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从四川成都某大型养鸡场发病雏鸡的肝脏中分离到2株细菌,并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16SrRNA扩增和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抗性,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人工感染试验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病例,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脑炎,并从肝、脑等实质器官回收到奇异变形杆菌,证明该菌是引起雏鸡发病的主要原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国内鸡源的奇异变形杆菌分为不同的两大支,本试验从同一鸡场分离的2株菌聚在两个不同的分支,表明同一鸡场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也存在着遗传多样性,同时与人、牛、鹅等其他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存在密切的遗传关系,其公共卫生学意义值得注意。
- 周芳冉丹丹刘飞汤承岳华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系统进化分析
- 牦牛源鲍氏志贺菌人工感染BALB/c小鼠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解牦牛源鲍氏志贺菌对实验动物除肠道外的心、肝等的快速致病性损伤,本研究以牦牛源鲍氏志贺菌感染SPF小鼠,剂量为0.5mL·只-1(2×109 CFU·mL-1),感染后6、18、30、42、54、66h剖杀、取样并对剖解进行详细观察,在每个安排的时间点平行采集3只小鼠的脑、心、肝、脾、肺、肾、小肠、大肠和胰腺等组织,制备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感染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菌定位进行观察,收集小鼠血液进行乳酸脱氢酶、尿素、肌酐、α-淀粉酶、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磷酸激酶、CO2结合力、P、血糖、白细胞数等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除小肠上皮细胞损伤外,心外膜下出现凝固性坏死病灶,肝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胰腺上皮细胞肿胀,细胞质溶解,细胞核固缩或碎裂等;心肌细胞、肝细胞、肺泡壁、肾小管细胞、胰岛细胞、肠上皮细胞细胞质内均有待检菌体抗原阳性反应;生化指标除甘油三酯外均有一定变化。试验证实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菌体抗原检出量成正相关,分离株能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大面积侵嗜,心、肝、肺、胰腺、肾也是牦牛源鲍氏志贺菌分离株的主要靶器官。生化指标和病理损伤的特征性变化对该病诊断与研究拓展具有重要价值。
- 冉丹丹周芳黄志宏汤承刘亚刚
- 关键词:病理观察抗原分布
- 牦牛轮状病毒VP6基因序列分析及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4
- 2016年
- 轮状病毒(rotavirus,RV)VP6基因是RV的主要分子检测靶点,但该基因的点突变会影响RV的分子检测。本试验的目的是在研究牦牛RVVP6基因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建立检测牦牛RV的RT-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采用Prime 5.0设计引物,从30个牦牛腹泻样本中扩增得到14个位于931—1 338bp牦牛RVVP6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与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相比,牦牛RVVP6基因在931—1 110bp间出现多处点突变,而在1 100—1 338bp之间序列高度保守。据此设计检测引物,成功建立了检测牦牛RV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只扩增出牦牛RV及BRV的特异片段,对其他无关病原无扩增;检测下限为0.45pg·μL^(-1),灵敏性较好。所建立方法对牦牛RV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现有检测BRV的RT-PCR方法,为牦牛RV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对BRV的检出也与其他方法具有很好的符合率,也可以用于BRV的检测。对234份犊牦牛腹泻粪便样本的RV检出率:西藏为60.00%(36/60)、青海为95.00%(57/60);四川为85.19%(46/54);云南为90.00%(54/60),证明牦牛RV感染是当前导致犊牦牛腹泻的重要原因。
- 周芳岳华张斌李凡陈曦汤承
- 关键词:牦牛轮状病毒VP6基因点突变
- A群牛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7年
-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是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了解病毒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进化,对该病毒的检测方法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近年来在A群BRV的重要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分子特征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凡周芳岳华汤承
- 关键词:牛轮状病毒分子特征遗传进化
- 牦牛星状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变异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近期作者实验室从腹泻牦牛粪便样本中鉴定出一种新型星状病毒(AstV)——牦牛AstV,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牦牛AstV的RT-PCR方法。首先设计引物扩增牦牛AstV 630bp的ORF2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检测引物,建立检测牦牛AstV的RT-PCR方法。结果显示,从20份牦牛腹泻粪便中扩增出13个牦牛AstVORF2基因片段,核苷酸相似性为99.3%~100%,而与牛肠源星状病毒(BAstV)ORF2基因的相似性仅为59.5%~80.8%;所建立的RT-PCR方法只扩增牦牛AstV的特异片段,对BAstV和其他无关病原无扩增;对病毒核酸的最低检测限为57.3fg·μL^(-1);比较试验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对牦牛AstV的检出率明显优于现有检测BAstV的RT-PCR方法。其对牦牛腹泻与健康粪便样本中牦牛AstV的检出率分别为55.5%(76/137)和7.7%(2/26)(P<0.01)。试验结果表明,扩增的ORF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在牦牛AstV毒株间高度保守,但相对于BAstV变异大;基于该序列建立的检测牦牛AstV的RT-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为牦牛AstV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工具;同时,本试验结果也提示牦牛AstV与犊牦牛腹泻有联系。
- 陈曦汤承张斌宋志刚周芳岳华
- 关键词:牦牛星状病毒RT-PCRORF2基因
- 川西北牦牛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stx2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中国川西北牦牛肉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的携带情况及stx2的亚型和特征,试验将采集的204份川西北牦牛肉样品(各25g)增菌培养后,每份挑取5个可疑菌落,采用stx1、stx2双重PCR方法检测STEC,对分离株中的stx2分型并克隆测定stx2编码区序列。结果显示,在204份样品中分离出8株STEC,平均分离率为3.9%(8/204);存在4个不同的O血清型,分别为O38(4)、O50(1)、O74(2)、O150(1);在6株含有stx2的菌株中,其中有2株为stx2a型、4株为stx2c型。结果表明牦牛源分离株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和牛源菌株同源性较高;由stx2A、B亚基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可知,牦牛源分离株与人源、牛源菌株聚为一支,表明它们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牦牛源stx2各自分布在自己的小分支中,表明牦牛源STEC stx2与人源和牛源stx2相比,尽管亲缘关系较近,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童京京刘飞周芳冉丹丹汤承
- 关键词: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牦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