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飞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正极
  • 12篇电池
  • 12篇电池技术
  • 12篇电解质
  • 12篇正极材料
  • 12篇锂电池
  • 12篇负极
  • 12篇负极材料
  • 3篇12
  • 1篇钛酸锂
  • 1篇LI
  • 1篇产气
  • 1篇储能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13篇黄学杰
  • 13篇胡飞
  • 12篇刘燕燕
  • 12篇闫勇
  • 12篇陈宇阳
  • 12篇陈彬
  • 12篇王昊
  • 12篇贲留斌
  • 11篇林明翔
  • 6篇徐凯琪
  • 5篇俞海龙
  • 3篇孙洋
  • 3篇唐代春
  • 1篇杨凯
  • 1篇金翼
  • 1篇刘曙光
  • 1篇闫雪生

传媒

  • 13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6.2.1—2016.3.31)
2016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2241篇,选择其中89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三元材料、富锂相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正极材料掺杂、SEI形成机理分析和固体电解质等。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还有多篇针对电池界面、电极结构和性能分析的研究论文。
陈宇阳胡飞詹元杰武怿达赵俊年陈彬王昊闫勇俞海龙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12.1—2015.1.31)
2015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1890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的结构演变及表面包覆对层状和尖晶石材料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锡基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材料体相、界面结构和输运性质,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原位分析、电池模型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詹元杰陈宇阳胡飞陈彬闫勇林明翔徐凯琪王昊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5.10.1—2015.11.30)
2016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2318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三元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锡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电极材料体相、界面结构以及电解质的输运性质。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状态估计、失效分析、热安全分析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陈彬王昊闫勇林明翔胡飞詹元杰陈宇阳赵俊年武怿达俞海龙刘燕燕贲留斌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5.12.1—2016.1.25)
2016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25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1889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三元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界面结构以及SEI形成机理分析。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界面、电极结构和性能分析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詹元杰陈宇阳胡飞陈彬闫勇林明翔赵俊年武怿达王昊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5.4.1—2015.5.31)
2015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1416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三元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结构演变及掺杂和表面包覆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基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电极材料体相和界面结构以及电解质的输运性质,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电池模型和针对电池的失效分析、热安全分析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胡飞林明翔徐凯琪闫勇王昊陈彬詹元杰陈宇阳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10.1—2014.11.30)被引量:1
2015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971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NCA的热稳定性及表面包覆对材料循环寿命的影响,高电压的尖晶石结构Li Ni0.5M1.5O4材料主要研究了掺杂和表面包覆的作用。高容量的硅、锡基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黏结剂及电极制备和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SEI研究、材料中的锂扩散和材料与电池安全性关系的分析,除了这些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原位分析、电池模型、电极制造技术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陈彬王昊闫勇徐凯琪林明翔唐代春孙洋胡飞詹元杰陈宇阳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5.8.1—2015.9.30)
2015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243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三元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锡基复合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线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电极材料体相和界面结构以及电解质的输运性质,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状态估计、失效分析、热安全分析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王昊闫勇林明翔陈彬胡飞詹元杰陈宇阳赵俊年武怿达俞海龙刘燕燕贲留斌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6.4.1—2016.5.31)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1679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三元材料、富锂相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掺杂和表面包覆及界面层改进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金属锂负极研究侧重于SEI界面层、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正极材料结构、SEI形成机理分析和固体电解质等。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还有多篇针对电池界面、电极结构和性能分析的研究论文。
胡飞陈宇阳詹元杰武怿达赵俊年陈彬王昊闫勇俞海龙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4.8.1—2014.9.30)
2014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Science从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1541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工作有材料结构和表面结构分析以及表面包覆对材料充放电循环寿命的影响,尖晶石结构材料主要研究了掺杂和表面包覆的作用,磷酸铁锂的研究涉及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过程。高容量的硅基负极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硅负极材料嵌脱锂过程中结构和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表面改性是研究重点,金属锂负极的研究受到重视,还有Sn基负极和碳负极材料的表面改性。电解液方面的研究论文包括固态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添加剂方面的,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包括Li2O2的催化分解和电解液的作用,锂硫电池的研究涉及硫和硫化锂正极的微结构的改进。电池失效分析、寿命预测合热电模型方面有多篇文章。理论模拟工作包括和硅负极材料嵌锂研究以及界面反应,除了这些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原位分析、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王昊徐凯琪林明翔唐代春孙洋闫勇陈彬胡飞詹元杰陈宇阳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15.2.1—2015.3.31)
2015年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我们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15年2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1204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主要研究了富锂相材料、三元材料和尖晶石材料的结构演变及掺杂和表面包覆对其循环寿命的影响。高容量的硅、锡基负极材料研究侧重于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黏结剂及反应机理研究,电解液添加剂、固态电解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的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包括电极材料体相和界面结构以及电解质的输运性质,除了以材料为主的研究之外,针对电池的失效分析、热安全分析的研究论文也有多篇。
陈宇阳胡飞詹元杰陈彬王昊闫勇林明翔徐凯琪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
关键词: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