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早期胃癌
  • 1篇手术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剥离术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胃癌
  • 1篇膜下
  • 1篇内镜
  • 1篇内镜黏膜
  • 1篇内镜黏膜下
  • 1篇内镜黏膜下剥...
  • 1篇内镜黏膜下剥...
  • 1篇荷包
  • 1篇荷包缝合
  • 1篇复发
  • 1篇剥离术

机构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篇张月明
  • 2篇贺舜
  • 2篇王贵齐
  • 2篇于新颖
  • 2篇刘晓
  • 2篇刘旭东
  • 2篇柯岩
  • 1篇窦利州
  • 1篇薛丽燕
  • 1篇田艳涛
  • 1篇郭春光
  • 1篇赵东兵
  • 1篇王瑞刚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后创面闭合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内镜下缝合创面缺损的方法——经单钳道镜联合应用钛夹以及尼龙套圈行双荷包缝合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胃部或者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胃部和食管黏膜下肿瘤或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中损伤黏膜者,在肿瘤行内镜下全层切除后,创面缺损行单钳道内镜下双荷包缝合。具体处理方法:安装尼龙套圈至推送器并随内镜一起进入胃腔到达创面缺损处。释放尼龙套圈使之平行于创面缺损处;调整钛夹角度,钛夹之间的间隔约为5mm,使其携持尼龙套圈固定于创面缺损的边缘并尽量夹住胃壁全层;助手收手柄使尼龙套圈收紧将创面缺损闭合,应用活检钳调整创面边缘已固定的钛夹方向使之保持与创面垂直:在原荷包的外缘5~10mm处再次释放1个尼龙套圈,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行荷包缝合,收紧尼龙套圈直至各个钛夹之间无缝隙为止,双荷包缝合完成。共有2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8例位于胃部,5例位于食管;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19-76)岁。结果18例胃部黏膜下肿瘤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全层切除及双荷包缝合;5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位于颈段食管(距门齿15-20cm)3例,食管平滑肌瘤合并鳞状上皮原位癌1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中黏膜损伤1例,均成功应用荷包缝合修复食管黏膜。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2.3cm,平均缝合时间为22.8rain。术后病理显示,13例为胃肠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合并黏膜层早期食管癌。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单钳道镜联合应用钛夹以及尼龙套圈行双荷包缝合技术是封闭胃壁黏膜下肿瘤�
刘晓窦立州刘勇贺舜张月明于新颖柯岩刘旭东王瑞刚王贵齐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回顾性对比研究被引量:48
2017年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治疗的4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评价早期胃癌ESD治疗与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最终共4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SD组208例(229个早期胃癌病灶),外科组226例。从短期临床效果来看,ESD组较外科组平均住院时间短[(7.85±3.18)d比(16.68±5.89)d,P〈0.001)]、平均住院费用少[(3782.30±1898.84)元比(9685.60±3643.97)元,P〈0.001)],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208)比6.2%(14/226),P〈0.001]。从长期临床效果来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1/229)比0.9%(2/226),P=0.622]。累积多原发风险概率对比曲线提示,相同随访时间内ESD组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P=0.004)。应用COX回归模型控制年龄等其他因素,两组多原发风险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ESD组较外科组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术后短期临床效果ESD组优于外科组。对于长期临床效果,ESD组术后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但大多数多原发病例可行二次ESD成功治疗。ESD组患者术后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外科组患者。
刘晓窦利州薛丽燕刘勇贺舜张月明柯岩刘旭东于新颖郭春光赵东兵田艳涛王贵齐
关键词:外科手术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