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324 被引量:2,317H指数:22
- 相关作者:蒋贵国张微朱芳张宇欣王娟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ESDA和GIS的四川省县域耕地变化时空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四川省2001—2007年和2007—2013年两个时期的耕地变化率及其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2001—2013年,四川省耕地面积呈先急剧减少后略有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其中,2001—2007年共减少耕地面积37.6375万hm2,年均减少耕地6.2729万hm2;2007—2013年增加耕地面积1.8817万hm2,年均增加0.3136万hm2;(2)2001—2007年和2007—2013年两个时期全局Moran’sI分别为0.4219和0.5428,表明耕地变化率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耕地变化率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3)局域空间自相关集聚类型中,两个时期正相关的类型都占主体部分,分别占75.41%和73.77%,其中,显著性强烈的县域分别占26.81%和16.30%,且存在由西向东转移趋势;(4)两个时期耕地变化率空间集聚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存在共性,即以攀西城市群为主的川西南、以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为主的川东大部分县域耕地变化率较高,川西北城市群部分县域耕地变化率较低。
- 马伟龙任平曾雨晴陶晓明
- 关键词:GISESDA
- 基于物元可拓学的区域社会负担态势评价初探——以四川省为例
- 2011年
- 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而社会压力过大即构成社会负担.鉴于之前大多数学者对区域社会压力的研究集中于某一两个方面,且鲜有学者研究不同区域社会负担的沉重程度问题.针对以前学者在区域社会负担研究时集中于单一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物元可拓工程学评价方法和信息熵原理,初步尝试构建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区域社会负担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 曾永明张果万铁军
- 关键词:信息熵
- 多级对比学习下的弱监督高分遥感影像城市固废堆场提取
- 2024年
- 城市固体废物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污染源,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高分影像固废堆场智能解译是实现自动排查,提升监测效率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固废堆场自动提取方法严重依赖于获取成本高、制作难度大的高质量像素级标注。为此,本文提出使用更易获取的影像级标注,利用影像自监督学习实现像素级固废堆场提取。围绕固废堆场的影像特征,本文方法在尺度对比约束下综合像素、影像两个层次的对比学习方法,对固废堆场的类别激活图细化和完善,并基于此生成高质量的固废堆场伪像素级标注,用于训练固废堆场提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固废堆场提取的F 1值和IoU分数方面分别达到了71.58%和55.74%,显著优于所有对比方法。这说明利用多级对比学习的弱监督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完整且准确的类别激活图,从而取得更高的固废堆场提取精度。
- 王继成郭安嵋慎利蓝天蓝天李志林
-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模拟——以德阳市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社会和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以德阳市2005,2010,2015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德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全市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②土地利用变化图谱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③模拟得到的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与解译结果基本一致,Kappa系数达0.9166.预测到2025年,耕地和林地依然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预测结果表明,德阳市未来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提出通过加强空间统筹、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方式,不断缓解用地矛盾和生态压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结果以期为德阳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 赵晓全何伟李政杨皎
-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的西充县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被引量:11
- 2014年
- 研究目的:探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方法深度融合关键技术,为耕地质量评价更新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应用GIS对上一轮分等成果进行了数据转换、空间拼配与属性传递;采用FME技术对分等成果的数据库进行了更新。研究结果:(1)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等别个数与相应等别保持不变;(2)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未发生根本变化;(3)耕地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基于本文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下的评价结果,既继承了原成果的评价体系,又体现了成果的现实性和准确性,符合当地耕地质量实际情况。
- 潘洪义韩玲蒋贵国何伟
- 关键词:农用地耕地质量
- 岷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与优化——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被引量:3
- 2023年
-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对维持区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数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对岷江流域进行生态重要性分析,将生态极重要区识别为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中成本路径法提取潜在廊道,结合重力模型提取重要廊道和重要节点,从而实现对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刻画,进而对岷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流域安全等级总体较好,较高生态安全和高生态安全的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55.02%。(2)从空间上看,研究区内重要生态源地面积为818.32km2,破碎化严重,集中分布在岷江流域上游林地区;廊道共190条,总长度为19633.96km,其中重要廊道41条,呈半环状分布于上游和下游段;生态节点共117个,集中分布在上游段南部-西南部。(3)参考生态阻力和廊道节点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岷江流域"四区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分区管控措施和相关建议。以期研究结果和调控路径可对完善岷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强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姚材仪何艳梅程建兄张天翼潘洪义马红菊
- 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33
- 2013年
- 以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较差状态,生态安全三级区及以上区域占到了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总面积的83.04%;从空间分布来看,耕地生态安全较差区域在空间上呈现"集中连片"的分布态势,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眉山市、巴中市、达州市、攀枝花市和重庆市的万州区、梁平县、长寿区,生态较安全区及生态安全区呈现"插花分布"格局。该研究以期为长江上游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的预测与预警,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 任平洪步庭周介铭
- 关键词:耕地资源生态安全长江上游
-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中藏药波棱瓜种植面积估算——以泸定县冷碛镇、兴隆镇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中药多种植在气候环境条件适宜的山区,山区地势复杂,种植地块分散,很难获得准确的种植面积。因此加强对复杂环境下中药种植面积监测方面的研究对于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泸定县藏药波棱瓜种植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以TM,ETM影像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面样方调查的GPS数据,在GIS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提取出泸定县藏药波棱瓜的种植面积。结果表明:1所采用的中藏药波棱瓜种植面积估算方法、技术可行,能够在复杂的山区环境下,进行种植面积的遥感监测;2利用该方法估算出泸定县中藏药波棱瓜的种植面积是57.15 hm2,与当地统计结果相比较,误差在5%以内;3鉴于遥感数据在获取、预处理以及解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遥感数据的分类结果直接作用于作物类别的提取,因此分类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面积提取的精度,估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 潘荟交毛欢彭文甫樊淑云方清茂刘显福
-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中藏药
-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研究,为缓解人地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过渡带的四川省绵竹市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在提取和分析20a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地形因子响应基础上,以生态用地保护为目标,选取地形和土地覆盖类型为阻力因子,应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与土地资源现状的叠加,对不同景观安全水平的土地资源进行划分。[结果]研究区土地资源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4种类型,其面积分别达7 218.39,17 974.75,21 545.39,77 791.46hm2,并分析各类型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结论]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理论与方法,提出的不同生态安全水平的土地用地规划,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土地资源持续性利用。
- 彭文甫周介铭徐新良赵景峰
- 关键词:GIS
- 基于LUCC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态环境效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两期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以此为基础,采用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数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研究表明,龙泉驿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呈现"一增四减"的特点,建设用地增长明显,土地利用程度明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在土地利用转移中既有良性转换,也有恶性转换,由于城市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导致耕地和林地的面积不断下降。龙泉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不断减小,能否保持耕地动态平衡是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 巫泽倩
- 关键词:L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