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研究所

作品数:199 被引量:1,889H指数:25
相关作者:陈佩林李晓军刘贺李伟航段越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0篇沥青
  • 76篇路面
  • 67篇混合料
  • 61篇沥青混合
  • 61篇沥青混合料
  • 43篇沥青路
  • 43篇沥青路面
  • 29篇路工
  • 28篇道路工程
  • 27篇公路
  • 19篇混凝土
  • 18篇土路
  • 17篇混凝土路面
  • 16篇英文
  • 14篇图像
  • 13篇路用
  • 13篇路用性能
  • 12篇铺装
  • 12篇模量
  • 10篇弯沉

机构

  • 199篇华南理工大学
  • 29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交通部公路科...
  • 6篇东南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广东省长大公...
  • 4篇深圳市天健(...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冠粤路桥...
  • 2篇广东省交通咨...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141篇张肖宁
  • 43篇王端宜
  • 32篇邹桂莲
  • 26篇李智
  • 20篇王绍怀
  • 15篇徐伟
  • 12篇陈少幸
  • 9篇葛折圣
  • 8篇徐科
  • 7篇迟凤霞
  • 7篇薛忠军
  • 6篇刘敬辉
  • 6篇姜旺恒
  • 6篇吴文亮
  • 5篇孙杰
  • 5篇秦晓春
  • 4篇曾峰
  • 4篇李伟雄
  • 4篇苏卫国
  • 4篇马林

传媒

  • 25篇科学技术与工...
  • 21篇公路
  • 19篇公路交通科技
  • 1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篇筑路机械与施...
  • 11篇广东公路交通
  • 8篇中外公路
  • 7篇石油沥青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公路与汽运
  • 4篇路基工程
  • 4篇中南公路工程
  • 4篇公路工程
  • 3篇哈尔滨建筑大...
  • 3篇公路交通技术
  • 3篇Journa...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岩土力学
  • 2篇湖南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25篇2010
  • 28篇2009
  • 24篇2008
  • 19篇2007
  • 25篇2006
  • 18篇2005
  • 12篇2004
  • 9篇2003
  • 14篇2002
  • 2篇2001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性能敏感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结合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对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组成设计和性能影响试验评价,分别试验评价了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拌和时间对MA施工性能、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MA性能受沥青含量影响显著;MA性能受级配影响相对不显著;MA性能受拌和时间影响显著,应控制好施工拌和时间。
汪水银徐伟张肖宁沙爱民
关键词: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敏感性
滑板测粘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被引量:1
2002年
为了便于研究沥青低温流变特性 ,本文在回顾了早期滑板粘度计使用历史的基础上 ,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成果 ,研制和开发了三块板式滑板测粘系统 ,分析了三块板试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谭忆秋张肖宁王戈
关键词:低温粘度稳定性沥青路面沥青性能
从设计施工方面减少半刚性基层裂缝被引量:1
2010年
以广贺高速为依托,从分析裂缝成因入手,经过室内配料制件实验以及实验段的施工验证,在广东省首次提出用振动成型法进行密实骨架结构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由试验段的后期跟踪结果来看,骨架密实型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明显减少,效果显著。
李伟雄张肖宁
关键词:振动成型法半刚性基层裂缝
加铺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图谱及说明》的要求,结合增城市荔三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实践,依据适应于广东省的级配范围基础下,介绍了旧水泥路面加铺的上下两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相应的矿料级配设计。
刘浅居张肖宁
关键词:加铺级配设计
广州城郊公路景观现状调查与规划设计对策研究
2011年
在总结广州城郊公路景观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规划、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方面分析了目前广州城郊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州公路系统的特点和公路景观的动态空间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以作为完善和发展广州城郊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将公路景观设计与行人审美心理和动态视觉的特点结合起来,更为科学合理。
秦晓春沈毅张肖宁孟强王丹
关键词:景观
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的数值化测试(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为对混合料的数值化试样进行间接拉伸数值化测试,采用X-CT(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混合料试件,分别计算出集料、沥青、空隙的体积组成,建立了试样的三维可视化模型;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实现了由三维可视化模型向三维数值化模型的转化,建立了基于实际试样真实内部微细观分布的数值化试样,并对其进行间接拉伸测试模拟。引入应力集中因子指标对各种应力状态进行评价,实际应力分布结果与弹性理论解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反映试样的三维分布状态,由于集料和空隙分布的随机性和不均匀性,实际试样的最大应力分布不再服从弹性理论解的分布状态,空隙的存在同样对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起着非常重要影响。
万成张肖宁王邵怀吴文亮吴志勇
关键词:道路工程三维重建沥青混合料
石场废弃物一体化利用研究
2011年
中国石场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但对其资源化利用率极低。为了最大化利用石场废弃物,将石场废弃物按道路的结构层次分层利用,通过方案的整体设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利用。笔者以广东省某石场废弃物为例,分析废弃物用于路床加固、垫层、底基层、基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石场废弃物用于路床加固,可提高土基回弹模量70%以上,也可用于水泥土底基层,强度完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道路结构的优化设计,石场废弃物一体化利用技术使该工程节约费用数百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邹桂莲张肖宁卢辉
关键词:优化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组成及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被引量:54
2002年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设计与生产领域的技术现状 ,在分析Superpave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组成特性 .文中重点介绍了采用CCD技术获取沥青混合料体积组成二维图像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结果与应用实例 ,指出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于促进沥青混合料设计与生产技术进步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
张肖宁李智虞将苗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体积设计
沥青路面压实力学特性的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为突破常规数值方法基于连续性的理想假设,采用离散单元的方法,从细观力学角度对沥青路面碾压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了由压实载荷引起的混合料颗粒接触力场,分析了其受力的分布规律,从而揭示沥青路面的压实机理。从仿真结果来看,研究准确再现了压实轮和混合料颗粒相互作用性状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赵熙王端宜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力学特性离散单元法
RLWT与APA车辙试验加载模式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旋转车辙仪(RLW T-R otary Loaded W hee l T ester or R u tm eter)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因其轻便、易用,迅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LW T与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国际车辙仪的相关性都不理想。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RLW 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量测RLW T试件、APA试件与原样试件中粗集料颗粒长轴与X轴夹角的差异,得出结论:RLW 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张俊标徐科张肖宁
关键词:车辙试验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