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劲天

作品数:414 被引量:1,231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8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4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7篇医药卫生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机械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4篇肿瘤
  • 105篇细胞
  • 88篇热疗
  • 47篇磁感应
  • 28篇磁感应热疗
  • 26篇交变磁场
  • 19篇免疫
  • 19篇磁性
  • 18篇基因
  • 17篇太空
  • 17篇肿瘤热
  • 17篇纳米
  • 17篇磁场
  • 16篇凋亡
  • 16篇小鼠
  • 16篇疗法
  • 15篇黑色素
  • 15篇黑色素瘤
  • 14篇体外
  • 14篇肿瘤治疗

机构

  • 313篇清华大学
  • 122篇中日友好医院
  • 81篇北京中医药大...
  • 32篇中南大学
  • 20篇中日友好临床...
  • 17篇教育部
  • 16篇佳木斯大学
  • 16篇清华大学玉泉...
  • 13篇昆明医学院第...
  • 11篇广东工业大学
  • 9篇青岛大学
  • 8篇佳木斯大学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杭州市第一人...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413篇唐劲天
  • 56篇王晓文
  • 53篇徐波
  • 49篇向青
  • 48篇李红艳
  • 46篇徐梅
  • 45篇赵凌云
  • 41篇房青
  • 33篇夏启胜
  • 31篇赵天德
  • 30篇耿传营
  • 27篇刘轩
  • 26篇陈志华
  • 23篇李利亚
  • 20篇张晓冬
  • 18篇高福平
  • 18篇潘琳
  • 17篇廖遇平
  • 16篇郭宇鹏
  • 13篇黄昀

传媒

  • 43篇科技导报
  • 29篇中国微创外科...
  • 26篇国际肿瘤学杂...
  • 14篇现代生物医学...
  • 10篇清华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康复理论...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中华放射肿瘤...
  • 8篇现代肿瘤医学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纺织学报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北京生物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4篇国际病理科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空间科学...
  • 3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12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40篇2014
  • 31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31篇2010
  • 60篇2009
  • 42篇2008
  • 34篇2007
  • 16篇2006
  • 32篇2005
  • 24篇2004
4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基因在人食管诱发癌中的突变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抑癌基因p5 3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突变和致癌作用。方法 :采用PCR 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 2 4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和 2 1例移植到重度完全性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 cient,SCID)小鼠并用或不用N -戊基 -N -甲基亚硝基胺 (N amyl N methylnitrosamine ,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 ,进行了p5 3基因外显子 4~ 8的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检测出p5 3基因突变 ,其中食管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个突变 ,癌旁组织标本中有 10个 ( 10 /17,5 8 8% )突变 ,主要的突变为G A转换。在 14例用AMN处理的人食管正常组织标本中出现 6个 ( 4 2 9% )突变 ;其中密码子 2 83的突变为G A转换。在人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5 3基因的突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李利亚唐劲天刘轩贾倞周东辉李佩文
关键词:突变
肿瘤磁感应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磁感应热疗通过特定的方法使磁介质适形分布于靶区内,在磁场的作用下靶区内快速形成高温区,杀死肿瘤细胞,并不伤及正常组织。这一治疗方法的特异性和高度靶向性是其他加温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临床研究显示,肿瘤磁感应治疗技术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晖廖遇平唐劲天
关键词:磁疗法肿瘤
用于高效磁转染的鱼精蛋白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功能化铁氧磁性纳米粒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肿瘤磁感应热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药物输送及磁转染等方面。为了探讨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在体外磁转染中的可行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经表面氨基化修饰后在其表面偶联鱼精蛋白。利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zeta电位与粒度分析仪等,对磁性纳米粒进行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等表征检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磁转染方法转染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进入HepG2细胞的表达,以真核转染试剂vigofect为对照。结果显示,实验中制备的磁性纳米粒粒径10nm左右,在交变磁场下具有良好的升温性能。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磁性纳米粒后,其zeta电位进一步增大,更利于与DNA有效结合,在HepG2细胞系,其转染pEGFP-N1质粒的效率高于vigofect。研究表明,鱼精蛋白功能化修饰的铁氧磁性纳米粒可作为磁转染的有效载体,由于其同时具备在交变磁场下升温的性能,在基因治疗联合热疗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本科王晓文阚思行杨欣盛军唐劲天
关键词:鱼精蛋白磁性纳米粒基因载体热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VEGF和nm23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探讨VEGF和nm23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蛋白和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0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蛋白56例高表达,19例低表达,1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3.33%,在2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6例低表达,阳性率为21.4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24例高表达,23例低表达,43例不表达,阳性率为52.22%,在2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23例表达,5例不表达,阳性率为82.14%,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食管癌旁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表达率64%(32/50)较有转移组的表达率37.5%(15/40)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和nm2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由此表明,VEGF阳性伴nm23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VEGF和nm2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鲍正齐陶仪声马莉汪国文唐劲天柴大敏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EI修饰磁性Fe_3O_4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以及为进一步开展体内外生物学效应分析奠定基础,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EI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PEI-Fe3O4纳米粒的制备包括磁性Fe3O4纳米粒的制备和PEI修饰磁性Fe3O4纳米粒两部分,采用4因素2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较佳的制备工艺。反应过程中用过量氨水保持pH值为9.3~9.7,Fe2+与Fe3+的物质的量比为1:1.75,PEI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20%,反应温度始终保持为85℃,机械搅拌速率为1400r/mi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分析仪(TGA)对磁性纳米粒的物化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磁性PEI-Fe3O4纳米粒为接近圆形或椭圆形粒子,具尖晶石结构,粒径约9.4nm,磁含量为82.3%,饱和磁化强度为61.962emu/g,矫顽力几乎为0,具超顺磁性,稳定性和分散性良好。
蔡元元高福平周晶欧阳伟炜唐劲天
聚丙烯驻极体过滤材料的充电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充电工艺参数对聚丙烯无纺布驻极体过滤材料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材料厚度、充电电压、充电时间和充电距离为变化参数,使用自行设计的电晕充电装置,测量聚丙烯无纺布表面电势的变化,探讨这些因素对表面电势、驻极的材料透气性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充电电压对聚丙烯无纺布的表面电势影响最大,充电电压越高,充电效果越好;充电时间与充电距离对无纺布表面电势影响较小,但在单电荷针充电的情况下,充电距离越大,充电面积越大。因此,对聚丙烯滤材进行驻极处理,能够在不影响材料透气性的同时,有效增强材料过滤颗粒的性能。该研究为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的设定及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
李鹏程周蓉陈莹唐劲天
关键词:驻极体聚丙烯
磁性载药微球应用于热化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将磁性载药微球用于恶性肿瘤热化疗是一种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其优势表现在兼具化疗和热疗(特别是细胞内热疗)的高度靶向性和特异性等多方面。磁性载药微球多由铁氧化物和水溶性的抗肿瘤药物组成,利用磁性载药微球在交变磁场下发热的特点进行热疗和化疗的协同治疗,可使肿瘤体积减小甚至消失。
徐娜赵凌云唐劲天
关键词:高温药物疗法
羧基磁流体制备和牛血清白蛋白表面修饰被引量:4
2010年
磁性纳米粒已被用作肿瘤磁感应热疗的介质,目前常用纳米Fe3O4,其经典制备方法是化学共沉淀法,得到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Fe3O4粒径约为10~15nm。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丙烯酸(PAA)修饰的羧基纳米Fe3O4,通过EDC、NHS活化法偶联模型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用BCA定量分析磁粒对BSA的偶联效率,并进一步偶联荧光标记的抗体,观察偶联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羧基纳米粒粒径约10nm,水相分散性良好;定量分析和光学观察结果均显示,采用EDC、NHS活化法能使蛋白质与羧基化磁性颗粒稳定结合。本研究为靶向磁性纳米粒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方法。
闫妍赵凌云王晓文张晓冬高福平唐劲天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聚丙烯酸牛血清白蛋白
原花青素B2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花青素B2(procyanidin B2,PCB2)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噻唑蓝法分析PCB2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并观察Hoechst 33342染色后的细胞凋亡形态;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PCB2对MCF-7细胞凋亡率、周期、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CB2对MCF-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在10~80μmol/L范围内时,PCB2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存活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处理24、48、72 h时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14.82、57.15μmol/L和55.64μmol/L。PCB2能显著增加MCF-7细胞凋亡率、胞内ROS水平(P<0.05)、细胞核荧光强度,并破坏Ca^(2+)平衡,同时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进而诱导细胞凋亡。PCB2可上调Bax、细胞色素c、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综上可知,PCB2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线粒体和内质网介导的凋亡通路、周期阻滞和细胞内ROS水平增加有关。
薛宏坤谭佳琪李倩唐劲天
关键词:MCF-7细胞细胞凋亡
肿瘤靶向热疗技术——感应加温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加温治疗是指用加热的方法使人体癌变处的局部温度升高从而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肿瘤加温治疗的机理与分类,阐述了铁磁热籽加温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探讨了热籽感应加温治疗的优点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夏启胜刘轩唐劲天
关键词:肿瘤
文献传递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