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10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鹿茸
  • 6篇色谱
  • 6篇相色谱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UPLC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3篇超高效
  • 3篇超高效液相
  • 3篇超高效液相色...
  • 2篇多糖
  • 2篇药典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素
  • 2篇色谱法
  • 2篇生物胺

机构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孙印石
  • 17篇王燕华
  • 6篇刘畅
  • 6篇陈宝
  • 6篇张磊
  • 4篇赵卉
  • 3篇李珊珊
  • 3篇王玉方
  • 2篇姜英
  • 2篇张秀莲
  • 2篇金春爱
  • 2篇赵海平
  • 1篇刘政波
  • 1篇商云帅
  • 1篇李艳
  • 1篇雒伟伟

传媒

  • 4篇中草药
  • 3篇食品科技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特产研究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色谱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19
  • 13篇2018
  • 2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鹿茸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差异及变化趋势。采用稀碱-浓盐法提取、硫酸软骨素ABC酶酶解鹿茸中的硫酸软骨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总硫酸软骨素及硫酸软骨素A-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冻干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的硫酸软骨素分别为14.13,11.99,1.74,0.32 g·kg^-1;煮炸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的硫酸软骨素分别为10.71,8.97,2.21,1.40 g·kg^-1;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的硫酸软骨素分别为12.47,9.47,2.64,0.07 g·kg^-1;带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的硫酸软骨素分别为8.22,4.39,0.87,0.28 g·kg^-1。该研究发现不同加工方式鹿茸中的硫酸软骨素含量差异较大。冻干茸、排血茸相对于煮炸茸、带血茸中的硫酸软骨素含量较高;同一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蜡片中的硫酸软骨素含量最高,粉片、纱片依次递减,骨片最低。
宫瑞泽王燕华孙印石
关键词:鹿茸硫酸软骨素高效液相色谱
鹿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研究药典规定的鹿茸2种炮制品“鹿茸粉”和“鹿茸片”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为评价指标,对参照药典方法炮制而成的鹿茸粉与鹿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劈成碎块,研成细粉”的鹿茸粉相比,4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粗蛋白、氨基酸、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依次减少5.0l%,4.35%,5.90%,27.62%;5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多糖,核苷类成分分别减少24.53%,21.07%;6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粗蛋白,核苷类成分各减少1.65%,20.52%。3种方式炮制而成的鹿茸片中脂肪酸、矿质元素的含量未见减少。“鹿茸片”中的多糖、粗蛋白、氨基酸、核苷类成分比“鹿茸粉”有所减少,尤以多糖、核苷类成分最为显著;根据主成分综合评分,5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所测有效成分减少量最小。
王燕华孙印石张磊刘畅宫瑞泽
关键词:鹿茸片中国药典化学成分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稀碱-浓盐法提取,硫酸软骨素ABC酶酶解样品中的硫酸软骨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总硫酸软骨素及硫酸软骨素A、B、C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Hypersil SAX强阴离子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2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盐酸调pH至3.5)和水(盐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2 nm,柱温40℃。结果:梅花鹿鹿茸、鹿角(鹿角脱盘)、鹿角胶(鹿角脱盘胶)、鹿角霜(鹿角脱盘霜)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分别为2.06、0.46(0.42)、0.93(1.10)、0.22(0.17)g·kg^(-1);马鹿鹿茸、鹿角(鹿角脱盘)、鹿角胶(鹿角脱盘胶)、鹿角霜(鹿角脱盘霜)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分别为1.83、0.41(0.34)、0.91(0.87)、0.19(0.15)g·kg^(-1)。结论:《中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差异很大,鹿茸中的最高,鹿角胶、鹿角、鹿角霜中的依次递减。
宫瑞泽王燕华陈宝孙印石
关键词:鹿角鹿角霜酸性粘多糖硫酸软骨素
HS-SPME-GC-MS技术测定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的气味物质成分
2018年
研究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气味物质的变化,以期为鹿茸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鹿茸即食片制备过程中的鲜鹿茸(XR)、嫩化茸(NR)、蜜制茸(MR)样品中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得出气味物质包括酯类、醛类、酮类、酸类、醇类、烃类、杂环类及其他成分共101种。加工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烃类和醛类,烃类从相对含量的55.22%减少至11.69%,醛类从相对含量的3.44%增加至30.36%。对加工过程中检测到的各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加工,鹿茸产品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挥发性的气味物质,这些气味物质对鹿茸的腥臭味具有调和及掩盖作用。
刘畅张磊陈建波王燕华孙印石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鹿茸
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桔梗中13种核苷类成分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桔梗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色谱柱:Waters HSS T3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1~8 min,0%~8%A;8~9 min,8%~15%A;9~10.5 min,15%A;10.5~11 min,15%~0%A;11~15 min,0%A);柱温为30℃,流速为0.3 m 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3μL。结果:不同产地桔梗中13种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很大,总含量最高为山东泰安(1451.40μg/g),最低为河南南阳(325.86μg/g)。结论:UPLC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桔梗药材中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可作为不同产地桔梗质量控制的一种评价指标。
陈宝王燕华王玉方霍晓慧高坤孙印石
关键词:桔梗UPLC核苷碱基
UPLC法测定桔梗泡菜中的生物胺类成分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腌制时间的鲜桔梗和干桔梗泡菜中的生物胺含量,比较不同腌制时间的桔梗泡菜中8种生物胺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桔梗泡菜比新桔梗泡菜中的生物胺总含量高,生物胺总量范围分别在(530.17~661.25)mg/kg和(491.25~658.12)mg/kg。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桔梗泡菜中的生物胺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8种生物胺的检出率为100%,其中腐胺含量最高292.50 mg/kg,2-苯乙胺含量最低为5.00 mg/kg,毒性最强的组胺和酪胺均在安全限量内。
霍晓慧宫瑞泽王燕华金春爱孙印石
关键词:生物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鹿茸加工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鹿茸加工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的5-HMF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对影响其含量的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Ca、Mg、Fe、Cu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比较不同加工方式鹿茸中上述物质含量的差异,讨论几种影响因素对加工过程中5-HMF产生的影响。结果煮炸茸各部位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冻干茸(P<0.05),高温加剧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使煮炸茸产生更多的5-HMF;带血茸各部位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排血茸(P<0.05),总糖、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带血茸为产生更多5-HMF提供充足底物;蜡片中5-HM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含量丰富的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差异分布的矿质元素均促进蜡片中5-HMF的产生。结论鹿茸加工过程中5-HMF的产生是总糖、还原糖、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温度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宫瑞泽王燕华赵卉孙印石
关键词:鹿茸5-羟甲基糠醛矿质元素CA
U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梅花鹿鹿茸中的核苷类成分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梅花鹿鹿茸(花鹿茸)中胞嘧啶、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肌苷、鸟苷、腺苷、2′-脱氧鸟苷、β-胸苷13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的花鹿茸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差异。方法水超声辅助提取花鹿茸样品中的核苷类成分,色谱柱Acquity UPLC?HSS T3(100 mm×2.1 mm,1.8μm),乙腈(A)-0.006%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13种成分基本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排血茸和带血茸的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核苷类成分的总量分别是4.47、3.95、2.68 g/kg和4.14、3.44、2.51 g/kg,煮炸茸和冻干茸3个部位核苷类成分的量分别为4.60、2.95、2.74 g/kg和5.06、4.24、2.31 g/kg。结论就核苷类成分总量而言,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高于带血茸,冻干茸蜡片、粉片部位高于煮炸茸,纱片部位低于煮炸茸。
孙印石王燕华王玉方陈宝陈丽雪
关键词:核苷核酸碱基次黄嘌呤黄嘌呤鸟苷梅花鹿鹿茸UPLC
不同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研究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和不同部位鹿茸中构成胶原蛋白的4种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进行含量测定,进而转换成胶原蛋白的含量。通过比较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和不同部位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差异,分析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茸蜡片、粉片、纱片、骨片和整支中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7.43%、30.01%、32.16%、40.81%和36.47%;煮炸茸相应部位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1.40%、31.59%、35.69%、44.07%和39.44%;排血茸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3.89%、39.04%、45.94%、46.23%和42.24%;带血茸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7.84%、32.24%、35.11%、43.62%和37.64%;鹿茸粉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5.51%、24.93%和26.12%,40%、50%和60%乙醇溶液润制的鹿茸片胶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6.93%、28.89%和29.08%。煮炸茸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冻干茸(蜡片除外),排血茸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带血茸;不同部位鹿茸之间表现出蜡片胶原蛋白含量较高,粉片、纱片和骨片中胶原蛋白含量依次递增的规律;不同炮制方法的鹿茸炮制品中,乙醇润制处理的鹿茸片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直接粉碎的鹿茸粉,随着润制鹿茸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鹿茸片中胶原蛋白含量逐渐增加。
宫瑞泽赵卉曲迪王燕华张磊刘畅刘政波孙印石
关键词:鹿茸胶原蛋白
不同加工方式的鹿茸无机元素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的梅花鹿鹿茸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为鹿茸的加工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的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加工方式的鹿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的K、Ca、Na、Mg、P、Cu、Zn、Mn、Fe、Ni、Co、Cr、Pb、Cd、As、Hg共16个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排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无机元素的总量分别为59.81、268.40、333.76 g·kg^(-1),粉片、纱片部位分别是蜡片部位的4.49倍和5.58倍;带血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无机元素的总量分别为56.45、239.58、323.10 g·kg^(-1),粉片、纱片部位分别是蜡片部位的4.24倍和5.72倍。煮炸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无机元素的总量分别为78.74、278.92、348.37 g·kg^(-1),粉片、纱片部位分别是蜡片部位的3.54倍和4.42倍;冻干茸蜡片、粉片、纱片部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别为70.39、232.78、313.11 g·kg^(-1),粉片、纱片部位分别是蜡片部位的3.31倍和4.45倍。结论:元素Ca、P、Mg、Fe、Ni、Co的含量呈现蜡片、粉片、纱片依次增加的趋势,元素K、Na、As及重金属元素Cu、Zn、Mn、Cr、Pb、Cd、Hg则较多地分布在蜡片部位。同种加工方式的鹿茸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蜡片、粉片、纱片依次升高的趋势,且粉片、纱片部位明显高于蜡片部位。
王燕华姜英孙印石商云帅李艳陈宝高坤
关键词:鹿茸骨组织无机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