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

作品数:13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食管
  • 6篇食管癌
  • 6篇肿瘤
  • 5篇预后
  • 5篇食管肿瘤
  • 5篇内镜
  • 3篇黏膜
  • 3篇疗法
  • 2篇调强
  • 2篇有效性
  • 2篇早期胃癌
  • 2篇生存率
  • 2篇切除
  • 2篇黏膜下
  • 2篇胃癌
  • 2篇膜下
  • 2篇放射疗法
  • 2篇复发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率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3篇刘晓
  • 9篇王贵齐
  • 7篇贺舜
  • 5篇张月明
  • 5篇于新颖
  • 4篇窦利州
  • 4篇周宗玫
  • 4篇肖泽芬
  • 3篇梁军
  • 3篇王绿化
  • 2篇冯勤付
  • 2篇王铸
  • 2篇陈东福
  • 2篇吕纪马
  • 2篇张红星
  • 2篇屈东
  • 2篇程贵余
  • 2篇殷蔚伯
  • 2篇秦秀敏
  • 2篇邵华飞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北京放射肿瘤...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2-3N0M0期食管癌根治术后3DRT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 前瞻性非随机Ⅱ期临床研究3DRT (3DCRT、IMRT)在pT2-3N0M0期食管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4-2011年共96例患者入组.放疗靶区按病变部位包括瘤床+相应高危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95% PTV 50 ~60 Gy,1.8~2.0 Gy/次,5次/周.结果 平均靶区覆盖度为(94.9±0.7)%.双肺V20为23.6%(9.8% ~29.7%),胸胃V50为9.4% (0~39.2%),心脏V30为33.3% (0~67.6%)、V40为17.1%(0 ~42.0%),脊髓Dmax为40.4 Gy (32.9~45.5 Gy).5年样本量为35例.5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4%和71%.3级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25例).共22例(23%)发生复发转移,其中局部区域复发18例(19%),远处转移11例(12%).结论 pT2-3N0M0期食管癌根治术后3DRT安全可行,且复发率及生存率均优于既往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劲松刘晓肖泽芬张红星陈东福冯勤付周宗玫梁军吕纪马王绿化殷蔚伯
关键词:剂量学
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3 104例.结合患者相关诊疗资料,按照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分为多原发癌组与非多原发癌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特点.结果 369例(11.9%)的食管鳞癌发生了其他部位多原发癌;72.4%的多原发癌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多原发癌组以头颈部多原发癌以及胃多原发癌最为常见,分别占6.8%及4.2%,其次为肺以及其他部位;头颈部多原发癌病例中食管多发病灶存在的比例要明显高于胃多原发癌及非多原发癌病例.结论 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以同时性多原发癌为常见,部位又以头颈部及胃部多原发最为常见,而食管鳞癌中食管多发病灶的存在提示头颈部多原发癌发生的可能性高,了解这临床特点有助于食管鳞癌相关多原发癌的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贺舜刘勇刘晓窦利州张月明倪晓光赖少清于新颖张蕾王贵齐
关键词:食管肿瘤头颈部肿瘤胃肿瘤
1 637例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 6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复发模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9%、34.2%和27.0%,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8%、25.0%和18.5%。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9.4个月(95%CI为18.0~20.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4个月(95%CI为9.3~11.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卡氏体力状态评分(KPS)、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与食管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KPS、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后,其生存率有明显提高。性别、KPS、TNM分期、放疗剂量和治疗模式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李晨谭立君刘晓韩炜明高麟芮王诗嘉周宗玫冯勤付陈东福梁军吕纪马王文卿惠周光王绿化王鑫刘文扬邓垒王健仰翟医蕊张涛毕楠肖泽芬
关键词:食管肿瘤调强放射治疗预后
56例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非治愈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切除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这些因素对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影响。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定义为内镜非治愈性切除:(1)水平和(或)垂直切缘阳性;(2)黏膜下浸润深度≥1 000 μm;(3)脉管侵犯;(4)低分化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或黏液腺癌;(5)浸润最深部位有高级别肿瘤出芽。结果 84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上皮内瘤变的内镜切除病例中,有56例(6.7%)判定为非治愈性切除。随访19.8~69.2(平均37.3)月,8例(14.3%)患者出现复发转移,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5.7%。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低分化腺癌和高中分化腺癌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5.0%和90.4%(χ2= 6.711,P= 0.010),黏膜下浸润深度≥2 000 μm和〈 2 000 μm者分别为75.0%和93.8%(χ2= 6.745,P= 0.009),有和无脉管侵犯者分别为60.0%和88.2%(χ2= 7.708,P= 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低分化腺癌(HR= 8.021,95%CI:1.499~42.921)、黏膜下浸润深度≥2 000 μm(HR= 6.823,95%CI:1.299~35.848)和脉管侵犯(HR=18.143,95%CI:2.079~158.358)是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疗后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黏膜下浸润深度≥2 000 μm、有脉管侵犯特征的是非治愈性切除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瑞刚张月明窦利州刘勇贺舜刘晓于新颖王贵齐
关键词:内镜切除
新型食管内放射支架与普通覆膜食管支架在中晚期食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对照普通覆膜食管支架,观察食管内放射支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2008~2010年间,对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等7家医院的71例不可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植入普通覆膜食管支架,研究组植入食管内放射支架,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梗阻缓解状况、支架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情况、总生存期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消化道梗阻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支架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研究组则明显轻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研究组亦明显长于对照组(145天vs 90天);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结论]食管内放射支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晚期食管癌姑息治疗方法。
贺舜张月明窦利州刘勇刘晓于新颖王贵齐
关键词:食管癌
低剂量率脉冲放疗治疗再程放疗后复发鼻窦癌1例
王权刘海龙巴云涛范诚诚刘晓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治疗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随着对早期食管癌诊治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完善,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微创治疗达成广泛共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不仅具有与传统外科相同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微创、安全、费用低、术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目前临床上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微创治疗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机械性切除: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二是物理化学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氩离子凝固术,光动力学疗法及新发展的射频消融术。
刘晓王贵齐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射频消融术光动力学疗法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后创面闭合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内镜下缝合创面缺损的方法——经单钳道镜联合应用钛夹以及尼龙套圈行双荷包缝合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胃部或者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胃部和食管黏膜下肿瘤或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中损伤黏膜者,在肿瘤行内镜下全层切除后,创面缺损行单钳道内镜下双荷包缝合。具体处理方法:安装尼龙套圈至推送器并随内镜一起进入胃腔到达创面缺损处。释放尼龙套圈使之平行于创面缺损处;调整钛夹角度,钛夹之间的间隔约为5mm,使其携持尼龙套圈固定于创面缺损的边缘并尽量夹住胃壁全层;助手收手柄使尼龙套圈收紧将创面缺损闭合,应用活检钳调整创面边缘已固定的钛夹方向使之保持与创面垂直:在原荷包的外缘5~10mm处再次释放1个尼龙套圈,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行荷包缝合,收紧尼龙套圈直至各个钛夹之间无缝隙为止,双荷包缝合完成。共有2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8例位于胃部,5例位于食管;男性1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19-76)岁。结果18例胃部黏膜下肿瘤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全层切除及双荷包缝合;5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位于颈段食管(距门齿15-20cm)3例,食管平滑肌瘤合并鳞状上皮原位癌1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中黏膜损伤1例,均成功应用荷包缝合修复食管黏膜。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2.3cm,平均缝合时间为22.8rain。术后病理显示,13例为胃肠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平滑肌瘤合并黏膜层早期食管癌。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单钳道镜联合应用钛夹以及尼龙套圈行双荷包缝合技术是封闭胃壁黏膜下肿瘤�
刘晓窦立州刘勇贺舜张月明于新颖柯岩刘旭东王瑞刚王贵齐
探讨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的有效性与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的有效性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3.4-2010.10期间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有食管腔内超声、食管镜、CT、食道造影等详细检查,术后有详细的病理分期共358例.分析...
刘晓周宗玫肖泽芬赫捷王贵齐贺舜秦秀敏王铸屈东邵华飞程贵余刘向阳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率
探讨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有效性与预测预后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临床分期的有效性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3-2010年期间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有EUS、食管镜、CT、食道造影等详细检查,术后有详细病理分期的358例患者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预测值,分别按2002、2009年UICC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分析患者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随访率为97.2%。有EUS+CT检查并能进行有效分期的305例(85.2%)。在305例中临床T分期对病理T分期的预测值为0-88.6%,其中T,期最高(88.6%)、T。期最低;临床N分期(N0、N1期)的预测值为62.5%-100%。虽然2002、2009年的分期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但2002年的分期内总生存除Ⅳ期只有2例与各期别相似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的分期内总生存各期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2002年UICCTNM分期标准对305例进行EUS+CT临床分期的总生存及无瘤生存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结论影像学检查不能有效、准确提供淋巴结转移个数,但对淋巴结定性的预测值较高。EUS+CT的临床分期能有效预测非手术食管癌的预后。
刘晓王贵齐贺舜秦秀敏王铸屈东邵华飞程贵余刘向阳周宗玫肖泽芬贺捷
关键词:食管肿瘤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