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丽
- 作品数:2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DKK-3和WIF-1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DKK-3和W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56例AML患者骨髓标本和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标本中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标本中β-catenin、DKK-3和WIF-1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AML组中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330,P<0.001;χ2=17.371,P<0.001),且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无相关性。DKK-3和WIF-1 mRNA相对表达量在AML患者中依次为0.840±0.320和0.792±0.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4±0.392和1.047±0.334(t=3.415,P=0.000;t=3.070,P=0.003)。AML患者骨髓标本β-cateni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0.756±0.304,高于对照组骨髓标本表达量0.342±0.105(t=5.943,P=0.001),且AML骨髓标本中DKK-3和WIF-1 mRNA相对表达量和β-catenin相对表达量呈均呈负相关性(r=-0.543;r=-0.56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DKK-3甲基化阳性组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患者(χ2=3.957,P=0.042),而WIF-1甲基化阳性组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亦短于阴性组患者(χ~2=4.520,P=0.029)。结论:AML患者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有异常激活,DKK-3和WIF-1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参与了Wnt通路激活及AML的发病过程并影响其总体预后。
- 徐濛濛杨艳丽耿英华李骏马跃张凤朱芳兵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WIF-1基因甲基化
- CEBPA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CEBPA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初次就诊于我院的154例AML患者(排除M3型)的详细信息,其中CEBPA双突变(CEBPA^(dm))23例,CEBPA单突变(CEBPA^(sm))8例,CEBPA突变阴性(CEBPA-)123例。对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者间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与CEBPA-组比较,CEBPA^(dm)组初诊年龄小(P=0.002),血小板计数低(P<0.001)、血红蛋白高(P=0.030)、白细胞计数高(P=0.041),2组间性别分布、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BPA^(dm)组FAB分型多为M2型(P=0.001),染色体核型多为正常核型(P=0.001),CEBPA-组M5型多于CEBPA^(dm)组(P=0.016)。CEBPA^(dm)组多表达CD7(P<0.001),其余免疫表型CD13、CD15、CD33、CD38、CD117、HLA-DR、CD56在2组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BPA^(dm)、CEBPA-、CEBPA^(sm)三组比较,CEBPA^(dm)多合并WT1基因突变(P=0.006),CEBPA^(sm)组TET基因突变多于CEBPA^(dm)组(P=0.027),NPM1、FLT3基因突变在3组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BPA^(dm)组首次CR率及总CR率均明显高于CEBPA^(sm)组及CEBPA-组(P<0.001,P<0.001),且OS(60个月,95%CI 28.115~91.885个月)和PFS(53个月,95%CI 4.664~101.336个月)较其余2组均明显延长(均P<0.05),而CEBPA^(sm)组在预后上并没有这种优势,与CEBP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BPA^(dm)组初诊年龄小、血小板计数低、血红蛋白高、白细胞计数高;FAB分型多为M2型,染色体核型多为正常核型;多合并WT1基因突变;CR率高,OS、PFS明显延长,治疗效果好,预后良好。
- 张梦娜杨艳丽耿英华李骏冯会欣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
- 由风湿科转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风湿性疾病的原因,减少误诊。方法:分析由风湿科转诊来的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由骨关节肌肉疼痛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平均为6个月,7例误诊中有4例血清阴性脊柱关...
- 朱芳兵张凤杨艳丽倪世良张轶文李佳佳王信琪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风湿病
-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s2 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s2 O30 .1 6mg·kg- 1 ·d- 1 ,静脉点滴 ,持续 4~ 6h ;ATRA2 5mg·m- 2 ·d- 1 ,分 2~ 3次服用 ,直至CR ,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不良反应等调整As2 O3和ATRA用量。结果 38例患者中 ,35例CR ,CR率 92 .1 %。其中初治 2 9例 ,2 8例患者CR ,CR率 96 .6 % ;复发 9例中 7例CR ,CR率 77.8%。取得CR所需时间初治患者为 (2 5 .4± 5 .2 )d(1 8~ 39)d ;复发患者为 (32 .4± 7.3)d(2 3~ 56)d。结论 As2 O3联合ATRA治疗APL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达CR时间短。
- 王俊和张凤杨艳丽纪淑仪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象骨髓象
- 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体会
- 2000年
- 李殿明杨艳丽
-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症医源性疾病副作用
- 青蒿琥酯抑制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M转铁蛋白受体表达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于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细胞株K562/ADM转铁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K562/ADM(耐阿霉素)细胞分别经浓度为12.5、25、50μg/m L的青蒿琥酯处理48 h,同时25μg/m L实验组在12 h、24 h、36 h分别收集足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对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 R)密度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检测青蒿琥酯对细胞Tf R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CCK-8法分析青蒿琥酯对K562/ADM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K562/ADM细胞Tf R密度和Tf R蛋白表达水平分别经12.5、25、50μg/m L青蒿琥酯处理后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25μg/m L青蒿琥酯处理K562/ADM细胞不同时间段后转铁蛋白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随着Art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表明呈时间依赖性。K562/ADM细胞经青蒿琥酯处理后其耐药性减弱:与对照组相比,12.5、25、50μg/m L实验组细胞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38、2.12和2.95倍,从而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IC50值为19.7μmol/L。结论:青蒿琥酯能降低细胞Tf R密度和下调Tf R蛋白的表达,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 张阳周康熙李俊耿英华张凤杨艳丽
- 关键词:青蒿琥酯转铁蛋白受体K562/ADM细胞
- 淋巴瘤组织中B7-H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B7-H4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 plu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4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例霍奇金淋巴瘤(HL)及8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37例淋巴瘤患者B7-H4阳性率为54.1%,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阳性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B7-H4阳性率为56.7%,HL阳性率为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37例淋巴瘤患者中,Ⅰ/Ⅱ期患者B7-H4阳性率为18.8%,Ⅲ/Ⅳ期患者阳性率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不同性别和年龄间B7-H4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0和P=0.746)。结论: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可作为淋巴瘤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鉴别的有效指标,但对于HL与NHL的鉴别无临床意义。
- 朱俊锋周黎黎耿英华张凤杨艳丽夏瑞祥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B7
- LY294002增强K562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联合蒽环类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LY294002和DNR在不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点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Y294002和DNR对K562细胞SKP2、P27、BCL-2和BAX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Y294002联合DNR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2药联合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2药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36 h,随着浓度的增加其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与DNR单药比较,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细胞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药联合作用后,SKP2及BCL-2的mRNA表达量降低,P27 mRNA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X的表达在各实验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之相符。结论:LY294002对DNR的化疗作用有增敏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耿英华武文娟李骏周黎黎杨艳丽
- 关键词:LY294002柔红霉素白血病细胞增殖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近3年收治的48例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32例用地西他滨单药方案(DAC25 mg/m2×5 d,28 d为1个疗程),16例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其中DAC 25 mg/m2×3 d),观察其治疗中高危MDS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48例中高危MDS患者中,CR 10例,PR 22例,ORR 66.67%,其中地西他滨单药及地西他滨+半量CAG治疗的CR率分别为12.50%和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R分别为62.50%和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数目均较前增加,且两组治疗后血细胞数目以血红蛋白增加为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总48例患者均发生了3~4级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约8.33%。结论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患者初步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较少向白血病转化时间,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吕茹迪杨艳丽李佳佳朱俊锋张凤
-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
-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非干预性、双向性队列真实世界研究(MOMENT)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的真实世界研究(MOMENT研究)(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200062067)。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国37家医院接受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9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回顾性队列166例,前瞻性队列32例;初治10例,复发难治188例。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情况。结果198例患者接受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3个(范围1~7个);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治疗28例,联合方案治疗170例。188例复发难治患者中,完全缓解(CR)45例(23.9%),部分缓解(PR)82例(43.6%),疾病稳定(SD)28例(14.9%),疾病进展(PD)33例(17.6%),客观缓解率(ORR)为67.6%(127/188);10例初治患者中,CR 4例(40.0%),PR 5例(50.0%),PD 1例(10.0%),ORR为90.0%(9/10)。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95%CI 2.4~3.7个月),复发难治组及初治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时间均未达到。复发难治患者中,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不同治疗线数患者的ORR[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74.4%(67/90)、73.9%(34/46)、50.0%(26/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98例PTCL患者中,182例(91.9%)发生了至少1次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132/198),主要以血液学不良事件为主。≥3级血液学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数降低及贫血;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多为1~2级,主要包括色素沉着障碍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采用含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方案治疗PTCL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耐受性较好,是PTCL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 黄慧强李志铭刘丽宏黄亮金洁佟红艳周辉李增军黄振倩钱文斌丁凯阳林全德侯明黄韵红王静波贺鹏程孙秀华王晓波朱尊民刘耀任金海吴辉菁张利玲张颢耿良权葛健白鸥苏丽萍高广勋李昕杨艳丽陈懿建刘爱春王欣王一邹立群黄晓兵黄东平闻淑娟赵东陆马军
-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