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50 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食品
  • 7篇抑菌
  • 6篇电纺
  • 6篇电纺丝
  • 6篇月桂酸
  • 6篇脂肪酶
  • 6篇静电纺
  • 6篇静电纺丝
  • 6篇抗氧化
  • 6篇纺丝
  • 5篇月桂酸单甘油...
  • 4篇微乳液
  • 4篇明胶
  • 4篇抗氧化性
  • 4篇光谱
  • 3篇载运
  • 3篇乳液
  • 3篇酵母
  • 3篇活性
  • 2篇电纺丝技术

机构

  • 50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科技学院
  • 4篇浙江经贸职业...
  • 4篇杭州康源食品...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3篇杭州千岛湖天...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杭州海关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中原...
  • 1篇湖南大三湘茶...
  • 1篇金华市食品药...
  • 1篇浙江圣氏生物...

作者

  • 50篇张辉
  • 26篇冯凤琴
  • 11篇邓伶俐
  • 8篇赵敏洁
  • 7篇李杨
  • 7篇蔡海莺
  • 6篇李阳
  • 4篇买尔哈巴·塔...
  • 4篇阙斐
  • 3篇何勇
  • 3篇余立意
  • 3篇蒋增良
  • 2篇郑晓冬
  • 2篇庞杰
  • 2篇杨明
  • 2篇翁佩芳
  • 2篇张婷
  • 2篇李海明
  • 1篇孙远明
  • 1篇张辉

传媒

  • 14篇中国食品学报
  • 5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山银花中5种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被引量:4
2021年
该文通过含有盐酸的乙醇溶液回流水解并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建立了山银花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萘酚、芹菜素和黄芩素5种黄酮苷元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以芦丁、木犀草苷、紫云英苷、野漆树苷和黄芩苷5种黄酮苷为代表开展研究,山银花样品经50%的乙醇溶液(含10%浓盐酸)回流2 h水解黄酮苷,同时对黄酮苷元进行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Mightysil RP-18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负离子扫描),外标法定量测定水解后的5种黄酮苷元含量。方法的定量下限(S/N=10)为0.005 g/kg(槲皮素),0.01 g/kg(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和0.05 g/kg(山萘酚和黄芩素)。在0~1.0 g/kg范围内,5种黄酮苷元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在山银花样品中对待测物进行3种加标水平的回收实验(加标水平相当于水解后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为:0.10、0.20、0.40 g/kg,山萘酚、芹菜素和黄芩素含量为:0.05、0.10、0.20 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70.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4.0%~12%。该方法实现了山银花中多种主要黄酮苷元含量的同时测定,且对研究山银花药效及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史颖珠侯建波谢文姚滨滨盛涛胡晓莉张辉
关键词:山银花固相萃取
百里香酚微乳液的相行为、微观结构及其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百里香酚是麝香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是具有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的疏水性分子。本研究旨在构建可无限稀释的食品级百里香酚微乳液并研究其微观结构变化、抑菌性和抗氧化性,以扩展百里香酚在水相体系中的应用。三种表面活性剂(Tween ...
邓伶俐买尔哈巴·塔西帕拉提张辉
关键词:微乳液微观结构抑菌抗氧化
魔芋葡甘聚糖微粒的力学稳定机制研究探索
2022年
魔芋葡甘聚糖(KGM)是来源于我国特产资源——魔芋球茎中的水溶性天然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增稠性等。由于KGM结构复杂、分子量大、特征基团乙酰基亲水性强,机械性能差,限制了其应用。魔芋葡甘聚糖微粒分子链的刚柔性可能会对其微粒状态的力学稳定造成影响。这种奇特分子刚柔性可能是由于分子链的动态变化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KGM微粒。推测分子刚柔性结构变化可以改善KGM微粒分子链的稳定性,得到力学稳定性较好的完整KGM微粒。深入解析“KGM微粒分子刚柔性结构→分子刚柔性结构对KGM微粒力学稳定性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交互可视分析→实验验证及模型评价→增强KGM力学性能”这个研究过程,揭示魔芋葡甘聚糖微粒状态结构形成的力学稳定机制及其分子刚柔性调控行为,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动态调控,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魔芋葡甘聚糖微粒状态的力学稳定机制,为后续魔芋微粒在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及其分子刚柔性调控奠定理论基础。
庞杰刘微孙远明莫新元王林蒋学宽李晶张辉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凝胶
脂肪酶的酵母细胞表面展示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脂肪酶是一类在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酶制剂。传统的脂肪酶生产过程操作复杂,投资较大,使得脂肪酶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脂肪酶的表面展示技术直接将脂肪酶固定在宿主细胞表面,其优点是:1)省去复杂的分离纯化和固定化过程,降低生产成本;2)表面展示技术为脂肪酶的蛋白工程研究提供新的高通量筛选途径;3)部分研究表明展示的脂肪酶作为全细胞催化剂比传统的自由酶以及固定化的脂肪酶具有更高的酶学活性和更好的温度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等优良特性,应用前景良好。根据宿主不同,研究较多的脂肪酶表面展示系统可分为噬菌体、细菌和酵母3类。凭借成熟的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和对真核蛋白良好的加工修饰能力,酵母细胞在脂肪酶表面展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将简要介绍脂肪酶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在高通量筛选、全细胞催化剂和蛋白共展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赵敏洁蔡海莺李杨来佳张辉冯凤琴
关键词:脂肪酶酵母细胞高通量筛选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7
2020年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力将高分子聚合物转变成微纳米级超细纤维的技术。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成原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溶液参数及工艺参数。之后详细介绍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包括在抑菌、抗氧化活性包装,生物活性物质、脂肪和益生菌保护,以及酶的固定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未来静电纺丝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
邓伶俐张辉
关键词:静电纺丝活性包装益生菌酶固定化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橙汁柠檬酸含量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快速无损测定橙汁的柠檬酸含量,提出了一种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检测的新方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光谱柠檬酸测定的标定方法。采用平滑点数为5的移动平滑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噪声。由于采集的光谱数据量非常大,为了减少建模时间,建模之前采用小波变换对经过预处理的大量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压缩,并在Matlab7.01中通过自编程序实现此变换。利用光谱专用分析软件Unscrambler 9.5,对压缩后的新变量进行分析,建立偏最小二乘(PLS)校正模型。考虑到不同小波基及分解尺度对数据压缩的影响,采用预测平方和PRESS值最小的评价标准,选择最佳的小波基Db4及分解尺度5。用于本实验的样本总数为40,其中30个样本进行建模,10个用于预测。用校正集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EC)作为校正模型的评价指标,预测结果采用预测相关系数(r)和预测标准偏差(SEP)来评定。文章将基于小波变换的PLS模型与直接建立的PLS模型进行了比较,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小波变换的模型预测相关系数为r=0.901,预测标准偏差SEP=0.937;而由PLS建立的模型其预测相关系数r=0.849,预测标准偏差SEP=1.662。由此可见,由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小波变换所得模型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果。
岑海燕何勇张辉冯凤琴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小波变换橙汁柠檬酸
月桂酸酸解棕榈硬脂合成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2020年
为制得富含月桂酸的MLM型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以月桂酸酸解棕榈硬脂合成富含1,3-二月桂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LaPLa)的MLCT。以LaPLa含量为指标,比较了固定化脂肪酶AO IM、RM IM、TL IM的催化性能,同时对反应温度、酶载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对合成的MLCT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AO IM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65℃、底物(棕榈硬脂与月桂酸)摩尔比1∶10、酶载量10%、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LaPLa含量可达到40.59%。与棕榈硬脂相比,纯化后的MLCT酸价(KOH)(0.19 mg/g)降低,过氧化值(4.85 mmol/kg)升高,碘值(I)(37.35 g/100 g)降低,结晶起始温度(17.58℃)和熔融起始温度(23.97℃)都有所降低。该MLCT具有潜在的结构和功能优势,为开发新型MLCT提供了研究思路。
李闯赵国群李阳张辉冯凤琴
关键词:月桂酸棕榈硬脂理化性质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2021年
保鲜技术对维持食品在贮藏和物流过程的品质和推动食品行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静电纺丝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纤维直径属于纳米级别等性能优势,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保鲜剂稳定性.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纺丝效果的主要制备参数以及静电纺丝保鲜效果评价方法,并对基于静电纺丝的保鲜技术在食品抗菌保鲜、抗氧化保鲜、减少品质劣变、新鲜度指示和多技术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综合来讲,(1)溶液、工艺以及环境参数均会影响静电纺丝纤维结构;(2)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成为静电纺丝膜常规保鲜指标,而针对肉类、果蔬以及水产品等食品特有的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3)静电纺丝技术可用于开发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指示功能的保鲜材料,为肉类、果蔬以及水产品等食品的保鲜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对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包括提高纺丝技术的制备工艺和制备效率、确保纺丝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增加纺丝膜的多功能性等关键问题.
杨智超沈超怡张辉吴迪陈昆松
关键词:静电纺丝食品保鲜抗菌抗氧化
食品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近年来,食品纳米材料的研究已成为食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纳米分散体、纳米薄膜、纳米纤维等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但鉴于其安全性,世界各国对食品纳米技术应用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张辉翁佩芳单丽君徐瑶琦冯凤琴郑晓冬
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食品装备实验”课程优化
2020年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及考评体系3个维度优化“食品装备实验”课程。实践表明,“食品装备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阳吴晓琴陈启和张辉陈士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