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3,914 被引量:20,061H指数:50
相关作者:李娟周忠发蔡雄飞龙健张朝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60篇期刊文章
  • 25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50篇经济管理
  • 731篇农业科学
  • 579篇天文地球
  • 373篇生物学
  • 257篇文化科学
  • 151篇历史地理
  • 136篇医药卫生
  • 113篇水利工程
  • 90篇理学
  • 8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8篇建筑科学
  • 46篇社会学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化学工程
  • 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2篇政治法律
  • 8篇艺术
  • 7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79篇土壤
  • 234篇旅游
  • 229篇土地利用
  • 200篇生态
  • 198篇石漠化
  • 191篇污染
  • 182篇植物
  • 177篇喀斯特地区
  • 172篇地理
  • 170篇重金
  • 170篇重金属
  • 145篇岩溶
  • 115篇植被
  • 115篇教学
  • 113篇喀斯特山区
  • 111篇流域
  • 108篇城市
  • 101篇地貌
  • 98篇色谱
  • 98篇耕地

机构

  • 3,811篇贵州师范大学
  • 300篇中国科学院
  • 133篇贵州大学
  • 91篇贵州师范学院
  • 4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3篇贵州科学院
  • 41篇中国科学院大...
  • 32篇贵州理工学院
  • 27篇西南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3篇六盘水师范学...
  • 23篇黔南民族师范...
  • 23篇重庆师范大学
  • 21篇贵州民族大学
  • 20篇中山大学
  • 17篇贵阳学院
  • 14篇西华师范大学
  • 1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163篇李阳兵
  • 127篇龙健
  • 126篇梁虹
  • 123篇安裕伦
  • 111篇王济
  • 109篇杨广斌
  • 101篇殷红梅
  • 97篇赵翠薇
  • 89篇熊康宁
  • 87篇王世杰
  • 86篇李娟
  • 83篇周忠发
  • 80篇周欣
  • 79篇贺中华
  • 78篇张朝晖
  • 77篇夏品华
  • 77篇焦树林
  • 76篇李旭东
  • 73篇兰安军
  • 66篇蔡雄飞

传媒

  • 480篇贵州师范大学...
  • 166篇贵州科学
  • 125篇中国岩溶
  • 97篇安徽农业科学
  • 97篇贵州农业科学
  • 76篇水土保持研究
  • 66篇中学地理教学...
  • 51篇地球与环境
  • 47篇生态学报
  • 45篇水土保持通报
  • 35篇生态科学
  • 3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2篇种子
  • 32篇生态学杂志
  • 29篇环保科技
  • 28篇环境科学与技...
  • 26篇湖北农业科学
  • 25篇地理教学
  • 25篇山地学报
  • 23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3篇2024
  • 186篇2023
  • 201篇2022
  • 231篇2021
  • 215篇2020
  • 272篇2019
  • 293篇2018
  • 213篇2017
  • 154篇2016
  • 186篇2015
  • 149篇2014
  • 181篇2013
  • 185篇2012
  • 165篇2011
  • 163篇2010
  • 147篇2009
  • 156篇2008
  • 149篇2007
  • 126篇2006
  • 103篇2005
3,9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态脆弱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通过构建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以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为基础分析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并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揭示贵阳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贵阳市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两大系统的发展均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共同进步,不同子系统与指标对综合评价体系具有不同的作用;协调度的演变明显表现为不同的两个阶段,而协调发展度演变表现为线形的上升趋势,由严重不协调阶段逐渐步入高级协调阶段。只有两大系统共同发展,二者的耦合关系才会逐渐增强。
蔡振饶李玉红李旭东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地表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植被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深刻影响。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自1999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呈明显增加趋势,同期黄河水沙锐减现象也日益明显。然而,以往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产沙影响研究多在小试验区或流域尺度上开展,以不同地貌分区为单元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方法】文章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1980年、2000年、2010年和2016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通过分析黄土高原重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植被变化背景下不同地貌分区侵蚀产沙风险变化,以期为将来黄河水沙治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黄土高原重点研究区全区植被盖度均值呈增加趋势,由1980年的34.99%提升至2016年的63.64%,且200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增加的速度更为显著,2010—2016年间增速相对于2000—2010年间较缓。研究期间产沙高风险区面积比例显著减小,产沙高风险和易产沙区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和西北部,不产沙区和产沙微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不同地貌分区的植被状况均持续好转。【结论】沙丘、风蚀沙化丘陵、平原、片沙黄土丘陵地貌区是未来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关注的区域,植被改善工作仍需加强。
管亚兵赵长森杨胜天白娟彭睿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植被盖度侵蚀产沙黄土高原
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正>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坚持'系统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快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不仅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求,也是构建长江和珠江上...
龙健李娟周文龙廖洪凯
文献传递
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正>为调查位于喀斯特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分析了1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浸提重金属(SEM)质量摩尔浓度,并对AVS、SEM和SEM/AVS的大小及平面分...
刘峰秦樊鑫胡继伟黄先飞蒋翠红李存雄
关键词:红枫湖沉积物重金属
文献传递
HPLC测定贵州产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被引量:5
2007年
对贵州黄芪药材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HPLC梯度洗脱.黄芪甲苷的理论塔板数为5588,分离度为1.42,拖尾因子为1.01.回归方程Y=1.4048X+16.682,R=0.9990,在4.400-440.0μg/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7%(n=5),最低检测限为0.44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9%、96.7%、99.8%,RSD(n=5)分别为2.8%、3.5%、2.5%.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标准.该方法缩减了黄芪药材的前处理步骤,节约了实验时间,适用于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同时也证明黄芪的质量较好.
彭全材胡继伟杨占南黄先飞连国奇
关键词:HPLC-ELSD黄芪甲苷黄芪药材
基于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tCOI)DNA序列的6种蝙蝠(翼手目:蝙蝠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对贵州5种蝙蝠科蝙蝠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爪哇伏翼的相应序列,以Pteropus dasymallus,P.scapulatus,Rousettus aegyptiacus为外群,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分析了这6种蝙蝠科蝙蝠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贝叶斯,ML树中,这6种蝙蝠科的蝙蝠可分为3个分支:亚洲长翼蝠是第1个独立出来的分支;白腹管鼻蝠是继亚洲长翼蝠之后第2个分离出来的分支;第3个分支又分为两支,一支由大鼠耳蝠和小鼠耳蝠组成,另一支由南蝠和爪哇伏翼组成,支持将这4种蝙蝠同归于蝙蝠亚科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鼠耳蝠属和管鼻蝠亚科之间的姐妹类群关系,也不支持将鼠耳属提升为亚科。
何淑艳敖磊李娜谷晓明
关键词:系统发生关系蝙蝠科
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被引量:31
2018年
为揭示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选取贵州省普定县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DEM等影像数据,提取了坡度和4期植被覆盖度、岩石裸露率分布图,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获得各自的贡献率,反演了1990—2015年4期石漠化空间分布信息,进而讨论了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1990—2015年间,普定县石漠化演变复杂,经历了由好转到恶化再到好转的阶段,总体趋势在好转,局部恶化,石漠化治理仍需加大力度;(2)中度以上石漠化集中分布在三岔河沿岸附近,轻度以下石漠化则分布较散乱;(3)潜在和轻度石漠化演变方向复杂,潜在石漠化平均变化速率最大(2.75 km2/a),在1997—2006年间更是达到了16.5 km2/a;(4)植被覆盖度与岩石裸露率的变化主要呈负相关,前者的增加主导了石漠化的好转,而后者的增加则控制了石漠化的恶化;(5)石漠化演变存在突变,在三岔河沿岸附近,存在无/潜在石漠化突变为重度以上石漠化的现象;在靠近城乡居民地附近,存在重度以上石漠化突变为无/潜在石漠化的现象;(6)植被覆盖度、岩石裸露率、坡度能较准确反演石漠化,贡献率分别为44%、42%、14%。本文提供的石漠化反演方法快速高效,制作的图件、数据为同行提供了参考,得出的结论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习慧鹏王世杰白晓永唐红吴路华陈飞肖建勇王明明肖建勇操玥陈欢冉晨罗旭玲
关键词:石漠化DIFFERENCEROCKINDEX
西南山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遵义市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综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西南山区城市——遵义市为研究对象,构建2个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对2009~2019年遵义市“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态及其交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灰色关联系数探究2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水资源综合水平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态势,说明水资源承载力和利用效率呈先降低后稳定的状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的趋势;(2) 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由2009年的勉强协调(0.596)向2019年的中级协调(0.719)转变;(3)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差异受到经济技术发展、产业用水结构、城镇化建设、水资源禀赋以及水环境治理水平等要素的共同影响,使得2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互为影响,协同演进。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山区水资源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肖钊富彭贤伟李瑞廖佶慧
关键词:水资源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
“5E”融合视角下主题式特色地理课堂的构建——以“人地关系”主题教学为例
2023年
文章主要探讨主题式教学与“5E”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施路径和应用效果。以“人地关系”主题教学为例,构建了“背景分析,确定主题与目标”—“资源整合,预设内容与方法”—“情境创设,‘5E'融合与运作”—“课堂评价,反馈结果与成效”的“5E+主题式”特色地理课堂的实施路径;认为“5E”融合视角下的主题式地理课堂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能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
唐丽周忠发刘智慧李璐阳
关键词:人地关系课堂教学
烟气脱硫锰渣与两矿法锰渣的物质组成
马时成郭腾飞顾汉念代杨杨婷婷王宁
共3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