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高

作品数:214 被引量:738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8篇建筑科学
  • 22篇化学工程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电气工程
  • 10篇理学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9篇水合物
  • 25篇蓄冷
  • 25篇相变材料
  • 25篇空调
  • 21篇相平衡
  • 19篇节能
  • 18篇制冷
  • 18篇天然气
  • 18篇活性剂
  • 17篇气体水合物
  • 16篇相变
  • 15篇热电
  • 15篇表面活性
  • 14篇天然气水合物
  • 14篇气水
  • 14篇气水合物
  • 14篇空调系统
  • 13篇性能研究
  • 12篇蓄热
  • 10篇建筑

机构

  • 81篇苏州科技大学
  • 4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0篇中山大学
  • 36篇苏州科技学院
  • 29篇扬州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淮阴工业专科...
  • 1篇上海联创设计...
  • 1篇浙江大学建筑...
  • 1篇江苏七0七天...

作者

  • 214篇孙志高
  • 36篇郭开华
  • 36篇李翠敏
  • 36篇李娟
  • 22篇黄海峰
  • 21篇樊栓狮
  • 19篇王如竹
  • 16篇刘成刚
  • 12篇焦丽君
  • 11篇李成浩
  • 10篇周波
  • 10篇赵之贵
  • 9篇张爱军
  • 8篇王茂
  • 7篇王功亮
  • 7篇谢诺琳
  • 7篇朱明贵
  • 6篇王海
  • 6篇沈辉
  • 6篇刘勇

传媒

  • 9篇制冷学报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 8篇化工新型材料
  • 7篇化工进展
  • 6篇低温与超导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扬州大学学报...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节能技术
  • 4篇太阳能学报
  • 4篇化工学报
  • 4篇功能材料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制冷与空调(...
  • 4篇储能科学与技...
  • 4篇苏州科技大学...
  • 3篇流体机械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建筑热能通风...
  • 3篇低温工程

年份

  • 10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19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石蜡微乳液冰浆制备与性能试验研究
2020年
为了探寻性能稳定、可重复进行冰浆制备的微乳液,本文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复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与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液,并对所制备的微乳液进行稳定性测试及冰浆制作。结果表明:AEO-9/油酸钠质量比为7∶3,剂油质量比为2∶3时制备的微乳液为W/O型微乳液,本文测得该乳液平均粒径为64.93 nm,并获得了拟三元相图;电导和温度试验表明水含量小于36.9%时可制备澄清透明的W/O型微乳液,微乳液在0.2~30℃之间可保持稳定不分层;离心和贮藏试验表明该微乳液稳定性良好,在-3~30℃之间的300次冷热循环试验后微乳液仍保持稳定,可在蓄冷过程中重复使用;该微乳液体系冰浆结晶点为-0.8℃,过冷度仅为0.2℃,克服了传统冰浆制取过程中过冷度大和结晶点低的缺陷,制备的冰浆未粘附壁面,冰浆流动性良好。
陆玲孙志高周麟晨王晓春李娟李翠敏黄海峰
关键词:冰浆蓄冷微乳液表面活性剂相变
气体水合物储存天然气技术被引量:17
2002年
利用气体水合物储运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和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它可以降低天然气储运的费用 ,提高天然气储运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气体水合物是一种包络状晶体化合物 ,在标准状况下 1m3的水合物可包含 1 50~ 1 80m3的天然气 ,其巨大的储气能力和相对温和的储气条件备受重视。水合物储运天然气除了储气量大外 ,在安全性方面还有其无比的优越性 :水合物不易燃烧 ,可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发生 ;储存压力相对较低 (4MPa左右 ) ;发生储罐破裂等方面事故时天然气泄露速度慢。研究了气体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讨论了水合物储运天然气的研究方向和推广应用水合物储气技术需解决的问题。
孙志高樊栓狮郭开华王如竹马荣生
关键词:气体水合物天然气相平衡
一种管壳式相变蓄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壳式相变蓄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管体,管体和壳体水平设置,壳体和管体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壳体和管体均为椭圆形,壳体的长轴与管体的短轴重合;管体外壁上设有肋片,肋片为直肋,多个肋片均匀分布在管...
胡志培孙志高
文献传递
蓄热单元尺寸对融化传热增强作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高板式相变蓄热单元融化过程的传热速率,本文在传统矩形单元的基础上改变装置尺寸得到楔形截面蓄热装置。利用焓法模型分析了单元结构尺寸(包括高宽比,上下边长比)对蓄热过程材料融化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蓄热单元高度(热源面积)一定时,装置上下边长比、高宽比均对其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减小矩形单元的高宽比有利于强化传热;采用上下边长比大于1的楔形单元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蓄热过程的融化死角,蓄热时间最大缩短32.8%;蓄热单元的最优上下边长比与高宽比存在对应关系。
胡志培孙志高李安桂
关键词:强化传热自然对流
水合物蓄冷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分析了水合物蓄冷技术的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水合物蓄冷相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水合物相变蓄冷过程中存在过冷度的问题,而且水合物相变放热过程中相变体系存在温度升高的现象。最后指出了水合物蓄冷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方向。
孙志高刘成刚周波徐乐中黄海峰
关键词:水合物蓄冷二氧化碳环戊烷
有机相变乳液中HCFC–141b水合物生成及稳定性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促进水合物形成,在HCFC–141b、有机相变材料(正癸酸和十二醇)和水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Span 80作为乳化剂,采用高速搅拌的方法制备了有机相变材料-表面活性剂-制冷剂-水乳液体系,增大水分子与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实验研究了静态条件下有机相变材料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可以有效提高水合物的蓄冷量,减少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降低水合物生成的随机性;温度越低,水合物促进效果越好。水合物生成/分解循环实验表明,添加Tween 80的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好,有机相变乳液提高了水合物生成/分解循环过程的稳定性。
周麟晨孙志高陆玲王赛李娟李翠敏
关键词:水合物HCFC-141B蓄冷稳定性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77
2001年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类似冰的笼形晶体水合物 ,在标准状况下 1m3 的水合物可包含 15 0~ 2 0 0m3 的天然气。随着冻土带和海洋中天然气水合物发现量的不断增大 ,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一种诱人的未来能源。为将来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全面、深入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在相平衡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孙志高王如竹樊栓狮郭开华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动力学
二元有机复合相变材料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分别以十四酸(MA)和十六醇(HD)以及聚乙二醇(PEG)和月桂酸(LA)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两种二元复合相变材料(PCM)。利用T-History法测定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MA-HD体系与PEF-LA体系均存在共晶点。重复循环结果表明,MA-HD共晶体系相变温度变化范围在0.4℃以内,热稳定性能良好;PEG-LA共晶体系在前50次循环内,相变温度降低,循环50次之后相变温度变化范围在0.2℃以内。
张爱军孙志高蔡伟李成浩王茂李翠敏
关键词:脂肪酸脂肪醇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导热系数
石蜡/油酸钠/己醇/水微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制备稳定性良好的储能用微乳液冰浆,选用液体石蜡为油相,油酸钠作为乳化剂,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实验确定了石蜡、水、表面活性剂的质量配比,利用超声波乳化的方法制备了热力学稳定的石蜡-油酸钠-己醇-水微乳液体系,获得了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并表征了该微乳液体系的粒径和电导率。微乳液(石蜡、己醇、油酸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0.55∶4∶23)粒径峰值为179.7nm,平均粒径为16.23nm。微乳液含水量在1%-45%之间,是W/O型微乳液。含水量在45%-52%之间,微乳液呈液晶状,为双连续型微乳液。含水量在52%以上,为O/W型微乳液。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微乳液由W/O型转变为双连续型,再转变为O/W型微乳液。实验表明微乳液制备简便,静置60天没有分层,300次-3~30℃冷热循环没有出现分层现象,稳定性良好,为石蜡微乳液作为冰浆蓄冷介质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陆玲孙志高周麟晨王赛陆坤王晓春
关键词:微乳液石蜡导电率三元相图
冷热电联产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根据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供能特点,在比较分析联产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当量电效率来评价联产系统的性能的方法。文章用一次能源利用率、火用效率和当量电效率对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量电效率具有合理、可行性和简单实用的特点。
谢诺琳孙志高
关键词:冷热电联产系统性能评价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