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2,899 被引量:10,251H指数:30
相关作者:杨立中黄涛范东明张文阳汤家法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46篇期刊文章
  • 28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74篇天文地球
  • 7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83篇建筑科学
  • 35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2篇经济管理
  • 51篇理学
  • 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文化科学
  • 37篇化学工程
  • 33篇电子电信
  • 33篇水利工程
  • 31篇农业科学
  • 17篇矿业工程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电气工程
  • 8篇生物学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4篇铁路
  • 174篇隧道
  • 102篇高速铁路
  • 101篇垃圾
  • 89篇污染
  • 89篇滑坡
  • 84篇渗滤
  • 79篇地震
  • 78篇遥感
  • 78篇数值模拟
  • 78篇值模拟
  • 75篇网络
  • 72篇地质
  • 70篇渗滤液
  • 67篇边坡
  • 60篇石流
  • 60篇泥石
  • 60篇泥石流
  • 55篇沉降
  • 54篇厌氧

机构

  • 2,828篇西南交通大学
  • 1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98篇中铁二院工程...
  • 74篇中国科学院
  • 66篇武汉大学
  • 4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9篇中国环境科学...
  • 36篇西南科技大学
  • 36篇中铁第四勘察...
  • 30篇四川大学
  • 29篇辽宁工程技术...
  • 29篇中铁第一勘察...
  • 29篇成都工业学院
  • 26篇香港中文大学
  • 26篇四川省环境保...
  • 24篇西藏大学
  • 21篇中国铁路设计...
  • 20篇四川省地震局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8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6篇刘成龙
  • 73篇胡卸文
  • 61篇杨雪峰
  • 55篇刘丹
  • 47篇朱庆
  • 46篇张献州
  • 44篇贺玉龙
  • 38篇张建强
  • 35篇李永树
  • 34篇黄涛
  • 30篇杨立中
  • 29篇范东明
  • 27篇李启彬
  • 26篇徐柱
  • 26篇朱军
  • 23篇彭道平
  • 23篇刘国祥
  • 22篇王竞雪
  • 22篇张叶廷
  • 20篇游为

传媒

  • 107篇测绘与空间地...
  • 81篇西南交通大学...
  • 72篇四川环境
  • 69篇测绘学报
  • 66篇四川建筑
  • 62篇大地测量与地...
  • 59篇武汉大学学报...
  • 58篇测绘科学
  • 57篇地理信息世界
  • 52篇测绘
  • 51篇工程地质学报
  • 51篇测绘通报
  • 41篇环境工程学报
  • 38篇测绘工程
  • 36篇铁道建筑
  • 36篇铁道科学与工...
  • 35篇环境工程
  • 32篇安全与环境学...
  • 31篇路基工程
  • 28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1篇2024
  • 199篇2023
  • 249篇2022
  • 259篇2021
  • 258篇2020
  • 250篇2019
  • 249篇2018
  • 198篇2017
  • 195篇2016
  • 158篇2015
  • 210篇2014
  • 209篇2013
  • 169篇2012
  • 99篇2011
  • 28篇2010
  • 17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2,8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铁路”的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剖析生态环境价值和绿色技术,提出了绿色铁路的概念,并系统分析了其内涵和研究范畴,得出:绿色铁路是以环境价值为尺度,运用各种绿色技术,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熊风杨立中罗洁徐创军查坤
关键词:绿色铁路环境价值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GNSS相对定位解算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为克服传统模型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相对定位解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与传统的一阶泰勒展开式不同,该模型利用参考站坐标事先已知,可使最小二乘解算过程中系数矩阵保持不变,从而能够清晰地描述最小二乘解算的收敛过程,有利于定位结果的误差分析和提高模糊度函数法等坐标域搜索方法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新模型与传统的一阶泰勒展开式的定位精度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在相对定位解算中代替一阶泰勒展开式使用.
张熙黄丁发廖华冯威
关键词:基线向量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体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高校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实践延伸,其形式丰富多样。国外在对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中指出,实践教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上,可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张庆周青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
深度卷积特征表达的多模态遥感影像模板匹配方法被引量:12
2019年
多模态遥感影像间(光学、红外、SAR等)存在显著的非线性辐射差异,传统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影像间的共有特征,匹配效果不佳.鉴于此,本文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影像匹配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iamese网络提取多模态影像共有特征的匹配方法.首先通过去除Siamese网络中的池化层和抽取特征来优化该网络,保持特征信息的完整性和位置精度,使其可有效地提取多模态影像间的共有特征,然后采用模板匹配策略,实现多模态遥感影像高精度匹配.通过利用多组多模态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匹配正确率和匹配精度都优于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
南轲齐华叶沅鑫
关键词:影像匹配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动态应力对后续余震活动的触发作用
2023年
选取IRIS远震台站波形数据,反演了云南漾濞MS6.4地震震源破裂过程,计算了断层破裂在近场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讨论了主震对近场余震活动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动态库仑应力演化过程与震源破裂特征反演结果一致,其大小分布与地震序列分布的疏密程度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主震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均促进余震的发生,但相比静态应力,余震位于库仑破裂应力正值区域的比例提高了21%,余震与动态库仑应力变化的正负区域有更好的一致性,动态应力能更好地解释震后余震分布的空间特征。垂直于地震序列主干10 km处出现小震丛集,该现象可能是由主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占主导作用所致。定量分析主震对余震的动态应力触发结果显示,主震后一周内MS4.0以上的8次余震接收点均受到了动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
刘容陈强杨莹辉钟霞苑雨
关键词:地震破裂过程应力触发
步行力驱动的人群-桥梁系统耦合横向振动模拟研究
2023年
针对大跨径、细长、轻型化人行桥在运动人群荷载激励下异常振动问题,以简支梁作为桥梁基本模型,以社会力模型作为行人基本模型,描述行人步行速度和动态步行频率特征,建立考虑行人步行力驱动的人群-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分析行人和人行桥相关参数对系统耦合横向振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桥上行人数量超过一定规模后,会出现人群-桥梁系统同步及人行桥大幅度横向振动现象;同步过程可通过行人相位变化率判定,序参量R下限值为0.6时,系统达到同步状态;行人到达率增大,引发共振的临界人数逐渐下降,达到同步的时间趋于增加;行人到达率不变时,行人对人行桥振动的敏感度C值增加使系统达到同步时间降低;人行桥基本参数比例一定时,长度变化会对临界人数产生显著影响;阻尼比增加,结构产生大幅度横向振动的时间延长,达到一定值时,人群-桥梁系统不会发生同步。
李盼盼马剑王巧陈娟陈若薇
关键词:人行桥
泥石流源地降雨渗透深度检测仪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前的泥石流预报模型主要是利用单一降雨信息为基础的统计模型,预报模糊区间较大,而泥石流形成的本质是泥石流源地土体在饱水侵润以及地表径流作用下失稳移动,因而可通过增加泥石流源地降雨后的土壤饱和渗透深度等下界面信息,为泥石流预报增加物理要素。在介绍土体渗透深度检测仪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探讨了将泥石流源地土体渗透深度信息与实时降雨信息相结合预报泥石流发生的应用技术,并进行了实测试验。实测结果表明,通过监测源地土体降雨渗透深度,可以提高预报泥石流的发生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朝安胡卸文王良玮
关键词:泥石流检测仪
新建交通干线两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建交通干线两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时出现了变更程序过于简单和草率,划分标准不符合交通干线噪声的源强特点和衰减规律,两侧群众声环境权益保障范围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变更程序,完善相关标准,建立合理可行的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李启彬刘丹蒋国斌
关键词:交通干线
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与变化实验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研究区2006年、2009年和2013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采用NDVI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了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合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6-2013年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出向0.4~0.8区间集中的趋势,植被覆盖整体上呈现退化趋势。
吴先赋贾宏亮李永树
关键词:遥感植被覆盖度NDVI
麦类秸秆燃料灰分与组成元素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生物质燃料灰分含量高易引起在锅炉内结渣,影响锅炉运行效率,预测灰分含量对锅炉条件控制和选型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了小麦秸秆生物质灰分含量与组成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灰分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组成元素含量预测麦类秸秆生物质燃料的灰分。结果表明,组成元素均与灰分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氧含量与灰分含量呈正相关,其他元素均呈负相关关系。灰分预测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9.0%。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麦类秸秆生物质燃料灰分含量。
吴士博彭道平彭哲黄涛高加林
关键词:生物质灰分
共2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