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作品数:295 被引量:3,215H指数:31
相关作者:潘晓玲任光耀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陈鹏阿尔达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69篇生物学
  • 62篇天文地球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水利工程
  • 19篇经济管理
  • 13篇矿业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8篇土壤
  • 45篇植物
  • 40篇干旱
  • 38篇干旱区
  • 32篇荒漠
  • 24篇绿洲
  • 20篇融雪
  • 19篇植被
  • 19篇生态
  • 16篇融雪期
  • 15篇生态系统
  • 15篇荒漠植物
  • 14篇天山北坡
  • 14篇气候
  • 14篇艾比湖流域
  • 13篇遥感
  • 13篇生态环境
  • 9篇植被覆盖
  • 9篇气候变化
  • 8篇污染

机构

  • 295篇新疆大学
  • 80篇教育部
  • 53篇干旱半干旱区...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新...
  • 1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1篇中国气象局
  • 9篇学研究院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新疆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国家基础地理...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86篇刘志辉
  • 65篇吕光辉
  • 51篇师庆东
  • 46篇潘晓玲
  • 27篇何学敏
  • 22篇李诚志
  • 22篇姚俊强
  • 19篇曾强
  • 17篇张雪妮
  • 17篇杨晓东
  • 14篇李岩
  • 13篇孟现勇
  • 13篇刘洋
  • 10篇常顺利
  • 8篇李岩
  • 8篇李根生
  • 8篇陈悦
  • 7篇杨洁
  • 7篇张杰
  • 7篇杨建军

传媒

  • 20篇生态学报
  • 16篇干旱区研究
  • 1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0篇中国农村水利...
  • 10篇中国矿业
  • 9篇新疆农业科学
  • 9篇干旱区地理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中国沙漠
  • 5篇新疆环境保护
  • 5篇第六届全国地...
  • 4篇矿业安全与环...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30篇2019
  • 37篇2018
  • 32篇2017
  • 25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17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因子解释
2020年
草地是干旱区重要的生态系统,了解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因子(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速效磷含量、pH值、容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该地区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对不同利用方式的草地(禁牧草地、季节草地、弃耕草地、对照草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的差异性;冗余分析讨论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相较于其他3种利用方式的草地,季节草地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R)、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为最大,分别为0.910、0.516、0.479、0.662,说明适度放牧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增加;(2)不同利用方式下各土壤因子之间差异较明显,说明不同的利用方式对土壤因子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利用方式下容重无显著性差异;(3)土壤有机碳含量、pH值、含水量与多样性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丰富度指数R与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其余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季节性放牧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维持;速效磷含量与多样性相关性最大,且随着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增加。
杨启吕光辉何学敏王金龙刘安娜陈悦郄亚栋
关键词:干旱区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
盐生荒漠植物群落土壤氮素含量及其组分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探讨盐生植物群落土壤氮素含量及组分特征,以新疆艾比湖流域盐生荒漠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不同生长型盐生植物群落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各形态的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生长型盐生植物群落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和C/N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含水量与之相反。同一土层,土壤总氮、有机氮和氮密度呈现从乔木、灌木再到草本盐生植物群落逐渐增加的趋势。垂直分布方面,不同生长型盐生植物群落的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和氮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聚现象明显。除铵态氮以外,其他各种氮素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土壤有机质、含水量和容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各形态氮素占总氮的比例对总氮的变化存在不同的响应,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相对稳定,有机氮与碱解氮占总氮的比例随总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随总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张仰龚雪伟吕光辉张雪梅蒋腊梅郄亚栋
关键词:艾比湖流域盐生植物硝态氮铵态氮
蒙脱石对保水剂效率提升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实验以蒙脱石与保水剂混合,在考虑粒径、重力及与保水剂混合比例的条件下,分析各个因素对保水剂效率提升的影响。其结果如下:(1)在一定重力条件下,保水剂与粒径为6~8、8~10、10~12、12~15 mm的蒙脱石配比分别为1∶24~1∶206、1∶40~1∶199、1∶20~1∶199、1∶40~1∶199时,能够提升保水剂的吸水倍率且其吸水倍率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待吸水饱和后,吸水倍率增速缓慢。(2)各粒径蒙脱石与保水剂混合,保水剂的吸水倍率随重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均高于单独使用保水剂的吸水倍率106 g/g。在重力作用下,12~15 mm的蒙脱石较其他3种粒径与保水剂混合,保水剂吸水倍率最高。(3)保水率都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粒径都表现为与保水剂的配比为160/1时保水性较好,12~15 mm的蒙脱石与保水剂混合保水性较其他3种粒径最好。此次实验研究,为提高保水剂效率及其在干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丽萍张伟燕师庆东
关键词:保水剂蒙脱石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地下煤火空气渗入/逸散区域研究
2021年
基于地下煤火导致地表的沉降、温度、植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火区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和像元二分法反演火区地表温度与植被盖度,差分干涉“两轨法”提取沉降特征。结合地表沉降,地表高/低温区域和高/低植被盖度区域分布特征,尝试对火区高温烟气逸散区域和低温空气进入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高温区域面积占比最大(27.18%),2015年低温区域面积占比最大(16.51%);研究区整体以Ⅰ级植被覆盖区域和Ⅱ级植被覆盖区域为主,Ⅰ级植被覆盖区域2003年面积最大(24.200 km^(2),占比99.48%);沉降高值由9.591 mm波动变化为-3.124 mm,沉降低值由-19.132 mm波动变化至-26.059 mm;2014—2017年温度异常区域和Ⅰ级植被覆盖区域叠加处理有效裂隙区点位置从5617个减少至863个,再增加至3578个,整体减少2039个;低温区域和Ⅳ级植被覆盖区域叠加处理有效裂隙区点位置从4个增加至13个,总体约增加3倍;典型空气进入通道与典型烟气逸散通道沉降最低值均出现在20160131—20160319干涉对,分别为-262.402 mm和-232.832 mm,最高值则出现在20160506—20160530干涉对,分别为602.910 mm和564.202 mm。
杨洁曾强
关键词:温度反演植被覆盖度地表沉降
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和常见群落的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1科73属144种,分别占新疆盐生植物39科128属358种的79.5%、57.0%和40.2%,占中国盐生植物73科239属566种的42.5%、30.5%和25.4%;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地理成分在科的分布有4个类型4个变型;属的分布有9个类型7个变型,其中古地中海成分明显,没有区系特有成分。常见盐生植物群落冠下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低于裸地,能有效改良盐碱地。
谢辉于恩涛孔琼英吕光辉
关键词:盐生植物区系
融雪期积雪深度高光谱反演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积雪在干旱区的水分平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积雪深度的监测主要依靠地面站点观测和遥感反演等技术,高光谱遥感为快速、大面积监测积雪的物理特性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融雪期不同厚度积雪表面的反射光谱以及积雪深度数据的观测,进而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性较高同时也是特征吸收谷的波段数据建立单波段雪深回归模型;采用呈显著相关的波段进行逐步回归,选用贡献率最高的波段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积雪深度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在天山北坡中段的军塘湖流域地区,1 022,1 241和1 492nm附近是积雪的特征吸收谷;相比单波段反演雪深模型的估算精度(R2=0.53),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雪深反演水平,当隐含层节点数为4时,R2为0.86,RMSE为0.67,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高光谱数据反演积雪深度的能力。
徐倩刘志辉房世峰
关键词:融雪期雪深ANN-BP
水分胁迫对新疆准东地区钠猪毛菜的生活史对策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水是制约干旱区植物生长的关键性限制因子。选取新疆准东干旱荒漠地区优势物种钠猪毛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控制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不同水分梯度对钠猪毛菜生长策略的影响,为新疆准东地区大规模露天矿区植被重建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长时期,水分胁迫对钠猪毛菜的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根冠比随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地上生物量较地下生物量减少程度较快;2)应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分析法,依此对钠猪毛菜生长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幼苗期、生长期、繁殖期生长情况最优分别为5、10 d及对照组;3)钠猪毛菜各个生长阶段含水率差异显著,表现为幼苗期>生长期>繁殖期,且都随胁迫增加而降低;4)钠猪毛菜C、N含量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繁殖期差异显著,P含量差异不显著,N∶P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均小于14,繁殖期大于16;5)钠猪毛菜在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偏向于地下权衡,在繁殖期的低胁迫下偏向于地上权衡,高胁迫下偏向于地下权衡。钠猪毛菜在幼苗期和生长期对水分胁迫具有相似的生存对策,繁殖期在低胁迫时生存对策与幼苗期、生长期相一致,而在高胁迫时恰好相反。
彭磊张力周小龙万彦博师庆东
关键词:水分胁迫生物量分配含水率
D-InSAR技术用于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掌握准南煤田水西沟火区地表沉降变化规律,采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获得11组干涉图、差分干涉图、去平地效应图、相位解缠效果图和地面形变图。对比分析了2014年和2015年沉降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火区地下煤火燃烧导致的沉降范围大体一致,沉降高低值呈现相似规律变化。结合遥感技术接受或者拒绝了因温度和植被的异常像元确定的火区范围,圈定出较为精确的A、B、C、D、E共5个裂隙位置,并发现这5个位置沉降高低值变化不一。其中A、B、C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随着时间变化一直减小,D、E位置地表沉降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C位置沉降幅度变化最小,相对较稳定。应用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方法监测地下煤火燃烧区地表沉降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杨洁曾强
关键词:地表沉降SENTINELARCGIS遥感技术
基于相图法的新疆精河县大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为促进干旱区大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新疆精河县为研究区,从能值角度出发,利用相图法分析了1990年、1999年和2007年研究区大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情况,评价了系统能值利用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精河县大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中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和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比例下降,从1990年的67%下降到1999年的61%再到2007年的48%;同时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比例上升,三年比例依次为14%,24%和38%。虽然在所研究时段内系统的能值利用是可持续的,但其可持续性指标由1990年的Ⅱ级可持续性降到1999年和2007年的Ⅲ级可持续性,且2007年的可持续性指标下降到三年中的最低。因此,系统应当从当前的发展状况出发,沿可更新资源的敏感线上行发展,主要采取节约和保护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有效替代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比率,提高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秀花郭凯师庆东
关键词:大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相图
天山北坡季节性积雪消融对浅层土壤水热变化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融雪期,浅层土壤水热变化影响融雪水下渗及积雪产流过程,是融雪产流模拟及汇流计算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以天山北坡军塘湖流域为研究区,从积雪消融角度来分析浅层土壤水热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积雪消融期土壤剖面水分、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减弱,积雪越厚,土壤温度越高;土壤水分受地温影响较大,雪水入渗能在一定程度上补给土壤水,但消融后期剧烈的蒸发引起土壤表层10cm内水分损失较多。阴阳坡土壤水分均随时间呈中等变异(除阳坡60cm),在30-60cm土壤层土壤水热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此结果为该区域农业生产、春季融雪洪水预警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牛春霞杨金明张波刘志辉
关键词:融雪期水分迁移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