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凯里学院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

作品数:50 被引量:239H指数:10
相关作者:梁珍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旅游
  • 9篇民族
  • 8篇生态
  • 8篇民族地区
  • 7篇村寨
  • 6篇民族村寨
  • 4篇少数民族
  • 4篇文化
  • 4篇县域
  • 4篇民族村
  • 3篇岩溶
  • 3篇少数民族村寨
  • 3篇少数民族地区
  • 3篇文化旅游
  • 3篇旅游产品
  • 3篇旅游产品设计
  • 3篇旅游发展
  • 3篇旅游资源
  • 3篇酒店
  • 3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49篇凯里学院
  • 6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9篇蒋焕洲
  • 7篇罗永常
  • 5篇李瑞
  • 5篇殷红梅
  • 4篇杨廷锋
  • 4篇谢景连
  • 3篇常国山
  • 3篇罗琼
  • 3篇张智
  • 2篇李茂林
  • 1篇吴显春
  • 1篇殷科
  • 1篇罗康智
  • 1篇贺立源
  • 1篇刘伦沛
  • 1篇李阳兵
  • 1篇吴孟珊
  • 1篇张文华
  • 1篇杨洪
  • 1篇杨广斌

传媒

  • 9篇凯里学院学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原生态民族文...
  • 3篇中国岩溶
  • 3篇经济研究导刊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Journa...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中国商贸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高教论坛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首届中国民族...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6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旅游酒店绿色营销策略研究——以贵州“山语院·金海雪山”水疗度假酒店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以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山语院.金海雪山"水疗度假酒店为例,从生态旅游市场定位、绿色产品设计和绿色生命周期策略3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酒店绿色营销策略,以期为乡村旅游酒店营销手段与策略提供思路和方法。
张智
关键词:绿色营销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被引量:10
2010年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黔东南州有丰富多样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题。必须客观认识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树立"文化至上"和"先富民、后富政"的旅游开发观,本着为旅游者提供原生态文化的深度体验与交流为目的,以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发展为目标,遵循特色性、文化性、乡土性、古朴型、参与性、体验性、适度性和以人为本的开发原则,真正实现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罗永常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适度开发初探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作为一类特殊而宝贵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符合当代文化体验的旅游需求,但必须正视这类社区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合理把握旅游开发的“度”,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或开发过度带来的文...
罗永常
关键词:文化旅游生态保护
文献传递
贵州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贵州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定量地研究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1978~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杨廷锋
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生态环境岩溶地区
社会成本视角下的西部地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思路——以贵州重晶石资源为例
2010年
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关系到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权模糊及外部性导致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短视行为,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带来高昂社会成本代价。改革资源税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内部化,促进产权市场化,加强政府监管,促进资源合理定价,发展生态工业是促进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路。
常国山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社会成本外部性
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对中国喀斯特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及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的开发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杨廷锋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科普旅游
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证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被引量:9
2010年
联系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实际,建立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由1个目标层、3个维度层、15项Ⅰ级指标和65项Ⅱ级显性指标组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下Factor模块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典型实证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在资源维、经济维、环境维和3维度综合评价中黔东南州民族县域旅游发展与各自旅游资源空间禀赋、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发展、旅游综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均相符,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性,评价方法科学。
李瑞殷红梅
关键词:民族县域旅游发展
“社区灾害管理”的本土化策略——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高发区。社区是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基础。"5.12大地震"之后,由非政府组织在丽江拉市海和北川县的羌族社区开展的社区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区多方面资源,将"社区灾害管理"进行本土化调试,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充分调动社区主体参与,并与民族地区减灾文化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叶宏王健张建
关键词:防灾减灾参与式
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4
2010年
综观近10年来(1999—2008年)中国旅游学研究领域,发现自2003年起,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文献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今后我国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来源,尝试采用主观筛选法和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法相结合,对近10年来(1999-2008年)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12篇硕、博论文和81篇重要文献进行科学综述。通过分析发现以下特点:①研究文献来源于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数量较少;②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高校学报类、民族类和经济类期刊上,在社科类、旅游类、地理类和农业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占有一定比例;③研究文献中案例研究为主导且所涉及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和自治区,理论研究文献较少;④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开发、社区参与、市场化、产权、文化、定量和其他领域且各自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中发展和开发研究文献占主体地位;⑤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等。最后,基于本文综述研究和笔者长期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实地调研,初步展望今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8个重要研究动向,以期引起学者们的共鸣。
李瑞殷红梅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根系指标测定中的应用
2009年
通过数码相机获取根系和参照物图像,经R2V矢量化后借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总根长、根数、根表面积等特征信息.结果表明GIS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一次性自动输出一株根周长、根投影面积、根总数等多项信息,然后用field calculator和Statistics操作就可以获取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长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大量重要信息.因此与其他根系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根长根面积等指标具有精确度高、速度快、数据处理量大、投资小且简单易用等优点,适宜在科研和生产上推广使用.
罗琼
关键词:GIS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