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作品数:4,961 被引量:16,173H指数:34
相关作者:陈槐卿王浴生侯一平邓振华王正荣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08篇期刊文章
  • 689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0篇标准

领域

  • 4,228篇医药卫生
  • 620篇政治法律
  • 297篇生物学
  • 201篇文化科学
  • 75篇理学
  • 65篇农业科学
  • 39篇化学工程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哲学宗教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8篇机械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社会学
  • 5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76篇细胞
  • 510篇基因
  • 497篇法医
  • 309篇蛋白
  • 258篇肿瘤
  • 248篇免疫
  • 205篇血管
  • 203篇法医学
  • 196篇病理
  • 168篇教学
  • 158篇小鼠
  • 148篇多态
  • 137篇内皮
  • 134篇法医病理
  • 133篇法医病理学
  • 132篇病毒
  • 125篇活性
  • 121篇凋亡
  • 111篇动脉
  • 105篇受体

机构

  • 4,919篇四川大学
  • 697篇四川大学华西...
  • 90篇成都中医药大...
  • 80篇成都医学院
  • 66篇川北医学院
  • 48篇四川省人民医...
  • 39篇泸州医学院
  • 35篇成都市公安局
  • 3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8篇大理学院
  • 26篇昆明医学院
  • 25篇川北医学院附...
  • 2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1篇泸州医学院附...
  • 20篇公安部物证鉴...
  • 17篇成都医学院第...
  • 17篇四川省公安厅
  • 15篇北京市公安局...

作者

  • 176篇邓振华
  • 155篇易旭夫
  • 147篇王正荣
  • 142篇李明远
  • 139篇陈晓刚
  • 131篇张林
  • 126篇周黎明
  • 122篇廖志钢
  • 118篇陈建平
  • 112篇王树人
  • 110篇刘敏
  • 91篇魏大鹏
  • 88篇侯一平
  • 87篇刘肖珩
  • 86篇李婉宜
  • 75篇朱玲
  • 75篇王伯瑶
  • 75篇刘延友
  • 67篇李虹
  • 65篇吴琦

传媒

  • 461篇四川大学学报...
  • 355篇四川生理科学...
  • 247篇法医学杂志
  • 137篇中国法医学杂...
  • 13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22篇西部医学
  • 118篇生物医学工程...
  • 114篇华西药学杂志
  • 94篇华西医学
  • 79篇法律与医学杂...
  • 56篇中华医学遗传...
  • 45篇华西医科大学...
  • 42篇中国司法鉴定
  • 41篇医用生物力学
  • 40篇中国病理生理...
  • 40篇航天医学与医...
  • 40篇细胞与分子免...
  • 38篇中药药理与临...
  • 30篇解剖学杂志
  • 29篇刑事技术

年份

  • 17篇2024
  • 88篇2023
  • 98篇2022
  • 126篇2021
  • 102篇2020
  • 142篇2019
  • 142篇2018
  • 127篇2017
  • 145篇2016
  • 214篇2015
  • 195篇2014
  • 202篇2013
  • 201篇2012
  • 186篇2011
  • 217篇2010
  • 280篇2009
  • 316篇2008
  • 418篇2007
  • 378篇2006
  • 344篇2005
4,9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肿瘤患者90%死于肿瘤侵袭或转移。肿瘤转移是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迁移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细胞克隆,并维持复发瘤的生长过程。其中,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是其区别于正常细胞的最基本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复发、病情恶化而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理基础。本文对肿瘤转移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龚琳周黎明
关键词:肿瘤分子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肝组织匀浆液中加入内标地塞米松,用二氯甲烷提取后挥干,残渣加入甲醇溶液溶解并上样到ProElut C18固相萃取柱上分离净化,应用HPLC-MS/MS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1~204 ng/g和1~206 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均为0.3 ng/g。基质效应为96.5%~126.7%。萃取回收率为70.0%~82.3%。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可靠,能满足法医毒物分析的鉴定需要。
王薇刘明东颜有仪叶懿赵俊红熊卉肖敏廖林川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串联质谱法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
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初探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对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鲎试剂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对照组〔仅静脉输注内毒素 (5 0 0 EU/kg)〕和治疗组〔血压下降后给予 HDL(75 mg/kg)治疗〕大鼠血压、存活时间、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输注 HDL 后治疗组大鼠血浆 TNF浓度明显降低 (P<0 .0 5 ) ,血压下降程度明显减弱 (P<0 .0 1)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0 .0 1)。但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人血浆 HDL 不但可以抑制 TNF的释放 ,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对抗内毒素损伤的能力 ,对内毒素血症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 HDL 能抑制
黄英顾玲王树人康焰吴淑红崔巍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内毒素血症HDL
凋亡对神经元发育的作用
2014年
神经生长因子被认为是调节神经元发育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发育过程中皮质中间神经元的存活或死亡由独立于外部影响的因素决定(如凋亡),挑战现有的神经营养理论。神经生长因子也可以调节和诱导神经元的凋亡。
王誉雅金晔麒
关键词:凋亡神经元发育神经生长因子
以学为中心的“免疫印迹”实验课程设计被引量:4
2015年
为积极促进学生的优质学习和实践、探究、创新、合作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以学为中心"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免疫印迹"实验课程。此课程设计围绕学生的自主知识构建,综合运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多项教学策略,以师生交流平台和学习资料库为前提,创建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学习情境,成功地将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潘倩郑翔周雪
关键词:实验教学以学为中心免疫印迹
肿瘤干细胞与前列腺癌相关研究进展
2009年
肿瘤干细胞学说是近些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学说,该学说认为肿瘤起源于肿瘤干细胞,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肿瘤组织中存在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肿瘤干细胞,它们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能力,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SC与多种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脑肿瘤以及前列腺癌等密切相关。CSC学说在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叶春祥路睿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前列腺癌
CTS-Fe_3O_4介导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疫苗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研发能诱导有效免疫应答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疫苗候选者及探索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5个HCV保守性T/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基因,克隆入pcDNA3.1(+),鉴定重组质粒,测定其细胞水平的表达以及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同时合成壳聚糖(CTS)修饰的Fe3O4磁性纳米微粒(CTS-Fe3O4),采用MTT法检测对人胚肾细胞株HEK-29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株3T3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性材料作为基因投递系统的应用。结果成功构建了HCV多表位基因疫苗pcDNA3.1(+)-MA,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了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表达,疫苗中的B表位能被81%HCV阳性血清样本所识别,磁性材料浓度在1mmol/L内无细胞毒性。小鼠体内免疫实验初步显示出pcDNA3.1(+-)MA能有效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并且磁性纳米材料介导的免疫实验组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更强(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HCV多表位基因疫苗可成为有前景的HCV候选疫苗之一。壳聚糖修饰的Fe3O4纳米材料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基因靶向投递载体,并有免疫佐剂的作用。
杨远邝玉袁敦曹丽丽王保宁李明远张中伟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磁性纳米材料壳聚糖
药理学思政教育探索被引量:8
2020年
课程思政是将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应用到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实现立德树人。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大力推广,我们也在药理学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本文就临床医学生的药理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及应用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熊文碧缪世坤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时序性变化
2020年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大鼠骨骼肌挫伤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模型推断骨骼肌挫伤时间。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对照组(5只)和验证组(5只)。实验组及验证组大鼠采取自由落体方法建立骨骼肌损伤模型,实验组大鼠分别于伤后0、2、4、8、12、24、48、96、144、240h处死,验证组大鼠于伤后192h处死,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3d后处死。取骨骼肌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利用GC-MS获得血清代谢物谱图,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式识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并筛选生物标志物,建立推断损伤时间的SVM回归模型。结果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筛选出31种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出6种生物标志物,但该6种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含量随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欠佳。根据6种生物标志物和31种生物标志物数据均能成功建立SVM回归模型,且以31种生物标志物数据建立SVM回归模型推断的损伤时间[(195.781±1.629)h]比以6种生物标志物数据建立SVM回归模型推断的损伤时间[(55.344±7.485)h]更加接近实际值。结论以代谢产物数据建立SVM回归模型有望用于骨骼肌挫伤时间推断。
翟豪杰林伟田甜刘敏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代谢组学骨骼肌生物标志物血清
Bax蛋白在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 Bax在正常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结果 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正常骺板软骨的各个区中有不均衡的表达 ,在骺板软骨膜下的软骨细胞中没有 Bax表达 ;在骺板的静止区 Bax的免疫反应阳性物在软骨的细胞质中表达 ;在骺板的增殖区位于细胞质中的 Bax免疫阳性反应增强 ;在骺板的肥大区 Bax的免疫反应强度达到最大值 ,免疫反应阳性物位于软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结论 
张晓李瑞祥羊惠君高礼杨淑霞
关键词:骺板BAX免疫组化
共4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