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瓣作为BMP载体构建血管化骨组织修复骨缺损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为探讨肌瓣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载体构建血管化骨组织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特征 ,制作兔桡骨下段15mm骨缺损 ,将去神经化的指深屈肌肌瓣转位至缺损区 ,作为BMP载体来修复骨缺损 ,通过大体、X线、组织学、原位末端标记 (TUNEL)等方法观察骨缺损的修复过程及生物学变化。结果发现 ,骨骼肌逐渐发生萎缩 ,2周时肌瓣内可触及串珠状团块 ,有大量软骨细胞生成 ,沿肌间隙分布 ;6周时骨桥与宿主骨紧密结合 ,软骨溶解区有大量编织骨形成 ,出现骨髓腔并与宿主骨髓腔再通 ,肌纤维被增殖的间充质细胞、软骨细胞及结缔组织所分割 ;8周时肌纤维几乎完全消失 ,新生骨组织呈条索状桥接两断端 ;组织学显示骨骼肌萎缩的同时 ,部分细胞核出现崩解 ,并有凋亡小体出现 ;TUNEL染色呈阳性。
- 魏宽海裴国献王珂田雪梅金丹陈滨郑晓勇马忠立
- 关键词:肌瓣形态学新生血管化骨缺损
- 异体肢体移植研究进展
- 2003年
- 郑晓勇裴国献
- 关键词:异体肢体移植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排斥反应
- 防治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进行性损伤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将 18只健康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常温常湿组和热习服组 ,肢体枪伤后分别置入相应的人工气候舱。于伤后0、4、6、8、12、2 4h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细菌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 ,热习服组伤肢肿胀和局部病理变化较高温高湿组明显减轻及推迟 ,但较常温常湿组严重并提前 ;局部组织菌落计数达到感染临界的时限 ,热习服组与常温常湿组均为 12h,高温高湿组为 8h ,热习服组感染时限明显晚于高温高湿组。提示热习服的获得可减缓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
- 张洪涛裴国献张敬良郑晓勇罗炳德郭进强
-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进行性损伤
- 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血清组织释放酶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将 12只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组和常温常湿组 ,分别于火器伤后 0、2、4、6、8、12、2 4h抽取外周血检测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等指标。结果显示 ,ALP、LDH、CK含量随时间变化呈逐渐增高 ,其中CK含量变化较ALP、LDH明显 ;高温高湿组较常温常湿组变化提前且各酶含量升高显著。表明组织释放酶含量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一致 ;CK含量对组织损伤的反应更敏感 ;高温高湿环境因素与火器伤因素同时作用后机体变化更为显著 ,组织损伤更为严重。
- 张洪涛裴国献张敬良郑晓勇罗炳德林励军
-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
- 高温高湿环境猪肢体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的初步观察及细菌学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初步观察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不同初期外科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建立猪双后肢火器伤动物模型并立即置于高温高湿环境,分别于伤后3h和4h进行外科处理。每一处理时限均分为一期闭合组(组1:8只,16肢)和开放引流组(组2:6只,12肢)两组。分别观察每一时限下,两种不同外科处理前及处理后8h、24h、48h、72h、1周时血中白细胞数、伤道壁组织细菌数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伤后3h处理时限下,两种外科处理前后的各时间点白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外科处理后组1的细菌数低于组2且渗出较少,除两组中有个别肢体有少量干性脓苔外其余均无明显感染征象;组1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组2(P<0.05)且瘢痕形成小。在伤后4h处理时限下,外科处理后1周前的白细胞数和细菌数两组均无差别,致1周时组1要明显高于组2(P<0.05);组1有4肢伤口发生感染,而组2只1肢有少量脓苔样分泌物外其余均无明显感染发生;伤口愈合时间两组已无差别。结论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猪肢体火器伤在伤后3h内采用一期闭合处理效果较好,但应考虑到实验与实战环境有着较大的距离;而且在延长较短的处理时限后就会使感染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即使受伤时间极短,若要采用较为积极的清创缝合时,应充分考虑伤口的污染及组织损伤程度。
- 张敬良裴国献张洪涛郑晓勇孙鸿涛罗炳德耿穗娜
-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外科处理细菌学检查
- 湿热环境火器伤有限清创术疗效观察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观察比较高温高湿环境猪肢体火器伤有限清创、开放引流术与彻底清创、开放引流术的疗效。方法24只猪枪击至伤双后肢,各8只分别置于高温高湿环境4、6、8h三个时段进行初期外科处理,每一处理时限分为彻底清创、开放引流组(4只,8肢)和有限清创、开放引流组(4只,8肢)两组。观察比较每一时限下两种不同处理的伤道愈合情况、伤道壁组织细菌数及血中细菌内毒素水平。结果伤后4h处理,两组各实验点细菌数无显著差异,内毒素含量48h和72h时间点,彻底清创组低于有限清创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6h处理,细菌数及内毒素含量在术后均无明显差异。伤后8h处理,细菌计数彻底清创组在处理后72h和1周两个时间点明显高于有限清创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中内毒素水平72h,1周两时间点,彻底清创组明显高于有限清创组(P<0.01)。三个处理时限的伤口愈合时间,彻底清创组均要长于有限清创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我们,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采取有限清创、开放引流的方法效果较好。如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彻底清创、开放引流处理,其处理时限应趋向于在伤后4h内进行。
- 张敬良裴国献张洪涛郑晓勇孙鸿涛罗炳德耿穗娜
- 关键词:湿热环境火器伤疗效观察军事医学热带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