLS-DA分析,将19种茶叶分成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四大类,其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通路有类黄酮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光合作用和萜类骨架的生物合成。
张晴晴张艳荣孙珍
关键词:茶叶蛋白适制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