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鹿茸
  • 5篇学成
  • 4篇药典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化学成分
  • 4篇胶原
  • 3篇蛋白
  • 3篇生物胺
  • 3篇皮胶
  • 3篇气相色谱
  • 3篇中药
  • 3篇羟脯氨酸
  • 3篇活性
  • 3篇胶原蛋白
  • 3篇国药
  • 3篇海绵胶
  • 3篇氨酸
  • 3篇冰糖
  • 2篇蛋白含量

机构

  • 3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山东永春堂集...

作者

  • 30篇孙印石
  • 30篇张磊
  • 21篇刘畅
  • 8篇李珊珊
  • 6篇王燕华
  • 2篇王玉方
  • 2篇宋明杰
  • 1篇刘政波
  • 1篇张秀莲
  • 1篇杨福合
  • 1篇王梓
  • 1篇魏海军
  • 1篇苌群红
  • 1篇赵卉
  • 1篇张玉伟
  • 1篇陈宝

传媒

  • 6篇中草药
  • 5篇特产研究
  • 3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食品科技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辐照方式的红参酒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2019年
采用电子束和60Co-辐照的方法对红参浸泡酒进行辐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红参酒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分别在原红参酒、电子束辐照酒、60Co-辐照酒中鉴定出24、37、2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化合物是3种红参酒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电子束辐照对红参酒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显著影响。3种红参酒中共同挥发性成分有8种,主要有-古芸烯、-人参烯、-榄香烯、马兜铃烯、香树烯、-芹子烯;电子束辐照酒有15种特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丁香烯、-古芸烯、1,2,4-三乙苯、异丙基苯甲酰胺;60Co-辐照酒有7种特有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杜松萜烯、六甲苯、5-羟基-3-甲基-1-茚酮。本研究分析辐照前、后红参酒挥发成分的变化,旨在为红参酒催陈工艺提供参考。
曲迪刘畅张磊霍晓慧李志满孙印石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挥发性成分
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杜马斯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测定并比较了梅花鹿毛桃茸、二杠茸、三岔茸中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质量。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硫酸软骨素在毛桃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40 mg/g、44.82%、42.24%、23.23%、6234.69 mg/kg、145.69 mg/g、55.12 mg/kg、2271.87 mg/kg、0.74 mg/g;在二杠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14 mg/g、52.12%、48.57%、21.50%、8684.27 mg/kg、126.40 mg/g、76.14 mg/kg、3438.37 mg/kg、1.94 mg/g;在三岔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4 mg/g、51.86%、45.49%、22.31%、9100.78 mg/kg、138.36 mg/g、70.75 mg/kg、2507.82 mg/kg、1.84 mg/g。结论不同形态梅花鹿鹿茸的化学成分有差异,PCA结果显示,二杠茸质量最好,三岔茸次之,毛桃茸质量最差。该研究为不同形态鹿茸质量评价及分等、分级标准提供参考。
刘松鑫宫瑞泽王泽帅张磊刘畅孙印石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粗蛋白矿质元素生物胺硫酸软骨素
不同品种、规格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鹿茸Cervi Cornu Pantotrichum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常被用作补益类中药使用。由于鹿茸的基原复杂,规格多样,加之功效物质不明晰,因而鹿茸产业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对不同鹿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形态、不同加工炮制方式、不同部位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鹿茸在医药和功能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刘松鑫宫瑞泽陆雨顺王泽帅张磊刘畅李珊珊孙印石
关键词:鹿茸
西洋参果多糖的纯化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西洋参果中总多糖(WQBP),再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中性糖WQBP-N和酸性糖WQBP-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检测各级分的1,1-二苯基-2-二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WQBP主要由鼠李糖(Rhamnose,Rha)、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GalA)、半乳糖(Galactose,Gal)、阿拉伯糖(Arabinose,Ara)和葡萄糖(Glucose,Glc)组成;WQBP-N主要由Gal、Ara、Glc和甘露糖组成,比例为63.9∶19.3∶15.2∶1.5;WQBP-A主要由Rha、GalA、Gal、Ara和Glc构成,比例为13.1∶13.2∶46.4∶19.0∶5.8。WQBP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优于其子级分,并且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研究结果能够为西洋参果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李珊珊祁玉丽曲迪张磊孙印石
关键词:多糖纯化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花鹿茸和马鹿茸9类化学成分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为研究花鹿茸和马鹿茸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种化学成分为指标综合评价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品质,并通过判别分析试图寻找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方法,测定并比较了花鹿茸、马鹿茸中多糖、粗蛋白、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9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并用SPSS 24.0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判别分析。结果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胶原蛋白、脂肪酸、矿质元素、核苷、硫酸软骨素和生物胺在花鹿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9.51、518.58、527.74、223.12、13.28、138.36、2.51、2.12mg/g和70.75mg/kg;在马鹿茸中质量分数分别为8.61、669.39、594.84、258.91、9.20、82.62、1.22、1.96 mg/g和136.02 mg/kg。PCA结果显示花鹿茸的综合得分高于马鹿茸。结论分别以9类化学成分总量、17种氨基酸、37种脂肪酸、10种生物胺、13种核苷为变量,通过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可将花鹿茸和马鹿茸进行分类,说明以化学成分为变量区分花鹿茸和马鹿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花鹿茸和马鹿茸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刘松鑫宫瑞泽王泽帅张磊刘畅陆雨顺孙印石
关键词:花鹿茸马鹿茸主成分分析生物胺
一种鹿皮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鹿皮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鹿皮胶按重量份计,主要由以下原料组份制成:鹿皮2000~2500份、鱼油100~300份、黄酒5~8份、豆油5~10份以及冰糖10~15份。本发明提...
张磊孙印石
鹿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被引量:6
2019年
以鹿骨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骨胶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料质量比;酶解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4 000 U/g、液料质量比10∶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骨胶原蛋白有最大水解度,为15.7%。在得出制备胶原多肽最佳条件下,进行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通过螯合正交试验可知,各因素对螯合率影响大小顺序为:酶解液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螯合温度>螯合时间>pH,在pH 6、酶解液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2∶1、螯合温度40℃,螯合时间50 min条件下,最大螯合率为51.6%。此次研究对提高鹿骨利用率及后续鹿骨产品的开发及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磊刘松鑫刘畅王泽帅孙印石
关键词:胶原多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柱前衍生UPLC-PDA法对不同基原、形态、采收时期,不同加工方式和部位鹿茸及鹿源药材中γ-氨基丁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鹿茸、鹿角、鹿角胶和鹿角霜中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鹿茸(0.35-2.91 g/kg)最高,鹿角胶(0.71-0.94 g/kg)其次,鹿角和鹿角霜含量(0-0.13 g/kg)最低;不同基原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花鹿茸最高;不同形态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二杠最高,三岔其次,毛桃最低;不同生长阶段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以二茬茸最高,激素催生二茬茸最低;不同加工方式及部位对鹿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影响较大,煮炸与冻干相比能较大程度保留鹿茸中的γ-氨基丁酸,单位质量排血茸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带血茸(P<0.05),蜡片、粉片、纱片和骨片中γ-氨基丁酸含量逐渐递减。结论γ-氨基丁酸在鹿源药材中广泛存在且差异显著,尤其在不同基原、形态、采收时期,不同加工方式和部位鹿茸中,可以考虑将γ-氨基丁酸作为鹿源药材的质量控制成分。
宫瑞泽刘松鑫夏蕴实刘畅孙印石张磊
关键词: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Γ-氨基丁酸
一种鹿胶益生糕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鹿胶益生糕及其制作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鹿胶益生糕主要由以下原料组份制成:鹿胶100~150份、海绵胶煤炱菌多糖50~70份、核桃仁75~110份、枸杞25~40份、黑芝麻125~...
张磊孙印石
文献传递
HS-SPME-GC-MS技术测定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的气味物质成分
2018年
研究鹿茸即食片加工过程中气味物质的变化,以期为鹿茸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鹿茸即食片制备过程中的鲜鹿茸(XR)、嫩化茸(NR)、蜜制茸(MR)样品中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得出气味物质包括酯类、醛类、酮类、酸类、醇类、烃类、杂环类及其他成分共101种。加工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烃类和醛类,烃类从相对含量的55.22%减少至11.69%,醛类从相对含量的3.44%增加至30.36%。对加工过程中检测到的各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加工,鹿茸产品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挥发性的气味物质,这些气味物质对鹿茸的腥臭味具有调和及掩盖作用。
刘畅张磊陈建波王燕华孙印石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鹿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