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7,368 被引量:42,743H指数:77
相关作者:杜远生马昌前曾佐勋郑建平王国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537篇期刊文章
  • 1,81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74篇天文地球
  • 414篇生物学
  • 3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7篇经济管理
  • 190篇理学
  • 157篇文化科学
  • 1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3篇农业科学
  • 60篇建筑科学
  • 52篇矿业工程
  • 51篇水利工程
  • 4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历史地理
  • 27篇化学工程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医药卫生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77篇地质
  • 798篇地球化
  • 798篇地球化学
  • 596篇岩石
  • 547篇同位素
  • 515篇成矿
  • 494篇锆石
  • 486篇矿床
  • 334篇盆地
  • 328篇造山带
  • 309篇年代学
  • 304篇花岗岩
  • 277篇矿物
  • 269篇地质意义
  • 268篇化学特征
  • 260篇地球化学特征
  • 255篇地层
  • 251篇变质
  • 220篇岩浆
  • 214篇山带

机构

  • 7,353篇中国地质大学
  • 429篇中国科学院
  • 328篇中国地质科学...
  • 32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3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33篇西北大学
  • 127篇中国地质大学...
  • 90篇贵州省地质矿...
  • 87篇吉林大学
  • 82篇成都理工大学
  • 74篇南京大学
  • 70篇北京大学
  • 55篇国土资源部
  • 53篇成都地质矿产...
  • 52篇东华理工大学
  • 4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5篇宜昌地质矿产...
  • 41篇华中构造力学...
  • 38篇教育部

作者

  • 214篇李长安
  • 200篇马昌前
  • 190篇张克信
  • 176篇王国灿
  • 172篇曾佐勋
  • 161篇郑建平
  • 150篇金振民
  • 132篇高山
  • 132篇刘勇胜
  • 131篇冯庆来
  • 130篇杜远生
  • 129篇李德威
  • 129篇胡兆初
  • 127篇鲍征宇
  • 118篇蔡雄飞
  • 113篇杨坤光
  • 112篇周汉文
  • 110篇吕新彪
  • 94篇张宏飞
  • 90篇张志

传媒

  • 582篇地球科学(中...
  • 485篇地质科技情报
  • 248篇地学前缘
  • 237篇岩石学报
  • 200篇地球科学
  • 147篇地质通报
  • 104篇现代地质
  • 101篇科学通报
  • 98篇地质学报
  • 98篇矿床地质
  • 87篇中国科学(D...
  • 85篇中国科学:地...
  • 82篇中国地质
  • 79篇大地构造与成...
  • 78篇岩石矿物学杂...
  • 72篇矿物岩石
  • 68篇矿物学报
  • 61篇中国地质教育
  • 5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8篇地质论评

年份

  • 3篇2024
  • 109篇2023
  • 129篇2022
  • 123篇2021
  • 152篇2020
  • 235篇2019
  • 283篇2018
  • 307篇2017
  • 239篇2016
  • 337篇2015
  • 467篇2014
  • 476篇2013
  • 386篇2012
  • 406篇2011
  • 370篇2010
  • 442篇2009
  • 351篇2008
  • 424篇2007
  • 434篇2006
  • 342篇2005
7,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东新城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正>新城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胶北隆起西北部的焦家金矿田内,是形成于120Ma左右的超大型造山型金矿床。其热液成矿期从早到晚依次划分为:金-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Ⅰ)、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
郭林楠杨立强王中亮张潮
文献传递
华南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特征
<正> 古氧相(Paleo-oxygenation facies)指反映地层(或沉积物)沉积形成时沉积环境水体中溶氧量特征及其变化的各种岩石、生物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综合。在进行古氧相分析时可根据地层中保存的生物古生态学特...
施春华胡瑞忠颜佳新
文献传递
Fe同位素对藏南扎西康矿床成矿过程和成因的约束
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位于北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是该成矿带上目前发现的唯一的超大型矿床。关于其矿床成因存在诸多争论,有热泉成因(孟祥金等,2008)、地热卤水成因(张建芳等,2010)、岩浆热液成因(王艺云等,2012...
王达孙祥郑有业
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裂面绿泥石化岩体的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与永胜县分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60m,库容7.42亿m3,总装机容量2500MW。坝址区地层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在坝基及两岸低高程部位的玄武岩体中,节理面及隐微裂隙中...
崔银祥王欣聂德新
关键词:岩体结构
文献传递
油气有机质与MVT铅锌矿床的成矿——以四川赤普铅锌矿为例被引量:23
2013年
四川赤普MVT铅锌矿床成矿与古老油气藏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硫化物硫同位素和热液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系统研究,结合沥青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油气参与金属成矿的详细过程。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油气系统中先存的H2S是成矿早阶段主要的硫源,TSR作用启动后还原硫酸盐,为成矿提供另一硫源。Mg2+可能是控制成矿过程中TSR作用的一个因素;(2)热液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了TSR作用氧化的有机碳与流体溶解围岩碳酸盐岩中碳的不均匀混合作用;(3)矿床中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有机质(沥青)具有高-过成熟度特征和低芳烃含量,或是其参与了TSR作用的一个标志;(4)川滇黔地区油气成藏-破坏和赤普铅锌成矿可能是盆山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或是同一阶段不同时代的产物,铅锌矿床形成与古老油气藏破坏密切相关。
吴越张长青毛景文张望生魏成
豫西小秦岭地区晚古元古代地壳深熔作用及构造意义: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1
2015年
太华群出露于华北中部造山带南段,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演化的关键地区,对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特征,对于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碰撞时间的厘定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深熔作用形成的3类混合岩开展岩相学研究,发现深熔作用对岩石的改造是不均匀的,明显受到了原岩的物质成分、岩石的结构构等性质的制约.通过对岩浆锆石及深熔锆石进行LA-ICP-MS定年,确定小秦岭地区太华群混合岩原岩年龄为早古元古代,深熔作用发生时间约为1.8Ga.研究区混合岩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西陆块碰撞后的伸展阶段,与区域同时期形成的大量基性岩墙群及A型花岗岩共同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在1.8Ga前后发生的大规模伸展拉张事件.
朱越周汉文李少林谢瑜丁振举李建威姚书振
关键词:太华群混合岩深熔作用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学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中、新生代环境气候演替——兼论四川盆地侏罗纪气候变化被引量:13
2002年
陆相盆地中沉积岩类、动植物化石的化学成分受沉积时的古环境气候控制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和化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明显区别 ,因此运用地球化学指标来反演古环境气候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反映中、新生代全球气候演化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包括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并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中、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化学成分特点指出 ,该盆地侏罗纪时总体属温湿气候环境 ,但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中反映高温环境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喜温湿气候型元素 (如 Ba,Cs,Rb,Sc,Hf,Zr Co,Cr)亏损、暗示陆地植被吸附量和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的 K+含量变低、以及反映干旱气候的 Ca含量明显增加 ,这些特征揭示 :自晚侏罗世开始 ,盆地环境气候具有从潮湿向偏干旱转变的趋势。
匡少平徐仲张书圣马振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方法新生代四川盆地侏罗纪地球化学示踪
缅甸翡翠中铁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检测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定量分析缅甸翡翠中Fe元素的浓度。选择Fe元素的275.57nm光谱线作为定量分析谱线,选取Si元素的288.17nm光谱线作为内标谱线,选取12个缅甸翡翠样品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9个样品绘制了传统定标法和内定标法的Fe元素定标曲线,并将定标曲线用于3个检验样品的Fe含量的实际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定标方法时,定标样品光谱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8.3%之间,所建立的Fe元素浓度含量定标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79,使用该方法建立的定标曲线对3个检验样品中Fe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最大相对误差为10.6%;而采用内定标法时,定标样品光谱强度的比值(IFe/ISi)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5.7%之间,Fe的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0.989,样品中Fe元素的测定相对误差均可降低到7%以下。结果证明,利用内定标法定量分析翡翠中Fe的含量比传统定标法相对误差更小,采用LIBS技术结合内定标法更适于缅甸翡翠样品中Fe元素定量分析。
王亚军袁心强石斌石美钰张倩陈涛
关键词:缅甸翡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光谱分析内定标
铜陵地区小铜官山和沙滩脚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狄永军吴淦国张达宋彪臧文拴张忠义李进文
关键词:沙滩岩石学石英二长岩SHRIMP锆石年龄
江汉平原沉积环境演化及对三峡贯通的指示被引量:10
2009年
选取江汉平原孔深400.59m的新沟钻孔,通过对其4.0Ma以来的沉积物进行岩性描述及粒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此岩芯剖面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岩芯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基本构成是以砂、粉砂、粘土为主,沉积环境变化频繁。根据粒度参数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意义,划分出4个沉积阶段:3.93~3.66MaB.P.(深度400.59~375.03m)为深湖相沉积环境,3.66~2.17MaB.P.(深度375.03~195.90m)为河湖相沉积环境,2.17~1.77MaB.P.(深度195.90~147.08m)为浅湖相沉积环境,1.77MaB.P.~0.11kaB.P.(深度147.08~0m)为河湖相交替频繁的沉积环境;从而揭示了江汉平原新沟钻孔4.0Ma以来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对比江汉平原新沟孔和周老孔的磁学参数及磁性矿物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新沟孔深度109.15~98.82m间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其贯通时间新沟孔古地磁年龄约为1.0MaB.P.左右。
王秋良李长安
关键词:江汉平原粒度参数沉积环境
共7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