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不同流路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过程被引量:19
- 2010年
-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50-2007年的水沙数据以及不同流路各水文站同流量(3000m3/s)水位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河道表现出淤积—冲刷交替出现的变化过程,当进入下游的含沙量为18.6kg/m3时,河道冲淤表现为动态平衡。艾山以下河道的冲淤变化过程除受水沙条件控制外,还受到流路变迁的影响。流路变迁初期河道发生溯源冲刷作用,中后期河道发生溯源淤积作用。各站同流量水位变化,神仙沟流路主要为下降,河道以冲刷为主;刁口河流路主要为升高,河道以淤积为主;清水沟流路有升有降,河道冲淤互有,总体表现为淤积。流路变迁对河道横断面形态的影响主要在利津以下。
- 彭俊陈沈良刘锋陆勤陈一强
- 关键词:黄河水沙水位淤积冲刷
- 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变化和底沙再悬浮被引量:2
- 2011年
- 根据黄河三角洲孤东潮位站1 a的表层逐日悬沙质量浓度、逐时潮位和风速风向以及多年黄河入海水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冬高夏低季节性变化,大小潮周期内悬沙质量浓度呈锯齿状波动,区别于常见的大潮高小潮低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认为,孤东近岸悬沙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是由向岸风浪引起的泥沙再悬浮过程控制,而非黄河入海水沙造成。潮差小,潮流弱,潮汐动力不足以掀动底沙,是造成悬沙质量浓度大小潮周期内变化规律特别的原因所在。
- 陈一强陈沈良马宗文彭俊刘锋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 黄河2009年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水动力及悬沙输移变化特征被引量:17
- 2010年
- 根据2009年7月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在黄河口两个站位观测的水文泥沙资料,对调水调沙期间和结束后河口的水动力和悬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潮周期内悬沙输移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相比于结束后,落潮动力加强,涨潮动力有所减弱,尤其在水体表层表现明显,河口切变锋类型不同,其出现时间长度亦不同;调水调沙期间含沙量较大,垂向分布较复杂,而结束后含沙量低,垂向梯度变化较小;此外,调水调沙期间河口悬沙在输移过程中以沉降作用为主,并在涨急和落急时刻伴随着底沙的再悬浮,而结束后悬沙浓度降低幅度较大,泥沙再悬浮作用较强。
- 刘锋陈沈良周永东彭俊陈一强任韧希子
- 关键词:调水调沙悬沙输移悬沙浓度水文泥沙河口悬沙垂向分布
- 黄河三角洲侵蚀性岸段水下岸坡地质灾害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8
- 2014年
- 黄河的高含沙量和尾闾的频繁摆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利用精密的测深仪,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纳等设备同步扫测所获取的记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侵蚀性岸段水下岸坡的地质灾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测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冲蚀构造、凹坑与洼地、海底滑坡、海底刺穿、不均匀地层(切蚀-填充构造、声学透明层)、埋藏冲沟和古河道。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平行岸线的带状分布,按水深可划分为3个区域。6m水深以浅区域,主要发育冲蚀构造,且冲沟、边缘陡坎和蚀余构造相间分布。6~14 m水深区域,主要发育凹坑与洼地、海底滑坡、海底刺穿和分布广泛的声学透明层。14 m水深以外区域,主要发育埋藏冲沟和古河道,其形成主要与海平面上升有关。
- 彭俊陈沈良陈一强李谷祺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浅地层剖面侧扫声纳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