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翠敏

作品数:86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相变材料
  • 12篇喷雾冷却
  • 12篇传热
  • 11篇水合物
  • 11篇建筑
  • 10篇强化传热
  • 10篇相变
  • 9篇毛细管
  • 9篇换热
  • 8篇蓄冷
  • 7篇活性剂
  • 7篇HCFC-1...
  • 6篇空调
  • 6篇复合相变
  • 5篇性能研究
  • 5篇蓄热
  • 5篇自然对流
  • 5篇超声
  • 4篇导热
  • 4篇导热系数

机构

  • 6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6篇苏州科技学院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浙江大学建筑...
  • 2篇东华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上海联创设计...
  • 1篇上海电力大学

作者

  • 86篇李翠敏
  • 36篇孙志高
  • 32篇李娟
  • 20篇李俊
  • 14篇蒋彦龙
  • 13篇黄海峰
  • 6篇李成浩
  • 5篇刘成刚
  • 5篇朱明贵
  • 5篇杨明明
  • 4篇赵加宁
  • 4篇王茂
  • 4篇张爱军
  • 3篇王清树
  • 3篇李俊
  • 3篇王源
  • 3篇蔡伟
  • 3篇孟二林
  • 3篇焦丽君
  • 2篇蒋彦龙

传媒

  • 5篇化工进展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制冷学报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流体机械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暖通空调
  • 3篇建筑热能通风...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制冷与空调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中外建筑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节能

年份

  • 10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7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暖末端用毛细管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2016年
为完善毛细管基础理论研究,本文利用水银压差计、电子天平等元件建立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内径为2.3ram的毛细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变化规律、层流区和紊流光滑区的摩擦阻力系数进行了测定。其中,摩擦阻力系数测定中Re范围为400--7500,管内流体流速范围为0.2-3.2m/s。结果表明,毛细管内流动状态从层流向湍流转捩的临界雷诺数为2100-2300,毛细管内的流动阻力特性与典型的常规管径的管道流动特性吻合良好,并得到常规的理论完全适用于毛细管的结论。
李翠敏王源刘成刚
关键词:毛细管
铜网促进四氢呋喃水合物生成实验被引量:7
2018年
为解决静态系统中水合物诱导时间长、生长速度慢的问题,利用铜网较高的表面能以及适宜的网状结构,从减小成核壁垒和强化传热方面研究了常压下四氢呋喃+水体系中添加金属铜网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网的存在能减小晶核形成所需克服的表面能,诱导THF水合物成核,减少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在实验条件下,40目铜网较80目铜网对THF水合物生成的促进效果好,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短。随着铜网层数的增加,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缩短。温度升高,THF水合物成核随机性增大。与圆柱形铜网相比,W形铜网作用下THF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变化区间小。温度越低,水合物形成的诱导时间越短,水合物生长速度越快,生成的水合物也越密实。
汤小蒙孙志高陈之帆刘晓李娟李翠敏黄海峰
关键词:四氢呋喃铜网表面能水合物
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采用短梁三点弯曲试验法,研究三维四向、五向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性能、剪切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三维五向较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好;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沿长度方向随着编织角的减小而增加;切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受剪切破坏时在加载点附近侧表面裂缝沿纱线走向分布,上下两表面发生弯曲破坏,离开侧表面2 mm后内部纵向截面上下表层发生弯曲破坏,其它部位未发生剪切破坏。
李翠敏阎建华刘丽芳俞建勇
关键词: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剪切强度破坏模式
新型石蜡乳液冰浆制备与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选用液体石蜡为油相,油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乳化剂,利用高速搅拌和超声乳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液体石蜡乳液作为冰浆蓄冷介质。电导率测试表明:该乳液为O/W型,乳液的D50粒径为1.56μm。在乳液中添加乙醇和丁醇可有效抑制冰浆粘附聚甲基戊烯(PMP)、玻璃和不锈钢烧杯壁面。乳液在解除过冷后的初期,冰浆在不锈钢烧杯中形成速度最快,在PMP烧杯中形成速度最慢。在解除过冷相同时间内,添加乙醇的乳液体系蓄冰率(IPF)比添加丁醇的高,但随着结晶时间的增加,差值逐渐减小。解除过冷3 h后冰粒呈颗粒状,IPF在55%~65%之间,具有良好的流动分散性。
杨明明孙志高刘旻瑞朱明贵王晓春李翠敏李娟黄海峰
关键词:冰浆载冷剂过冷度冻结点乳液
新型石蜡微乳液冰浆制备与性能试验研究
2020年
为了探寻性能稳定、可重复进行冰浆制备的微乳液,本文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复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与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液,并对所制备的微乳液进行稳定性测试及冰浆制作。结果表明:AEO-9/油酸钠质量比为7∶3,剂油质量比为2∶3时制备的微乳液为W/O型微乳液,本文测得该乳液平均粒径为64.93 nm,并获得了拟三元相图;电导和温度试验表明水含量小于36.9%时可制备澄清透明的W/O型微乳液,微乳液在0.2~30℃之间可保持稳定不分层;离心和贮藏试验表明该微乳液稳定性良好,在-3~30℃之间的300次冷热循环试验后微乳液仍保持稳定,可在蓄冷过程中重复使用;该微乳液体系冰浆结晶点为-0.8℃,过冷度仅为0.2℃,克服了传统冰浆制取过程中过冷度大和结晶点低的缺陷,制备的冰浆未粘附壁面,冰浆流动性良好。
陆玲孙志高周麟晨王晓春李娟李翠敏黄海峰
关键词:冰浆蓄冷微乳液表面活性剂相变
一种超声场作用下变喷嘴姿态喷雾冷却实验装置及方法
一种超声场作用下变喷嘴姿态喷雾冷却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强化传热领域。该装置采用极薄电阻材料导电的方式产生较高热流密度热量,电阻材料厚度方向可认为不存在温度梯度,喷雾冷却时可快速达到动态平衡,电阻材料底部采用绝缘导热胶粘贴...
李俊李翠敏王清树孟二林李娟
文献传递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是建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条件的限制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和实验考核方式的不合理性,给出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将部分改革成果实施在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程向明李翠敏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有机相变乳液中HCFC–141b水合物生成及稳定性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促进水合物形成,在HCFC–141b、有机相变材料(正癸酸和十二醇)和水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Span 80作为乳化剂,采用高速搅拌的方法制备了有机相变材料-表面活性剂-制冷剂-水乳液体系,增大水分子与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实验研究了静态条件下有机相变材料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可以有效提高水合物的蓄冷量,减少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降低水合物生成的随机性;温度越低,水合物促进效果越好。水合物生成/分解循环实验表明,添加Tween 80的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好,有机相变乳液提高了水合物生成/分解循环过程的稳定性。
周麟晨孙志高陆玲王赛李娟李翠敏
关键词:水合物HCFC-141B蓄冷稳定性
流量分配不均下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研究
2017年
建立了流量分配不均下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用传热数学模型,并通过FLUENT仿真和自主编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以机载交叉式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为例,通过与文献试验数据对比论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变流体比热容、流体入口温度和流体流动阻力条件下流量分配不均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李俊蒋彦龙王瑜孟二林李翠敏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相变板的毛细管自然对流换热器
本案涉及基于相变板的毛细管自然对流换热器,包括:壳体,其侧面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毛细管网栅,其由多根等长的毛细管沿竖直方向并排排列;毛细管网栅与上通风口所在的壳体侧面平行;相变板,其分别贴设于所述上通风口...
李翠敏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