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志

作品数:89 被引量:60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历史地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土地利用
  • 13篇生态
  • 12篇江汉平原
  • 8篇城市
  • 7篇遥感
  • 7篇土壤
  • 6篇生态环境
  • 6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植被
  • 4篇农村
  • 4篇武汉城市圈
  • 4篇空间分异
  • 4篇湖区
  • 4篇城市圈
  • 3篇洞庭湖
  • 3篇洞庭湖区
  • 3篇时空变化分析
  • 3篇时空分异
  • 3篇土地资源
  • 3篇湖泊

机构

  • 7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湖北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核工业二九〇...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88篇王宏志
  • 20篇李仁东
  • 11篇周勇
  • 7篇李诚
  • 6篇王璐瑶
  • 5篇徐新良
  • 4篇刘建红
  • 4篇淡永利
  • 4篇杨顶田
  • 4篇赵伟
  • 4篇宋明洁
  • 3篇孙闯
  • 3篇曾菊新
  • 3篇毋河海
  • 3篇俞鹏程
  • 3篇张晓峰
  • 3篇邵奇慧
  • 3篇罗静
  • 2篇王文丽
  • 2篇王美霞

传媒

  • 1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价值工程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人文地理
  • 2篇经济地理
  • 2篇生态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环境科学动态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郊农村空心化的现状与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遥感图像数据、实地调研和访谈及农村空心化程度模型构建,对武汉市近郊江夏区龚家铺中心村的空心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自2002~2012年,龚家铺中心村住宅面积增加了70%。对2012年龚家铺中心村空心化程度的测算显示:该村空心化程度E达到28.45%,其中人口迁移造成的住宅完全空置率为9.7%,外出打工的季节性移民造成的空心化率达18.75%。该村的空心化原因主要有城乡从业收入差异、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差和村庄空心化带来的负效应等。
付家鹏马延俊韩志婷王宏志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湖北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湖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两湖熟,天下足'的美誉;但是,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湖北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已经受到威胁.湖北省1997年末耕地为3342.45千公顷,1...
王宏志何三林马清欣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资源粮食安全粮食产量
文献传递
基于空间分析的县级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自从GIS技术诞生以来,便与土地资源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GIS的发展历史,正是GIS应用于土地利用研究的历史.尽管如此,利用GIS方法研究土地资源基本上止于土地利用信息管理及空间统计分析,而应用空间分析这一GIS...
王宏志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文献传递
196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水调节量的关系
<正>1 引言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该区地处长江中游断陷盆地,为河湖冲积平原,地面高程一般25-40 m,绝大部分耕地在35 m以下。区内的洞庭湖,为我国面积第二大的淡水湖,容纳...
李仁东王宏志
文献传递
平原湖区钉螺分异规律及孳生环境特征研究——以湖北公安县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以血吸虫病典型流行区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分组分析方法探究公安县钉螺空间分异规律,进而运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公安县钉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如下:(1)公安县钉螺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形成2个较大的热点集聚区;综合考虑公安县钉螺密度水平和空间连接性,将公安县划分为高、中、低3个钉螺密度区。(2)人口密度、水网密度、水田比例、春季NDVI和秋季NDVI是公安县村级尺度钉螺密度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3)从整个研究区来看,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NE),即两因子交互作用于钉螺密度时要比单因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钉螺密度类型分区来看,高、中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BE)和非线性增强型(NE);而低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乃至全省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潘方杰王宏志王璐瑶李仁东邱娟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环境特征空间异质性
邯郸地区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
2013年
使用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律及基尼系数的方法对邯郸地区1996、2001、2004、2006年四个年份的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地区首位城镇垄断性较强,城镇体系首位度较高;城镇规模级别不合理,存在中间层次的断层现象;城镇体系的基尼系数远离平衡状态,产业梯度转移链条断裂。
赵伟王宏志王美霞俞鹏程
关键词:基尼系数
武汉市主城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被引量:6
2021年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的问题,以武汉市为研究区,使用高分2号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公园景观类型,同时基于2016年7月23日Landsat-8 OLI影像,采用IB算法(image-based method)反演得到主城区地表温度,对研究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园内部不透水层地表平均温度最高,为36.19℃,而林地、草地和水体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均低于30℃,其中水体平均温度最低,仅有27.57℃;公园内部林地、草地和水体上空形成明显低温集聚区,而不透水层地表上空易形成高温集聚区;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幅度与公园中林草地面积、林草地景观聚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不透水层面积和景观聚集度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对于城市公园规划选址、公园内部景观结构设计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陈斌徐尚昭杨顶田王宏志
关键词:公园城市热环境适宜性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健康响应研究
武汉城市圈是国务院新批准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生态健康及其变化进行调查、评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域,以1995-2000年与2000-200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
刘建红王宏志李仁东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
文献传递
196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水调节量的关系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除了区域地势低洼、泥沙淤积、地面构造沉降、降水量太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作为最主要的人类活动之一,土地利用不仅改变了区域土地覆被的状况和流域下垫面特性,破坏了原生的江湖关系和水文系统,干扰了水文过程,...
李仁东王宏志
关键词: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
文献传递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县域分异特征及其与健康相关性被引量:6
2019年
土壤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以土壤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及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尺度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微量元素与人口健康相关性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县域尺度上Zn、B、Mo、Mn、Fe、Cu 6种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均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特征,B元素的Morans I值最大,其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好,Zn元素的Morans I值最小,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差;空间分布模式中以高值聚类(HH)所占比例最高,同时正热点区域比例均高于负热点区域,不同微量元素之间的正、负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存在某些一致现象.2)县域尺度上人口健康水平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并非在整个区域内随机散发分布,长寿指数的集聚性要略高于死亡率,表明县域尺度上湖北省长寿人口分布相对较集中;长寿指数和死亡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较大,同时发生高值或低值聚集的县域个数和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分布特征.3)Mo和Cu两种元素与人口健康指标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人口健康状况;适量的Zn和Mn元素是已被证明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但在本次研究的县域尺度上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与人口健康的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潘方杰王宏志王璐瑶王璐瑶
关键词:微量元素空间自相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