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滨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2篇内固定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神经根...
  • 1篇腰椎后
  • 1篇腰椎后路
  • 1篇有限内固定
  • 1篇有限内固定结...
  • 1篇有限内固定结...
  • 1篇愈合
  • 1篇早期愈合
  • 1篇症状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后
  • 1篇深部感染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病
  • 1篇神经综合征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卢旭华
  • 4篇王海滨
  • 2篇郭群峰
  • 2篇王亮
  • 1篇倪斌

传媒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回顺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探讨其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8—01-2013-12病区共收治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术区深部感染35例,根据末次随访内固定是否移除分为内固定移除组(13例)和内固定保留组(2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乒gistic回归分析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病原菌,占40%。单因素分析发现迟发型感染、术中异体输血、清创次数≥3次与内固定移除有关(P〈0.05)。多吲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迟发型感染(OR=17.458,95%CH.639~185.919)、清创次数≥3次(OR=53.154,95%CI=2.591~1090.417)是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对于迟发型感染及清创次数达到3次时应考虑移除内固定,以利于有效的控制感染。
张帮可蒋家耀王亮王海滨郭群峰倪斌卢旭华
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测量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骨盆-脊柱参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脊柱外科就诊的DLS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30例(DLS组)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无DLS者30例(对照组),测量2组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um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 DLS组的LL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VA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SS、PI及T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SS与LL、PT与SVA均有相关性。对照组骨盆参数之间(PI、SS及PT)均有相关性,但DLS组骨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对照组中LL与SVA显著相关,但DLS组中LL与SVA无相关性。结论骨盆形态的变化与脊柱的矢状位序列密切相关,DLS患者表现为更小的LL以及更大的SVA。
王亮卢旭华王海滨郭群峰张帮可
关键词:腰椎脊柱前移骨盆测量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王海滨卢旭华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骨折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PILON骨折骨折早期愈合
马尾神经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及诊治被引量:11
2014年
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CE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腰骶椎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致马尾神经压迫产生鞍区感觉、膀胱功能、肛门括约肌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特点的一系列症候群。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创伤、脊柱肿瘤、淋巴瘤、医源性损伤等。尽管CES发生率较低,可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其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王海滨卢旭华
关键词:腰椎骶骨椎管狭窄多发性神经根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