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

作品数:170 被引量:830H指数:14
相关作者:邱晓红李春锦屠巴宁沙飞王丹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航空宇航科学...
  • 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电子电信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2篇无人机
  • 21篇飞行
  • 15篇导航
  • 14篇图像
  • 10篇仿真
  • 8篇飞机
  • 8篇飞行控制
  • 7篇遗传算法
  • 7篇气动
  • 7篇飞行器
  • 5篇导航系统
  • 5篇视觉导航
  • 5篇数据链
  • 5篇气动设计
  • 5篇着陆
  • 5篇自动空中加油
  • 5篇自适应
  • 4篇压气机
  • 4篇增压
  • 4篇增压器

机构

  • 170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北华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中国航空动力...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航天测控...
  • 1篇北京航天自动...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29篇丁文锐
  • 23篇王宏伦
  • 18篇王英勋
  • 12篇刘春辉
  • 12篇李大伟
  • 11篇李红光
  • 10篇熊小军
  • 9篇韦志棉
  • 9篇李新军
  • 8篇马东立
  • 8篇王养柱
  • 8篇王松
  • 8篇蔡志浩
  • 7篇方晓星
  • 5篇盖文东
  • 5篇马铁林
  • 5篇张秦岭
  • 5篇向锦武
  • 5篇梁宵
  • 5篇王勇

传媒

  • 4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1篇2010中国...
  • 9篇无线电工程
  • 9篇航空学报
  • 7篇中国航空学会...
  • 5篇电子技术应用
  • 5篇计算机测量与...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测控技术
  • 3篇遥测遥控
  • 3篇战术导弹技术
  • 3篇电光与控制
  • 3篇航空动力学报
  • 3篇中国航空学会...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飞行力学

年份

  • 7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21篇2011
  • 28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4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机动性补偿的GPS/MEMS微惯性器件组合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GPS/MEMS微惯性器件组合方法,并根据组合结构的需求。设计了基于载体机动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器的GPS信息滤波算法来获取由于载体轨迹机动引起的加速度,从而对基于MEMS微惯性器件的姿态测量算法进行载体机动性补偿,得到的姿态信息对GPS信号失锁不敏感,避免了传统GPS/INS组合方式在无GPS辅助时由于MEMS器件精度低而导致的姿态误差快速、无限增长的问题,而且运算量小,适合在微小型系统上实现。跑车试验表明,该新组合算法与传统GPS/INS组合相比,姿态精度略有下降,但远好于未作机动性补偿的MEMS微惯性器件的姿态测量算法。
王松战榆莉田波李志峰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
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控制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5年
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具有不稳定零动态或内部动态的非线性系统,其本身固有的非最小相位特性限制了许多常规非线性控制方法 (如反推控制、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等)的直接应用.因此,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控制比最小相位系统要困难得多,是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成因、特性、理想内模求解等问题,并对其镇定、轨迹跟踪及路径跟踪等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讨论了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研究领域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苏善伟朱波向锦武林岩
关键词:非最小相位非线性控制零动态跟踪控制
基于MapX的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导航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现有的无人机矢量地图导航系统图像不直观、高程数据缺失和矢量点线位置精度有限等不足,基于MapX开发平台,设计了无人机地图导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案。对卫星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关联及海量检索处理、矢量图层与栅格图层综合显示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VC++6.0工具开发了一套地形地貌直观丰富、数据处理方便可靠的无人机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导航系统。
周侃李红光岳长松
关键词:MAPX遥感影像地图导航
机载遥感系统超光谱图像分层近无损压缩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机载遥感系统超光谱图像实时压缩与传输的需求,分析了超光谱图像位平面的相关特性并设计了超光谱图像分层近无损压缩方案。高位采用防误码的DPCM去相关,依据图像复杂度实时调节压缩比以适应传输带宽;低位按一致性准则进行四叉树划分并取均值,均匀量化残差图像后进行编码,得到混合码流。算法简单有效,实际压缩比和预设压缩比差别不超过5%。压缩比接近10时,复原图像PSNR值大于33,高位位平面平均相似度不低于0.98。
张威田峰
关键词:超光谱图像
无人机视频综合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了一套无人机视频综合处理系统,实现机载视频处理需要的全部嵌入式运算,可综合完成视频增稳、视频编码和目标跟踪等功能,系统集成度高从而降低了重量功耗,并满足无人机机载实时处理的需要,所设计的框架便于系统扩展其它功能模块。...
张尧李新军丁文锐付丙岛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基于地平线检测的飞行器视觉导航方法
针对飞行器视觉导航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区域相似性和最小错误概率准则的飞行器视觉导航算法。首先,对航拍图像做下采样、去噪和几何校正处理;其次,分别计算图像中天空和地面区域的方差作为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拟合图像中的...
付丙岛姜哲丁文锐李红光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无人机载荷安装位姿测量系统的实现
2016年
描述了一种可以快速测量无人机载荷位姿的六自由度测量系统,可对无人机载荷位姿进行实时安装测量,用于保证所有载荷安装于预定位置。测量系统基于单目视觉测量原理,利用固定式多目标主动光学靶标将载荷的坐标系引出,系统软件可实时给出被测载荷的位姿。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用于验证测量能力。利用多齿分度台和位移台进行测量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角度测量重复性0.05°,位移测量重复性0.05mm。
李宝安甘晓川马骊群
关键词:多目标单目视觉无人机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转子弯扭耦合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建立了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数学模型.采用Rug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计算模拟了转子升速过程中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不平衡响应,得到了转子弯曲振动的三维谱图和分岔图.分析发现,转子的弯曲振动会发生倍周期和概周期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与不考虑弯扭耦合作用的系统特性进行比较,指出在转子弯曲振动临界转速附近,弯扭耦合作用对转子弯曲振动特性影响最大.数值分析揭示了扭转振动随转速升高,振幅基本保持不变,频率减小,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
林海英崔颖
关键词: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非线性
驻涡式处理机匣对跨声速压气机扩稳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驻涡式处理机匣结构,通过叶片通道前后以及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共同作用的压差,驱动流体产生回流.将通道后部的附面层流体吸除,然后在叶片前缘注入,增大叶尖泄漏流内的动量,从而达到扩稳的效果.该设计将抽气槽与喷气槽的方向和主流流动方向设计成一致方向,以减少掺混损失.此外,该处理机匣在轴向上完全在转子叶片内部,不需要前伸量,因而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多级压气机中的任何一级,而不会和静子叶片发生干涉.通过数值模拟对这一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处理机匣可以扩大跨声速压气机转子裕度17.39%,而对效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王卓奇陆利蓬袁巍宋西镇
关键词:扩稳压气机跨声速旋转失速处理机匣
电动VTOL飞行器双目立体视觉导航方法被引量:14
2011年
研究了在未知的、动态的室内走廊环境中,采用双目立体视觉引导电动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飞行器安全飞行的方法.使用安装在飞机上的两个微型摄像头从不同的位置获取图像,由双目立体视觉理论恢复其周围环境特征点的三维坐标.采用角点匹配方法计算视差,实现无人机在走廊中的横向坐标定位.采用区域灰度相关算法进行立体匹配获取视差图,从视差图上检测出障碍物,并给出避障导航点.初步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行性较高,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张博翰蔡志浩王英勋
关键词:视觉导航双目立体视觉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