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作品数:37 被引量:336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贵鹏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巴丹吉林
  • 13篇巴丹吉林沙漠
  • 10篇湖泊
  • 8篇气候
  • 6篇水循环
  • 5篇流域
  • 5篇降水
  • 4篇水化学
  • 4篇气温
  • 4篇旅游
  • 4篇河流域
  • 4篇沉积物
  • 3篇地理
  • 3篇地理学
  • 3篇地下水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新世
  • 3篇自然地理
  • 3篇自然地理学
  • 3篇理学

机构

  • 37篇兰州大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干旱半干旱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15篇王乃昂
  • 12篇李育
  • 10篇董春雨
  • 7篇李卓仑
  • 6篇陆莹
  • 4篇尹郑刚
  • 4篇周雪花
  • 3篇张成琦
  • 3篇魏宝祥
  • 3篇马宁
  • 3篇王岳
  • 3篇刘志辉
  • 3篇姚俊强
  • 3篇胡文峰
  • 2篇杨青
  • 2篇魏霞
  • 2篇朱金峰
  • 2篇李勋贵
  • 2篇陈红宝
  • 2篇白旸

传媒

  • 5篇中国沙漠
  • 4篇地理学报
  • 3篇湖泊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冰川冻土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盐湖研究
  • 1篇兰州石化职业...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第九届中国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丹吉林沙漠湖相沉积的探地雷达图像及光释光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9
2011年
应用探地雷达对巴丹吉林沙漠南部高大沙丘下伏地层进行了探测,在探地雷达剖面沿线采集湖相沉积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图像解译,探地雷达反射波与沉积相有相关关系,根据探地雷达数据与沉积信息重建沙丘下伏结构与沉积环境。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该测区下伏地形平坦,流沙覆盖区的风成沙是覆盖在古湖相沉积层之上的。样品光释光测年结果反映,在MIS 5e阶段和MIS3阶段,巴丹吉林沙漠南部存在大湖期或高湖面,之后湖相沉积物或钙质胶结层与风成沙因不同的干湿环境而交替叠积;局部流沙覆盖区甚至在距今7ka前后还存在有浅湖-沼泽环境。质言之,在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中,气候的多次波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白旸王乃昂何瑞霞李景满赖忠平
关键词:下伏地层湖相沉积探地雷达光释光测年巴丹吉林沙漠气候波动
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盐类与碎屑矿物反相关关系的沉积学解释被引量:1
2015年
湖泊沉积物中矿物组合是古气候环境研究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充分认识湖泊沉积物中各类矿物组合类型、沉积过程,对正确解释矿物学指标有重要意义.我国晚第四纪湖泊沉积记录中,盐类矿物与碎屑矿物含量普遍存在反相关关系,影响了矿物组合作为气候指标的解释和应用.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可以为湖泊动力学以及古气候环境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选择甘肃民勤盆地石羊河下游终端湖猪野泽不同位置5个全新世剖面,在明确湖泊沉积物来源、搬运方式和沉积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的盐类矿物含量与粒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野泽各剖面砂层富含的中砂、细砂沉积物主要是来自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风成砂;水动力作用主导了湖相沉积层200μm以下沉积物的沉积,风力作用对20~70μm粉砂组分沉积也有所贡献.同时,猪野泽湖相沉积层中高含量的碳酸盐主要来自于流水搬运,湖相沉积层位200μm以下的粉砂和极细砂是碳酸盐的主要富集区.综上所述,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盐类矿物含量与其沉积过程密切相关,盐类矿物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其沉积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张成琦李育周雪花王岳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盐类矿物
高含沙河流汛期弃水量确定的分级最大值法被引量:9
2010年
针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高含沙河流汛期洪水资源难于控制利用及评价的问题,以径流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均具有典型性的泾河为例,根据河流径流特征和水资源利用特点,利用流域1933年-2001年汛期6月-10月的径流量、径流泥沙含量和引水量资料,基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基本资料序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并划分成若干等级,通过对各等级的统计获得上三角形形式的洪水弃水系数与其影响要素之间的等级关系,提出汛期洪水弃水系数计算的分级最大值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出不同沙限下的汛期洪水弃水量,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分级最大值法计算所得结果更为合理有效,为流域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评价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勋贵王乃昂魏霞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
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表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董春雨王乃昂陆莹陈立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巴丹吉林沙漠水化学水循环
巴丹吉林沙漠科学考察与研究进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连续三年开展了巴丹吉林沙漠科学考察,通过三年多的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解译,查明巴丹吉林沙漠有常年积水湖泊120个之多,沙漠面积约5.2万km2,是中国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最大沙山相对...
王乃昂赵力强程弘毅董春雨李卓仑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生物多样性
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以黑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规则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的新方法。知识规则是基于专家经验建立起来的,反映研究区内不同分类系统下各类别的地理分布特性与地理分布交叉可能性。基于黑河流域90m分辨率DEM、2009年逐月1km分辨率NDVI,参考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km分辨率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在欧亚大陆上各类别的聚类中心,应用在上、中、下游分别建立的知识规则,以知识规则结合最近距离的USGS类别聚类的方法,制作了一套与USGS全球土地覆被分类标准一致的、可以用于大气模式以及陆面过程模式的黑河流域土地覆被类型分布数据。本方法分类结果与以往研究采用的类别映射方法的分类结果及实际地物影像进行对比,表明知识规则下的分类结果更能准确表达流域地表覆盖特征,对冰雪、冻土类别和沙地荒漠类别的表现更优。
候玉婷王书功南卓铜
关键词:黑河流域知识规则
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表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2010年9月对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表和地下水进行了系统考察,共采集湖水样品121组,井水样品63组,泉水样品31组.对所有水样品进行了离子水化学分析,测定了其常规离子含量,分析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井水和泉水的水...
董春雨王乃昂陆莹陈立
关键词:水化学循环水系统自然地理学
文献传递
巴丹吉林沙漠科学考察与研究进展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连续三年开展了巴丹吉林沙漠科学考察,通过三年多的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解译,查明巴丹吉林沙漠有常年积水湖泊120个之多,沙漠面积约5.2万km2,是中国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最大沙山相对...
王乃昂赵力强程弘毅董春雨李卓仑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海拔要素对温度、降水和气候型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并对周围乃至全球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使用1961-2010年青藏高原温度、降水0.5°×0.5°格点数据,以及由GTOPO30数据(分辨率为0.05°×0.05°)经过重采样生成的陆地0.5°×0.5°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了青藏高原温度、降水受海拔要素的影响,并通过青藏高原区域79个气象站的数据进行验证,进而使用柯本气候分类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两种方法对青藏高原气候进行划分,探讨青藏高原各分区海拔要素对温度、降水的影响差异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各分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不同,是由于地形起伏不同造成的青藏高原热源效用不同;降水与海拔的关系不同,是由于各区域受控于不同的气候系统,造成干湿度的不同,因而最大降水高度带不同。
张宇欣李育朱耿睿
关键词:青藏高原海拔气候型温度降水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7
2010年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拐子湖-地质公园一线51个湖泊水,8个泉水,12个井水及1个雨水水样的水化学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沙漠湖泊水化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东南边缘至腹地湖泊总体上依次呈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型分布.东南边缘以Na+、Cl-、SO24-为主的湖泊因矿化度分异,形成Ca2+、Mg2+含量不同的三种亚型,其中高矿化度的Na-Cl-(SO4)型湖泊在腹地湖泊群中也有出现,表现出地理上的不连续分布;边缘若干湖泊受局部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离子多含Na+、Cl-、CO32-+HCO3-.综合分析表明湖泊水化学型的空间分异与区域气候差异和气候变化有关,湖水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当地降水补给,但不排除外源地下水补给对其有一定贡献.通过对比不同时段部分沙漠湖泊水化学特征发现近十年以来腹地湖泊补给源或受气候干暖化影响使其水化学特性较边缘湖泊的变化大.
陆莹王乃昂李贵鹏李卓仑董春雨路俊伟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