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作品数:6,322 被引量:22,332H指数:42
相关作者:叶正寅张安李斌王栋冯蕴雯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61篇期刊文章
  • 1,00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7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24篇理学
  • 1,04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6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9篇机械工程
  • 85篇电子电信
  • 84篇文化科学
  • 83篇建筑科学
  • 81篇兵器科学与技...
  • 60篇化学工程
  • 54篇电气工程
  • 53篇石油与天然气...
  • 50篇动力工程及工...
  • 46篇医药卫生
  • 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2篇经济管理
  • 18篇自然科学总论
  • 17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52篇气动
  • 584篇飞机
  • 532篇复合材
  • 531篇复合材料
  • 413篇飞行
  • 368篇有限元
  • 316篇数值模拟
  • 313篇值模拟
  • 262篇机翼
  • 254篇翼型
  • 226篇飞行器
  • 221篇无人机
  • 213篇仿真
  • 203篇合金
  • 193篇可靠性
  • 187篇风洞
  • 176篇优化设计
  • 161篇应力
  • 161篇颤振
  • 142篇遗传算法

机构

  • 6,263篇西北工业大学
  • 186篇中国空气动力...
  • 99篇中国飞机强度...
  • 96篇空军工程大学
  • 88篇中国航空工业...
  • 62篇西安交通大学
  • 60篇中国飞行试验...
  • 60篇中国工程物理...
  • 47篇上海飞机设计...
  • 46篇清华大学
  • 44篇长安大学
  • 40篇西安石油大学
  • 37篇中国商用飞机...
  • 35篇南京航空航天...
  • 32篇中国航空工业...
  • 30篇北京航空航天...
  • 30篇北京理工大学
  • 2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5篇北京宇航系统...
  • 24篇成都飞机设计...

作者

  • 336篇宋笔锋
  • 290篇吕震宙
  • 284篇杨智春
  • 250篇李玉龙
  • 233篇孙秦
  • 207篇白俊强
  • 156篇高正红
  • 147篇周洲
  • 147篇徐绯
  • 135篇冯蕴雯
  • 134篇赵美英
  • 124篇叶正寅
  • 121篇万小朋
  • 116篇李斌
  • 105篇郭伟国
  • 101篇谢发勤
  • 93篇吕国志
  • 93篇李杰
  • 90篇马存宝
  • 86篇索涛

传媒

  • 530篇西北工业大学...
  • 468篇航空学报
  • 257篇航空工程进展
  • 234篇航空计算技术
  • 231篇机械科学与技...
  • 214篇机械强度
  • 203篇飞行力学
  • 15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47篇空气动力学学...
  • 101篇振动与冲击
  • 93篇航空动力学报
  • 79篇力学学报
  • 69篇计算机仿真
  • 67篇复合材料学报
  • 65篇爆炸与冲击
  • 63篇工程力学
  • 59篇机械设计与制...
  • 55篇计算力学学报
  • 54篇弹箭与制导学...
  • 52篇飞机设计

年份

  • 9篇2024
  • 234篇2023
  • 285篇2022
  • 209篇2021
  • 191篇2020
  • 220篇2019
  • 265篇2018
  • 226篇2017
  • 247篇2016
  • 288篇2015
  • 329篇2014
  • 351篇2013
  • 315篇2012
  • 350篇2011
  • 344篇2010
  • 399篇2009
  • 359篇2008
  • 401篇2007
  • 307篇2006
  • 218篇2005
6,3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流层飞艇推进系统研究进展与挑战
本文总结了目前平流层飞艇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从长时间驻空的平流层飞艇实际需求方面分析了目前推进系统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得出了全飞行包线自适应推进技术是实现高水平推进系统重要技术途径,该技术主要涉及到螺旋桨推进系统自适应...
宋笔锋王海峰杨旭东
关键词:螺旋桨自适应平流层飞艇
受轴压冲击载荷的薄壁圆管缩比相似分析及数值验证
介绍/亮点Introduction/Highlight本文基于方程分析,建立了应变率区间上比例模型预测的流动屈服应力与原型流动屈服应力的最佳逼近关系,针对受轴压冲击的薄壁圆管的缩比相似性问题,直接获得了修正速度以及修正密...
杨磊峰徐绯王帅常新哲
用ATHEANA方法分析某航空事故的飞行员人因失误
随着飞机本身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飞行员人因失误引发的航空不安全事件在航空事故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减少飞行员人因失误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第二代人因失误分析方法 ATHEANA对某航空事故进行了飞行员人因失误...
苏润娥薛红军
关键词:飞行员航空事故人因失误
运输类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适航条款更改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CCAR25部R4的修订,对起落架的试验验证条款进行了重要修改,对起落架的适航审定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CCAR25部适航条款第四次更改的背景和原因,并对起落架落震试验条款的更改及其对验证方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最后指出了更改对起落架的安全性的影响。
王海涛李成行
关键词:运输类飞机起落架适航落震试验
考虑地面效应的翼型动态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考虑地面干扰的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特性,基于滑移网格技术,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Euler方程,对不同近地高度下的NACA0012翼型的动态振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存在地面干扰时的升力系数以及俯仰力矩系数迟滞环变化,并结合强迫振动法,计算了翼型各个近地高度下的纵向组合动导数。结果表明,地面效应不仅对定常流场产生影响,更显著地影响了非定常气动力及力矩,近地高度越小,这种效应越明显,使得升力系数的迟滞环面积变小,幅值减小,而俯仰力矩系数的迟滞环变化不规律,力矩系数的动导数随着近地高度减小而增大(绝对值减小),纵向的动态稳定性产生损失。地面效应干扰在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研究中应该引起重视。
童静夏露詹浩米百刚
关键词:动态特性非定常动导数数值模拟
直升机模拟器鉴定标准的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重点介绍了美国AC 120-63直升机模拟器鉴定标准的演变过程。通过现行标准与过去直升机模拟器标准(草稿)的一些对比,阐述了现行直升机模拟器标准的一些特点及今后模拟器标准的发展趋势,并对所要求的标准、试验项目、等级划分、容差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直升机模拟器鉴定标准的各个方面,包括视景系统、运动系统、数据及其他要求,可为国内直升机模拟器的研制以及相应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袁东李葆红章伯定
关键词:直升机飞行模拟器
基于神经网络的飞机结构腐蚀损伤统计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运用LY12CZ的腐蚀实验数据,根据高强铝合金的失效模式(点蚀-晶间腐蚀-剥蚀),建立了对最大腐蚀深度分类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在此基础上,对分类后的最大腐蚀深度的统计研究表明,高强铝合金点蚀的最大腐蚀深度服从Gumbel第一型极值分布,晶间腐蚀阶段服从正态分布和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发生剥蚀后的最大腐蚀深度服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对高强铝合金的最大腐蚀深度,应用三种或两种分布类型,而非单一分布来表征其分布规律.
郁大照陈跃良段成美
关键词:铝合金概率神经网络统计分析
场景的无人机控制站人机功能分配被引量:3
2007年
在分析无人机控制站系统人、机功能分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基于场景的功能分配方法,提出了基于场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功能分配方法。该方法在进行功能分配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多指标体系决策,可使无人机控制站在系统设计时尽可能和实际运行环境一致。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易华辉宋笔锋姬东朝
关键词:无人机
前掠翼融合体无尾布局流动控制技术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前掠翼融合体无尾气动布局(FBB布局)的流动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FBB布局设计使前掠翼的前缘涡与融合于机体的大后掠侧缘的侧缘涡的发展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匹配,有效控制布局的流动是FBB布局获得突出纵向气动性能的主要物理根源。针对大迎角状态提出的两段可动式侧板流动控制技术,通过可动段与固定段前缘之间形成收缩型缝道,将机身下表面的高能气流引入上表面增强了机体侧缘涡,加强了对机翼根部和后体流动的控制、减缓机翼根部分离、控制机头分离区,既可提供俯仰控制力矩,又不损失升力,改善了失速特性,有利于FBB布局的纵向配平和俯仰控制。FBB布局的流动控制设计思想和两段可动式侧板控制技术为无尾布局飞机设计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沈冬张彬乾陈迎春王元元
关键词:前掠翼风洞试验
飞机偏心拦阻过程动力学分析与仿真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飞机拦阻时,由于拦阻钩两侧拦阻索的非对称性及甲板两端滑轮的限制,常规波动力学方法求解的结果与实测值不符合。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更准确描述拦阻时的拦阻索的应力应变状态,在拦阻边界条件下,对横波传播路径进行了合理假设,确定了横波的传播路径及弯折角求解模型,并考虑了其它工程研究中未涉及的纵波反射问题,进而建立了基于应力波的偏心拦阻动力学精确模型,并在MATLAB平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实测符合,为飞机拦阻以及拦阻钩、航母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于立明韩庆李启明
关键词:拦阻飞机应力波
共6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