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2,445 被引量:4,831H指数:24
相关作者:吴宏洛杨建义蔡华杰陈桂蓉陈永森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59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5篇文化科学
  • 731篇政治法律
  • 366篇经济管理
  • 364篇哲学宗教
  • 151篇社会学
  • 6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5篇历史地理
  • 15篇医药卫生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文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艺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军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19篇主义
  • 321篇教育
  • 272篇政治
  • 244篇高校
  • 213篇思想政治
  • 200篇文化
  • 194篇大学生
  • 194篇社会主义
  • 163篇马克思主义
  • 162篇治教
  • 158篇政治教育
  • 157篇思想政治教育
  • 155篇生态
  • 148篇社会
  • 132篇共产党
  • 116篇价值观
  • 116篇国共
  • 113篇中国共产党
  • 110篇生态文明
  • 80篇逻辑

机构

  • 2,3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40篇福建中医药大...
  • 33篇中共福建省委...
  • 28篇福建工程学院
  • 28篇福建农林大学
  • 24篇中共中央党校
  • 23篇福建江夏学院
  • 21篇闽江学院
  • 18篇福建技术师范...
  • 16篇福州职业技术...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2篇三明学院
  • 1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1篇厦门大学
  • 1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0篇福建警察学院
  • 10篇福州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福建社会科学...

作者

  • 54篇蔡华杰
  • 50篇杨建义
  • 38篇陈永森
  • 32篇傅慧芳
  • 30篇陈云
  • 29篇陈一收
  • 29篇陈志勇
  • 28篇陈桂蓉
  • 27篇杨林香
  • 26篇李方祥
  • 26篇邓翠华
  • 25篇朱新屋
  • 25篇张伟娟
  • 21篇廖志诚
  • 20篇李建平
  • 19篇吴宏洛
  • 19篇苏振芳
  • 18篇罗理章
  • 17篇陈晖涛
  • 17篇杨小霞

传媒

  • 82篇福建师范大学...
  • 49篇思想理论教育...
  • 46篇思想教育研究
  • 41篇理论与评论
  • 37篇长春理工大学...
  • 35篇福建论坛(人...
  • 3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2篇佳木斯大学社...
  • 27篇福建师大福清...
  • 27篇内蒙古农业大...
  • 21篇东南学术
  • 20篇齐齐哈尔大学...
  • 20篇学术评论
  • 19篇闽江学院学报
  • 19篇思想理论教育
  • 18篇党史研究与教...
  • 18篇福建教育学院...
  • 18篇重庆科技学院...
  • 14篇湖北经济学院...
  • 13篇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244篇2023
  • 260篇2022
  • 257篇2021
  • 231篇2020
  • 207篇2019
  • 153篇2018
  • 168篇2017
  • 152篇2016
  • 117篇2015
  • 115篇2014
  • 161篇2013
  • 130篇2012
  • 44篇2011
  • 1篇2009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2,4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船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探析
2019年
1921年7月底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落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红船精神也因此而形成。红船精神包涵国际共产党人的赤血热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革命志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源。
屈超
关键词:红船精神共产党人
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下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溯源、内在机理及当代意义
2021年
人民主体思想的生成进路、时代地位和价值研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下的关键命题。从合理内涵看,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学说的根本立场和精神内核,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实践中"民本"思想渐进发展和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以贯之的践行标准。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维主线和价值尺度,具体表现在"依靠谁""为了谁"及其"朝着什么方向"三个维度。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场域下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有助于构建国家治理现代价值体系,有利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白茂峰
关键词:人民主体
论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论域及其现实启示
2022年
恩格斯生态思想包含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态共同体观、系统全面可持续的生态财富观、基于全人类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怀的生态价值观、自然环境权益平等共享的系统生态正义观等四重论域。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论域内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涵,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思想资源,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具有现实启示。第一,遵循历史必然趋势,在联合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第二,摒弃狭隘、片面、短视的经济财富观,追求和创造系统、全面、可持续的生态财富。第三,在主体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关怀中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而深刻的绿色转型。第四,抵制生态帝国主义和单边主义,倡导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多边主义行为,捍卫系统性的自然生态环境正义。
陈思敏陈云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危机心理干预中如何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在各类应急和危机事件发生后,人们不仅在财产、身体上受到伤害,心理同样会受到影响,产生负性、消极的心理和精神反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需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根据不同情况,危机心理干预技术分别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短程动力学治疗等,但无论采取哪种干预技术,都必须建立在与危机者良好的治疗联盟关系基础上。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陈仁芳朱贵芳
关键词:心理干预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拓展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分析
2020年
正是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大资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才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正是资本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深入,需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继续拓展世界市场。在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我国资本输出目的、我国已经充分具备输出资本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资本有着巨大现实需求的情况下,中国应当以坚持在市场化运作中发挥资本推动市场发展的作用、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为主、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为辅、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沟通合作的作用等方式继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资本。
梅晓光
关键词:资本输出马克思主义
基层供销合作社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
2022年
基层供销合作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深化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但基层供销合作社仍然存在经营基础薄弱、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以及制度安排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基层供销合作社促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和丰富经营业态以夯实基层供销合作社经营基础,为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石;创新基层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为促进乡村振兴创造条件;革新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及健全分配制度以完善基层供销合作社制度体制,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陈瑞旭裴文霞
关键词:基层供销合作社
博洽德《通俗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2023年
《资本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内容,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博洽德所编《通俗资本论》就是其中之一。鉴于马克思《资本论》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博洽德所编《通俗资本论》以通俗化为目标,巧妙承接了《资本论》所有三卷的主要内容,先后被译为英、俄、法、日等多种文字,在《资本论》的国际传播中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20年代,《通俗资本论》由李季翻译成中文出版。在翻译《通俗资本论》的过程中,李季坚持秉笔直译,强调忠实于原著,为早期共产党人研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典的启蒙读物,引导一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进程。
朱新屋邹阳
关键词:《资本论》
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
2023年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试图回应不同的时代问题。其中,西方式现代化蕴含的生态观以资本为中心,秉持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降格为资本实现无限增殖的工具性载体,虽然在演进过程中试图走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去生态化”困局,却又陷入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去政治化”和生态后现代化理论的“去现代化”困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在三维体系的构架中破局,即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中完成其独特的历史生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下展现独特的本质意蕴,在回答“中国是以什么样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总问题中揭示自身独特的基本内涵,最终实现了“生态化”“政治化”和“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蔡华杰陈俊翔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
马克思批判性研究中的早期批判转向分析——基于《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被引量:1
2021年
马克思在他的批判性研究中发生着不同时期的批判转向,《德法年鉴》时期是早期批判转向的呈现。对宗教批判的分析,是马克思在原有宗教批判的基础上发生的批判转向,实现了批判超越。理论探索的实践性活动是马克思批判转向的实践基础,理论认知与社会现实出现的反差,使马克思发生了批判转向。马克思早期批判转向的立场与形态具有变化性与突破性,使其内在的批判性研究过程更具深刻。正确把握马克思批判性研究中的早期批判转向,对于当前马克思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启示。
贺振东
关键词:《德法年鉴》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及对策分析
2023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逐渐实现,农村也呈现出了全面快速发展之势,乡村振兴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严峻、乡村生态管理制度滞后、乡村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缺乏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等问题。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及对策,有助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盛蓉蓉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
共2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