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97 被引量:270H指数:8
相关作者:郭健彪刘双王凯欧晓琳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文化科学
  • 25篇政治法律
  • 18篇哲学宗教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篇思政
  • 16篇主义
  • 13篇教育
  • 12篇大学生
  • 12篇思政课
  • 12篇马克思主义
  • 10篇政治
  • 10篇人民
  • 10篇思想政治
  • 10篇高校
  • 8篇教学
  • 6篇政治理论
  • 6篇政治理论课
  • 6篇社会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文化
  • 6篇理论课
  • 5篇社会治理
  • 5篇视域

机构

  • 93篇福建江夏学院
  • 1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郑碧强
  • 3篇邵雅利
  • 3篇高飞乐
  • 2篇熊昌茂
  • 2篇赵敬东
  • 2篇刘双
  • 1篇林芳
  • 1篇程灵
  • 1篇赖永波
  • 1篇连榕
  • 1篇梁云
  • 1篇陈墀成
  • 1篇许斗斗
  • 1篇郭健彪
  • 1篇吴佳惠
  • 1篇杨林香
  • 1篇王凯
  • 1篇王鹤
  • 1篇杜生权
  • 1篇欧晓琳

传媒

  • 11篇福建江夏学院...
  • 3篇东南学术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集美大学学报...
  • 3篇福建警察学院...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新疆社会科学
  • 2篇泉州师范学院...
  • 2篇福建师大福清...
  • 2篇三明学院学报
  • 2篇太原城市职业...
  • 2篇黑河学院学报
  • 2篇山东农业工程...
  • 2篇湖北师范大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理论探讨
  • 1篇社会科学家

年份

  • 4篇2024
  • 10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同富裕谱写新时代华章:与高质量发展并行
2023年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战略任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相互统一的。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敏锐洞悉当前中国发展形势,把人民根本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展开全面精准的战略部署,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创新。对共同富裕现实困境的清晰把握,有助于立足实际,厘清矛盾,探寻科学的解决方案;对共同富裕基本原则的精准确立,有助于在发展的长远道路上,戒骄戒躁,坚守初心;对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路径和方式的探讨,有助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持续激活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纵深渐起、产业协调趋进、区域格局平衡发展。
赵亮
关键词:共同富裕
马克思社会学说与“福”文化的价值平衡与精神耦合
2023年
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践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各阶段的幸福观与最终解放”的社会价值承诺,积极建设中国人民整体幸福的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创新中国式社会发展学说,与中华传统“福”文化有着价值平衡的本质以及精神层面的耦合,理应从“福”文化的具体“传统性”与“文化性”内涵表征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层面的学理性探究。
邓晓君刘强
中华文化情境下青年美好生活获得感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我国当代青年已对美好生活形成兼具时代特征和群体专属特征的感知及评价。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7年数据,文章以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为线构建青年美好生活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个体特征、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中央政府信任度三个变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代青年在美好生活追求上仍积极认同“重整体尚和合”的文化价值取向,其美好生活获得感包含个我、人际、人群、天人四个生活圈的维度,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中央政府信任度显著相关。为此,要提升青年美好生活获得感,应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底色,同时抵制精致利己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谢珍萍
关键词:青年
福建江夏学院:“三个结合”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深入推进新时代青马工程高质量发展,“青年大学习”专栏于2021年增设“青马工程”子栏目,凸显基层团组织尤其是高校、企业等以深化青马工程为契机,积极培养、输送青年政治骨干人才的成果,以此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推动青马工程创新发展。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工程入脑入心六中全会精神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2022年
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担当青春使命是历史必然和时代要求。当前,在培育大学生斗争精神的过程中,面临着培育意识有待加强、培育方式相对单一、大学生行动上存在斗争“本领恐慌”等现实困境。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斗争精神,必须从增强培育意识着手,筑牢大学生对斗争精神的认知,并通过丰富培育方式、强化斗争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掌握斗争规律、不断增强斗争本领。
万菊
关键词:大学生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背景下的营商环境优化研究——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探析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选取福州市为研究对象并发现:近年来福州市营商环境有一定改善但根本性改革尚未发生,行政审批步骤依然很多,所需行政成本依旧较高。其中的原因与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行政审批制度的自我增殖以及行政服务中心根本价值发挥不充分等都有密切联系。从法律、行政管理角度并结合地域优势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福州市营商环境建设。
王鹤邵雅利
关键词: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政府职能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类”本质的生态哲学思想探微
2017年
人在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凸显了自身作为实践主体的社会目的性、合客观规律性与富有创造性的"类"本质。然而,资本逻辑下人的实践活动已经偏离了自身的"类"本质。当今人类应当超越资本理性支配下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社会"类"生活中培养"类"意识,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现出实践主体的历史整体性,在"类"意识层面审视并重构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
陈秋云陈墀成
关键词: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
葛梯尔直觉与实验挑战
2022年
作为一种元哲学研究,葛梯尔直觉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测量葛梯尔直觉来考察直觉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以及直觉的哲学方法论意蕴。实验研究首先关注“直觉论题”,并没有提供葛梯尔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试图通过质疑葛梯尔直觉的普遍性来消解葛梯尔问题。在给葛梯尔问题研究和知识论研究带来挑战和新问题的同时,实验研究本身也面临可重复性以及实验设计等方法论问题。
赵亮许斗斗
关键词:葛梯尔问题
发挥教师关键作用促进思政课教学“双线混融”
2022年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离不开政治强、思维新、视野广、教学胜任力高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疫情防控期间,福建江夏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推广“双线混融”教学新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
曾正滋刘双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教师疫情防控教学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祈向及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引领被引量:2
2019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绝非见"物"不见"人",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祈向。这种祈向的起点在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终点是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的当代呈现,它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突出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体到高校思政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政工作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要求。高校思政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必要树立"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教育理念,确立"以思想传播为重,以知识传授为辅"的教学指针,通过"明道、信道"的教育过程引导学生建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曾正滋郭健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高校思政工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