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达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大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分化
  • 1篇工作坊

机构

  • 2篇中央美术学院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范凌
  • 2篇林达
  • 1篇唐洁琼

传媒

  • 2篇时代建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 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被引量:8
2009年
居住"小区"开发项目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城市肌理上最明显的特征。文章受2009年3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超级街区"城市学座谈会启发,试图以"小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交接点,对中国城市大规模开发项目的意义进行承上(改革开放前)启下(经济危机后)的阅读;同时,以北京的"建外SOHO"和"MOMA万国城"项目为例,探讨"小区"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对于演变中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最后,试探性地提出另一种动态性的城市阅读模型——"超级街区"。若公有制时代的单位"大院",改革开放以后的居住"小区"和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超级街区"针对的是同一个客体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交织下的不同表述,那么这篇文章将讨论"大"、"小"和"超级"作用于同一客体的相对性,其所对应的参照系以及这个蒙太奇式的视角切换所具备的批判性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去认识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中国特有的城市演进。
布雪泽范凌林达
关键词:社会分化
中国实验室之研究工作坊 进行中国研究时的战略与挑战
2010年
中国实验室,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及保护研究生学院(GSAPP)的实验性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实验室组织对中国的大规模开发现象进行实地研究工作坊。中国实验室选择具有批判潜力的设计项目,探索对建筑与城市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并且积极与中国的学者和学生团队进行合作。通过这些工作,中国实验室试图成为一个"开放资源"的平台,为将来的跨学科城市研究者提供支持。
杰弗里·约翰逊克莱西卡·布莱切亚林达唐洁琼范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