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浩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相变材料
  • 4篇相变
  • 3篇性能研究
  • 3篇乳液
  • 2篇导热
  • 2篇导热系数
  • 2篇蓄冷
  • 2篇制冷
  • 2篇熔融
  • 2篇熔融插层
  • 2篇相变特性
  • 2篇活性剂
  • 2篇浆体
  • 2篇复合相变
  • 2篇复合相变材料
  • 2篇R404A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2篇插层
  • 1篇蓄冷空调

机构

  • 8篇苏州科技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11篇孙志高
  • 11篇李成浩
  • 8篇张爱军
  • 7篇王茂
  • 6篇李翠敏
  • 4篇李娟
  • 4篇杨明明
  • 2篇朱明贵
  • 1篇蔡伟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制冷学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制冷与空调(...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剂对冰浆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选用液体石蜡为油相,通过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和乙醇制备了乳液浆体.利用混合量热法测量了乳液浆体含冰率与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添加量、乙醇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同的相变结晶时间内,油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对含冰率影响很小.乙醇的添加降低...
李成浩孙志高杨明明陈之帆
关键词:蓄冷空调表面活性剂流动性
乳液浆体蓄冷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选用二甲基硅油作为油相,硅烷偶联剂作为添加剂制备了乳液浆体,利用混合量热法测试了二甲基硅油-水乳液浆体的含冰率与二甲基硅油、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和温度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相变结晶时间内,随着二甲基硅油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的冰点和含冰率降低。虽然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降低了含冰率,但可以防止冰浆粘附容器壁面,改善了流动性。当添加的硅烷偶联剂和二甲基硅油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10%,环境温度为-8.5℃,相变结晶时间为90 min时,制备的乳液浆体含冰率达到33.4%,浆体不粘附壁面,浆体颗粒分散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李成浩孙志高张爱军王茂杨明明李翠敏李娟
关键词:浆体乳液相变蓄冷
相变窗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十四酸(MA)-十六醇(HD)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确定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相变温度为35.5℃,相变潜热为218.23 kJ/kg,经过300次热循环实验,结晶温度变化在0.2℃以内,热稳定性良好。利用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模拟夏季室外温度变化(变化范围18~58℃),测试了双层窗与相变窗内外表面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相变窗外表面温度峰值较双层窗降低5.9℃,相变窗内表面温度峰值较普通双层窗降低0.6℃,温度持续稳定100 min,整个测试过程中相变窗控温效果明显。相变窗较双层窗具有良好的负荷转移能力。
张爱军孙志高孙志高李成浩丁慧娟
关键词:相变材料热负荷传热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选择R404A、R23作为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循环制冷剂,构建了冲击试验箱的低温箱制冷系统,高温箱采用电加热控制方法,高、低温箱均采用PID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箱经过约12.8min达到预热温度210℃,偏差±0.3℃。低温箱经过约57min可达到预冷温度-70℃,偏差±0.5℃。冲击试验在-55℃^+200℃时,转换时间为5s,温度恢复时间不大于5min,温度偏差不大于±0.5℃。测试过程中,两级压缩机进、排气压力值稳定,说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李成浩孙志高王茂张爱军王功亮
关键词:R404AR23复叠式制冷
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分别以十四酸(MA)和十六醇(HD)以及聚乙二醇(PEG)和月桂酸(LA)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两种二元复合相变材料(PCM)。利用T-History法测定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MA-HD体系与PEF-LA体系均存在共晶点。重复循环结果表明,MA-HD共晶体系相变温度变化范围在0.4℃以内,热稳定性能良好;PEG-LA共晶体系在前50次循环内,相变温度降低,循环50次之后相变温度变化范围在0.2℃以内。
张爱军孙志高蔡伟李成浩王茂李翠敏
关键词:脂肪酸脂肪醇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导热系数
硬脂酸-十八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以硬脂酸(S18)和十八醇(C18)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PCMs)。复合后的相变材料克服十八醇二次相变的缺点,获得合适的相变温度。采用步冷曲线法测定不同配比下二元相变材料的结晶温度,共晶混合物的相变温度为51.6℃。T-History法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热约为210 J/g。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复配后材料结构,表明硬脂酸和十八醇是通过分子力结合。35~90℃冷热循环(800次)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未出现分层现象,相变热几乎无变化,相变温度变化区间不高于0.6℃,且400次热循环后相变温度不再变化,热稳定性能良好。
刘旻瑞孙志高李成浩杨明明朱明贵李翠敏
关键词:相变导热系数硬脂酸十八醇
月桂酸-十四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特性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获得适合在建筑领域应用的相变材料和相变温度,以月桂酸(LA)和十四醇(TD)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一系列二元酸-醇相变材料。采用步冷曲线法测定不同组分二元相变材料的结晶温度,通过绘制的相图确定二元体系低共晶点,LA-TD二元体系在23.1℃达到共晶点;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表明复合相变材料中LA与TD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LA-TD混合物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低共晶物的相变起始温度为24.46℃,相变潜热达到150.45 J/g,经300次0~60℃冷热循环后热稳定性良好。
蔡伟孙志高马鸿凯张爱军李成浩王茂
关键词:相变复合材料月桂酸相变特性
液体石蜡乳液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利用高速搅拌和超声乳化法,制备了液体石蜡乳液。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组成、用量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的油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液为O/W型,乳液久置不分层,稀释分散性为一级,无漂油现象,稳定性良好。乳液的表面张力平均值为24.50mN/m,D50平均粒径为1.56μm。
杨明明李成浩孙志高刘旻瑞朱明贵李翠敏李娟
关键词:液体石蜡乳液表面活性剂
储能墙板制备及性能实验研究
2017年
利用改性的膨润土吸附由十四酸(MA)和十六醇(HD)混合而成的共熔相变材料(PCM),制取了膨润土基复合相变材料。扩散-渗出圈法实验结果表明,等质量的相变材料与改性膨润土混合为最佳质量配比,无泄漏现象。把水泥、标准砂、膨润土基复合相变材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了储能墙板,储能墙板能有效降低墙板表面温度峰值。添加6%的相变材料墙板储能效果最好,高温段的平均温度比普通墙板降低了3.0℃。
张爱军孙志高李成浩王茂李翠敏李娟
关键词:熔融插层复合相变材料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温湿度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选择R404A作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并对该试验箱的温湿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R404A作为制冷循环工质,电加热作为升温与温度稳定调节手段,采用PID控制方式,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内的温度可稳定控制在-40℃~150℃范围,温度偏差≤±0.3℃。采用冷却除湿和电加热蒸汽加湿方式,相对湿度可控制10%RH^98%RH,湿度偏差≤±1.5%RH。系统运行稳定,表明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的设计达到了要求。
王茂孙志高李成浩张爱军王功亮
关键词:制冷剂R404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