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真姬菇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研究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Peck) H.E.Bigelow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真姬菇大米培养发酵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灰绿曲霉素(1)、 2-(3,8-环氧-7,9-庚二烯基)-6-羟基-5-(17-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2)、2-(3,8-环氧-7,9,11-庚三烯基)-6-羟基-5-(17-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3)、2-(E-3-庚烯基)-3,6-二羟基-5-(17-甲基-2-丁烯基)苯甲醛(4)、isotetrahydroauroglaucin(5)、异二氢金(色)灰绿曲霉素(6)、灰绿曲霉黄色素(7)、毛壳菌吡喃宁(8)、6′-oxo-chaetopyranin(9)、二氢金(色)灰绿曲霉素(10)、曲霉素(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玉蕈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 蔡旭肖咪薛宏坤邹先伟唐劲天
- 关键词:真姬菇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
- 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醇提物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进一步开发冠突散囊菌的药理活性,该研究将冠突散囊菌与木霉共同发酵,通过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混合发酵液化学活性部位进行追踪,并结合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四氮甲基唑蓝(MTT)比色法、中性红吞噬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分别研究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活性部位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吞噬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部位有较好的免疫活性,该部位含有大黄素、芥子碱等生物活性成分。与阳性对照组脂多糖相比,500μg/mL冠突散囊菌与木霉混合发酵液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能够使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提高12%,增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并能促进NO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分泌。
- 范冬月李倩邹先伟张君毅
-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木霉混合发酵乙醇提取物免疫调节
- 固液态发酵条件对桑叶发酵提取物中降糖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桑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及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要利用比色法考察固态、液态两种发酵条件对桑叶发酵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影响,同时建立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为体外降糖活性筛选模型,以期筛选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液体发酵7 d桑叶7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92.79%);未发酵水提取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63.68%),其次为液体发酵7 d桑叶70%乙醇提取物(54.81%)。且在生药浓度为10 mg·m L-1时,都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结论: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可以改变桑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为开发糖尿病药物提供可行思路。
- 王吉成刘轩邹先伟程宣车冠达李双双唐劲天翟延君
- 关键词:桑叶固体发酵液体发酵
- 酸枣仁黄酮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在枣仁安神颗粒含量测定中的方法学验证被引量:2
- 2020年
- 本研究制备了酸枣仁黄酮对照提取物,用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一对照品测定枣仁安神颗粒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成分,探讨对照提取物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酸枣仁黄酮提取物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浓度分别在0.0087~0.4366(r=0.9996)、0.0039~0.1952 mg·mL-1(r=0.9996)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26%、100.90%,RSD分别为2.45%、1.37%。以酸枣仁黄酮对照提取物为对照,测定12批枣仁安神颗粒样品的结果,与采用单一对照品所测得结果基本一致。综上,对照提取物可替代相应的对照品测定中药成分的含量,用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 苏彦奇肖咪于宏珠唐劲天邹先伟黄必胜蔡旭
- 关键词:酸枣仁高效液相色谱
- 辣椒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辣椒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辣椒碱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MTT测定细胞活性,GLU Test试剂盒法测定葡萄糖摄取,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变化。结果:25μM辣椒碱作用72 h和50μM、100μM辣椒碱作用48 h、72 h,可显著抑制3T3-L1细胞增殖,6.25、12.5、25μM辣椒碱作用可显著促进3T3-L1细胞的葡萄糖摄入,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辣椒碱能够显著增加GLUT1蛋白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辣椒碱具有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GLUT-1蛋白表达有关。
- 李倩程宣车冠达李双双黄昀刘轩邹先伟陈本科唐劲天
- 关键词:辣椒碱3T3-L1细胞葡萄糖摄取葡萄糖转运蛋白-1
- 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总多酚、黄酮含量。方法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评价茯砖茶80%乙醇(总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结果茯砖茶乙酸乙酯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正丁醇提取物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1.38±5.24)、(222.86±6.12)mg/g。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为:总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总提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茯砖茶总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048、0.043 g/L,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IC50分别为0.025、0.027 g/L。茯砖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茯砖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功能性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 张小娜邹先伟李莹郑赛晶王维妙王莹唐劲天张阳德
- 关键词:茯砖茶
- 高速逆流色谱法快速分离花脸香蘑中细胞毒活性化合物被引量:5
- 2019年
- 首次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选择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9:1:9:1,v/v)作为溶剂系统对花脸香蘑固体发酵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在2 mL/min流速、900 r/min转速和25℃分离条件下,固定相保留率达到76.7%,从100 mg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4.3 mg,纯度为95.6%,回收率为97%,并通过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活性化合物为1-羟基-6-甲基-9,10-蒽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1-羟基-6-甲基-9,10-蒽醌对人肺癌A549、人骨肉瘤MG63、人结肠癌Sw480和人肝癌Hep G2细胞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IC_(50)分别为48.2、114.8、108.1、112.3μg/mL。1-羟基-6-甲基-9,10-蒽醌为首次从花脸香蘑中分离获得。
- 李响蔡旭李倩陈本科黄昀邹先伟江龙唐劲天
-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花脸香蘑细胞毒性
- 糙皮侧耳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Jacq.)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糙皮侧耳大米培养发酵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析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羟基酪醇(2)、对羟基苯乙醇(3)、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4)、flavasperone(5)、TMC⁃256C1(6)、pyrophen(7)、isopyrophen(8)、十八烷酸(9)、油酸(10)、1⁃油酸单甘油酯(11)、1⁃亚油酸单甘油酯(12)、麦角甾醇(13)、3β⁃羟基⁃5α,8α⁃过氧麦角甾醇⁃6,22⁃双烯(14)、菜油甾醇(15)、菜籽甾醇(16)。结论化合物1~3、5~11、13、15均为首次从侧耳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 智朋飞李倩陈本科邹先伟邹先伟王晓宇唐劲天蔡旭
- 关键词:糙皮侧耳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辣椒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筛选适合分离纯化辣椒叶总黄酮的一种大孔树脂,同时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热回流法提取辣椒叶总黄酮,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考察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D100、HPD450、HPD600、HPD826、D101、AB-8)对辣椒叶总黄酮的吸附能力与解吸能力,确定最佳树脂。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考察此树脂对辣椒叶总黄酮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通过对辣椒叶总黄酮吸附分离性能的分析显示HPD600为最佳树脂,最优工艺为:上样浓度为10 mg/mL,上样量为10 mL,洗脱体积为4 BV,洗脱液流速为4 mL/min,洗脱液pH为7,依次用水、10%、30%乙醇冲洗树脂柱,50%乙醇为洗脱液。纯化后的黄酮纯度435.4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对辣椒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好。
- 车冠达李倩程宣王吉成黄昀刘轩邹先伟陈彪唐劲天
- 关键词:辣椒叶总黄酮大孔树脂分离纯化
- 冠突散囊菌发酵湖北海棠茶过程中主要成分及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探究冠突散囊菌发酵湖北海棠茶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及其功能、品质。以湖北海棠为原料,利用冠突散囊菌,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发酵物中不溶性纤维素、水浸出物、多糖、蛋白质、多酚和氨基酸6种成分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判断湖北海棠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含量与体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先增加后略微减少,而不溶性纤维、蛋白质、多糖含量显著降低,其最佳发酵时间为8 d。在发酵至第8天时,与未发酵的湖北海棠相比,水浸出物、多酚、氨基酸的含量达到峰值,分别为508、217、112 mg/g,各增加了31.6%、76.4%、107.4%;不溶性纤维、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至184、41、83 mg/g,各减少了41.2%、26.5%、49.4%。发酵后的湖北海棠提取物抗氧化能力、降糖活性分别提高了64.8%、83.3%,且其茶汤汤色、气味、口感均有所改善。相关性分析表明,湖北海棠发酵后的抗氧化、降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正相关性(P<0.05)。LC-MS分析结果显示,湖北海棠发酵后,其主要成分——根皮苷含量减少了29.7%,且产生了其他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探讨了冠突散囊菌对湖北海棠的发酵规律,为开发高品质湖北海棠茶及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肖咪刘利敏李鹏程薛宏坤邹先伟唐劲天苏彦奇蔡旭
- 关键词:湖北海棠冠突散囊菌降糖抗氧化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