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乐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人粒细胞
  • 4篇人粒细胞集落...
  • 4篇重组人粒细胞
  • 4篇重组人粒细胞...
  • 4篇细胞
  • 4篇细胞集落
  • 4篇粒细胞
  • 4篇粒细胞集落刺...
  • 4篇集落
  • 4篇集落刺激因子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3篇药效
  • 3篇药效学
  • 3篇药效学研究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代动力...
  • 3篇聚乙二醇
  • 3篇聚乙二醇化
  • 2篇酶联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石远凯
  • 5篇姚嘉瑞
  • 5篇唐乐
  • 4篇张淑香
  • 4篇韩晓红
  • 4篇李丹
  • 4篇宋媛媛
  • 4篇张春玲
  • 3篇冯云
  • 2篇秦燕
  • 2篇刘鹏
  • 2篇周生余
  • 2篇桂琳
  • 1篇孙燕
  • 1篇吴荻
  • 1篇冯云
  • 1篇汪麟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第六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随机开放、单次给药、自身对照、剂量递增Ⅰ期临床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试验药物Y型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YPEG-rHuG-CSF)单次给药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探索其各个剂量与对照药物普通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特尔津)常用剂量预防给药的药效对应关系。方法:未经化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3个周期相同方案(紫杉醇联合卡铂或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的化疗。第1周期为筛选(空白对照)周期仅单纯化疗,第2和第3周期化疗后48 h同时给予试验药物(单次)或对照药物(每天)预防给药。试验药物剂量递增设定5个剂量组(10,20,30,45和60μg.kg-1),逐组(每组3~9例)爬坡进行试验。每个试验药物剂量组患者随机进入2个对照药物剂量组(150和300μg.d-1)。结果:30例经筛选周期评估合格入组并顺利完成本研究(试验药物10μg.kg-1组3例、20μg.kg-1组6例、30μg.kg-1组6例、45μg.kg-1组9例、60μg.kg-1组6例,对照药物150和300μg.d-1组各15例),并均参与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的评价。耐受性研究显示,3个化疗周期的常见不良事件主要与化疗药物相关;YPEG-rHuG-CSF耐受性良好,主要相关不良反应与对照药物(特尔津)相似,表现为Ⅰ~Ⅱ度骨骼肌肉关节痛(14/30,46.67%)。初步药效学研究显示,预防性给予YPEG-rHuG-CSF(20~60μg.kg-1)与常规rHuG-CSF,都能显著减少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的动态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双峰趋势;试验药物ANC的动态变化呈一定程度的量效关系。结论:本项研究中YPEG-rHuG-CSF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未见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剂量,也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Ⅱ期临床推荐剂量为45μg.kg-1,每化疗周期给药一次。
周生余石远凯桂琳韩晓红汪麟张春玲张淑香宋媛媛姚嘉瑞唐乐冯云李丹孙燕
关键词:恶性肿瘤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耐受性
一种预测糖尿病胰腺癌患者预后风险的模型及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糖尿病胰腺癌患者预后风险的模型及建立方法,该建立方法包括: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筛选第一目标基因、筛选第二目标基因、模型构建以及模型验证。本发明通过针对伴有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群体,通过筛选出有预后价值的的第...
石远凯唐乐谢同济范光裕朱豪华姚嘉瑞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
韩晓红张春玲刘鹏姚嘉瑞宋媛媛秦燕唐乐张淑香李丹冯云石远凯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代动力学药效学酶联免疫分析法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注射液在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方法入组24例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且剂量相同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PEG-rhG-CSF 1次,共设置60、100和150μg.kg-13个剂量组,每组受试患者8例,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PEG-rhG-CSF浓度,并计算PK参数,同时监测受试者CD34+、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PEG-rhG-CSF 3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参数如下:T12分别为(37.5±7)、(40.8±12)、(80.7±48)h;CL_F分别是(17±9)、(9±4)、(7±2)ml.h-1.g-1;AUC0-t分别是(5,593.6±5,435)、(14,651.3±12,183)、(23,002.5±6,655)mg.h.L-1。第2周期3个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最低点均值分别为1.9×109、2.3×109、4.2×109cells.L-1,均比第1周期有所提高。结论 PEG-rhG-CSF在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其在体内维持药效时间长,1次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疗效。
韩晓红张春玲刘鹏宋媛媛姚嘉瑞秦燕唐乐张淑香李丹冯云石远凯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代动力学药效学酶联免疫分析法
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在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肿瘤患者中评价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YPEG-rHuG-CSF)注射液的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法:入组肿瘤患者接受剂量相同的3个周期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筛选周期,对于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1的患者,第2周期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1次5个不同剂量[10(预试验组),20,30,45和60μg.kg-1]的YPEG-rHuG-CSF。第3周期为对照周期,于化疗药物开始给药后48 h,随机每日1次皮下注射150或300μg对照药物(特尔津)直到ANC≥5.0×109.L-1。分析YPEG-rHuG-CSF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共入组30例患者,5个YPEG-rHuG-CSF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88.6±52),(56.9±11),(71.7±23),(73.9±23)和(77.4±14)h;CL_F分别为:(26.7±21),(19.7±5),(19.5±9),(21.6±9)和(12.4±4)mL.h-1.kg-1;AUC0~t分别为(473.2±380),(1 009.8±245),(1 844.8±1 111),(2 342.2±1 029)和(5 332.6±2 120)ng.h.mL-1。本研究在试验药物给药前及给药20 d内未检测到G-CSF抗体。第2周期除预试验组外4个剂量组的ANC最低点均值分别为3.43×109,3.0×109,2.96×109和3.0×109.L-1,均比第1和第3周期有所提高。结论:给药剂量为20~45μg.kg-1时,药物在人体内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在给药剂量增加到60μg.kg-1时,药物在人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YPEG-rHuG-CSF在体内维持药效时间长,1次注射可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宋媛媛石远凯张春玲周生余姚嘉瑞桂琳张淑香唐乐李丹吴荻冯云韩晓红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代动力学药效学I期临床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