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瑶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生态
  • 2篇基于GIS
  • 1篇地理课
  • 1篇地理课程
  • 1篇调蓄
  • 1篇调蓄功能
  • 1篇钉螺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工程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空间
  • 1篇生态敏感性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7篇王璐瑶
  • 6篇王宏志
  • 2篇李仁东
  • 1篇敖荣军
  • 1篇邱娟
  • 1篇徐新良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平原湖区钉螺分异规律及孳生环境特征研究——以湖北公安县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以血吸虫病典型流行区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分组分析方法探究公安县钉螺空间分异规律,进而运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公安县钉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如下:(1)公安县钉螺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形成2个较大的热点集聚区;综合考虑公安县钉螺密度水平和空间连接性,将公安县划分为高、中、低3个钉螺密度区。(2)人口密度、水网密度、水田比例、春季NDVI和秋季NDVI是公安县村级尺度钉螺密度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3)从整个研究区来看,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NE),即两因子交互作用于钉螺密度时要比单因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钉螺密度类型分区来看,高、中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BE)和非线性增强型(NE);而低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乃至全省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潘方杰王宏志王璐瑶李仁东邱娟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环境特征空间异质性
20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与发展——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对比分析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颁布的25部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发现:20世纪以来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唯意志论、初具协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6个阶段。其中,后3个阶段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人地协调论。地理科学进展对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影响不容忽视。
王璐瑶敖荣军
关键词:人地关系
基于GIS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空间识别研究——以湖北长阳县为例被引量:15
2020年
生态空间科学合理识别是区域生态保护的基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区,借助于RS和GIS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地选取指标进行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对生态空间识别进行研究,并简要提出了分区分级管控生态空间的思路,最后结合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阳县生态空间总面积为3032.2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66%,其中底线型、危机型和缓冲型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1406.79 km^2、862.59 km^2和762.83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14%、25.22%和22.31%.2)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中,约有17.11%的耕地和0.23%的建设用地等非生态用地位于生态空间内,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切实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难以起到积极作用,也不利于保持生态空间的稳定性.3)底线型生态空间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要求进行管理,危机型生态空间强制性管控,缓冲型生态空间限制性开发.该研究能够为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与优化调整以及生态空间分类管控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实现县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潘方杰王宏志宋明洁陈安王璐瑶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生态安全
江汉平原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计算平均斑块面积、形状指数、分离度指数等表征斑块形态特征的指标,定量分析土壤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关系和变化特征.结论如下:1)江汉平原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潮土两种耕作性土壤,二者连片性最好,聚集程度最高,斑块空间结构差异较小;地带性土壤红壤的连片性和聚集程度优于黄棕壤,其斑块形状和斑块镶嵌结构的复杂程度也较黄棕壤高.2)不同地类对土壤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土壤类型分别为黄棕壤和草甸土,其余各地类景观主要分布土壤类型均为水稻土和潮土;1990—2010年各地类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所占比重发生变化,变化程度差异明显,但整体分异规律不变.3)各土壤类型区地类空间结构特征相异,分离度指数变化较大,其整体分布及变化趋势与平均斑块面积一致;1990—2010年各地类斑块形态和斑块空间镶嵌结构复杂程度均不同程度增加,表明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加剧,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有利于深入对各地类空间结构变化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差异的认识,以期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潘方杰王宏志王宏志李仁东
关键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江汉平原
湖北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湖泊是抵御湖区水系洪水灾害的天然屏障,而水库是现代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肩负着防洪减灾的重任。为探明湖北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选取湖泊可调蓄水量、水库防洪库容作为评估指标,通过构建湖库洪水调蓄能力评估模型,分析全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及空间分异特征。结论如下:(1)湖北省湖泊、水库综合洪水调蓄量为416.02×10~8 m^3,其中湖泊可调蓄水量为79.69×10~8 m^3,水库防洪库容为336.33×10~8 m^3,分别占湖库洪水调蓄功能总量的19.16%和80.84%;(2)湖泊可调蓄水量较大的地区包括武汉、荆州、鄂州、黄石等地市以及鄂东丘陵、江汉平原,而单位面积湖泊调蓄洪水能力较强的地区为鄂州、黄石、咸宁、黄冈,其值分别为405.99×10~4、400.31×10~4、392.32×10~4和391.22×10~4m^3/km^2;(3)水库防洪库容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鄂西山地的宜昌和十堰,分别为119.18×10~8 m^3和103.03×10~8 m^3,占全省防洪库容总量的66.06%,而鄂州、天门和神农架水库防洪库容极小,不足全省水库总防洪库容的1%;(4)湖库综合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与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相一致;从湖泊、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的构成来看,以湖泊防洪为主和以水库防洪为主的地市不相上下,水库在湖北省防洪体系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同时湖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湖泊萎缩、水库险病等突出问题,可以通过退田还湖、除险加固等工作提高湖库综合调洪能力。本研究可为湖北省湖库防洪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潘方杰王宏志王宏志
关键词:湖泊空间分异
基于GIS的中国A级物流企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20年
基于中国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7、2012、2017年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A级物流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不同等级发展存在不平衡,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发展格局。(2)A级物流企业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沿东部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A级物流企业经历了"二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3)A级物流企业在省域单元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先增大后降低;冷热点分布格局虽有变化,但仍然较为稳定,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且逐渐增强。(4)影响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异格局的核心因素主要为市场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经济实力等,且影响程度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均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力。
潘方杰王宏志宋明洁王璐瑶
关键词: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鄂西南地区近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在Spot Vegetation NDVI时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对鄂西南地区近13年来植被覆盖状况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鄂西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绝大多数地区植被覆盖度均在75%以上,植被覆盖状况和生态环境整体优良;2001-2009年鄂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保持稳定,并从2010年后开始呈现明显好转的态势,植被覆盖度好转地区的面积大于变差地区的面积,表明该区域自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以来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逐步恢复。气温和降水量对鄂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的影响不明显;2001年以来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是引起鄂西南地区自然植被覆盖状况逐步好转的主要原因,而城镇和耕地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是引起局部地区植被覆盖下降的重要因素。
王璐瑶王宏志徐新良潘方杰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林业生态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