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敏
作品数:
1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张雪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刘文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林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1篇
学前儿童
1篇
社会
1篇
社会能力
1篇
社会行为
1篇
亲社会
1篇
亲社会行为
1篇
教育
1篇
教育启示
1篇
互惠
1篇
互惠行为
1篇
儿童
机构
1篇
丽水学院
1篇
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1篇
林琳琳
1篇
刘文
1篇
李志敏
1篇
张雪
传媒
1篇
学前教育研究
年份
1篇
2017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
被引量:8
2017年
个体对感知到的善良与不善良行为的反应被称之为互惠。进化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互惠是由进化而来的,可能是某种生物基因决定了个体的互惠行为,但这一假说目前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社会交换理论中的规则内化说与社会偏好模型被研究者们广泛接纳,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已有研究表明,4~5岁是学前儿童互惠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亲社会性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个体的互惠行为受到了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重视个体、家庭与文化环境三方面因素对学前儿童互惠行为发展的作用。成人应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友善的教育环境,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促进儿童包括互惠行为在内的亲社会性发展。
李志敏
刘文
林琳琳
张雪
关键词:
互惠
亲社会行为
社会能力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