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学杰

作品数:476 被引量:66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专利
  • 131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7篇电气工程
  • 22篇理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62篇电池
  • 161篇正极
  • 148篇锂离子
  • 145篇锂电池
  • 142篇离子
  • 124篇负极
  • 119篇电解质
  • 119篇正极材料
  • 109篇离子电池
  • 102篇锂离子电池
  • 102篇负极材料
  • 67篇电池技术
  • 47篇金属
  • 46篇二次电池
  • 44篇二次锂电池
  • 40篇活性材料
  • 39篇放电
  • 34篇电化学
  • 29篇电极
  • 29篇正极活性材料

机构

  • 447篇中国科学院
  • 35篇松山湖材料实...
  • 31篇苏州星恒电源...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苏州氟特电池...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 1篇国网河南省电...
  • 1篇欣旺达电子股...
  • 1篇溧阳天目先导...

作者

  • 475篇黄学杰
  • 154篇陈立泉
  • 125篇李泓
  • 78篇俞海龙
  • 69篇贲留斌
  • 57篇刘燕燕
  • 54篇胡勇胜
  • 50篇闫勇
  • 49篇金周
  • 39篇王兆翔
  • 35篇王昊
  • 34篇陈彬
  • 26篇陈宇阳
  • 26篇张华
  • 26篇林明翔
  • 24篇徐腾飞
  • 21篇孙洋
  • 21篇徐凯琪
  • 15篇李庆
  • 14篇唐代春

传媒

  • 82篇储能科学与技...
  • 10篇第16届全国...
  • 6篇第十一次全国...
  • 5篇电化学
  • 5篇第十一届中国...
  • 4篇物理
  • 4篇第17届全国...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电池工业
  • 2篇焊接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化学进展
  • 2篇高科技与产业...
  • 2篇光散射学报
  • 2篇电池
  • 2篇2013中国...
  • 2篇2004年中...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3篇2023
  • 22篇2022
  • 20篇2021
  • 33篇2020
  • 17篇2019
  • 30篇2018
  • 26篇2017
  • 29篇2016
  • 24篇2015
  • 26篇2014
  • 20篇2013
  • 30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7篇2008
  • 13篇2007
  • 20篇2006
  • 25篇2005
4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
张杰男赵恩岳李庆浩汪君洋禹习谦王芳卫李泓陈立泉黄学杰
以纳米表面包覆复合材料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属于高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由以纳米表面包覆改性复合材料为活性物质的正极,可储锂的物质为负极,电解质溶液、聚合物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隔膜,集流体,电池壳及引线等组成。所用的包覆材料为半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物...
王兆翔刘立君陈立泉黄学杰
文献传递
串联锂离子电池的保护方法及其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锂离子电池的保护方法及其电路,不少于5节单体电芯串联使用时的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其特征是,将单体电芯分组,每组由不超过4节单体电芯相互串联构成,利用1~4节串联锂离子电池保护集成电路获取每组电芯的过充...
王潘黄学杰
文献传递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技术发展策略——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降低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源头节能减排是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路径之一,变革性能源材料技术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性支撑。发展太阳能—储能电池供电体系和交通能源电动化,让煤、石油和天然气从燃料回归到材料,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在为此而努力。该实验室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按照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进行研发,文章重点选取了实验室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柔性及锌基电池3个团队的工作予以介绍。为了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各团队3年多来建立了研究和中试线,把相关核心关键材料和器件转化成产品,通过创新工场模式与产业界密切合作。建议统筹规划,稳定支持实验室研发,以及打造研发中心—创新工场—产业园区集群式发展模式。
邱细妹王燕王燕徐坚武怿达马晓威支春义杜小龙支春义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
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的晶面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原材料,所述镍锰酸锂原材料中具有聚阴离子杂质;b、用去离子水对所述镍锰酸锂原材料进行清洗;c、将去离子水清洗后的镍锰酸锂原材料干燥,然...
武怿达黄学杰詹元杰马晓威
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正极极片中添加有补锂材料,电解液或负极极片中添加有稳定剂。其中,稳定剂包括硝酸锂、硝酸铷、氮化铟、五硫化二磷和硫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在电解液或/和负极极片中添加有稳定剂,且稳定剂包括硝...
田孟羽黄学杰闫勇
5V LiMn<,2-x-y>Ni<,x>Cr<,y>O<,4>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实验中将Cr与Ni两种过渡金属元素同时引入到正尖晶石LiMn<,2>O<,4>中来部分替代Mn,利用液相合成技术制备出具有正尖晶石结构的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y>Ni<,x>Cr<,y>O<,4>,并...
孙玉城王兆翔陈立泉黄学杰
关键词:5V正极材料液相合成
文献传递
激光保护镜片温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保护镜片温度检测装置,包括镜片保持机构、温度传感器保持机构和温度传感器组件;镜片夹持在镜片保持机构上,镜片保持机构安插在温度传感器保持机构内;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组件安装在温度传感...
任方成李庆张春杰黄学杰
文献传递
高性能 LiNiO_2 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从材料合成的角度探讨了以 Li N O3 + Ni( O H)2 为起始材料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正极材料的特点。用这种方法制备 Li Ni O2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 较短的时间以及 Li Ni 摩尔比为10 ~12 获得可逆容量为150 m A·hg (25 ~42 V) 的正极材料, 优化条件下材料的可逆容量高达160 m A·hg。 Ni3 + 和 Li+ 在氧立方密堆的八面体的3(a) 和3(b) 上有很高的有序度。这与制备过程中原材料 Li N O3 的熔融渗透氧化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王素敏黄学杰薛荣坚陈立泉
关键词:LINI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对正极活性材料和/或正极进行表面包覆的方法以及正极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正极活性材料和/或正极进行表面包覆的方法以及正极和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和/或正极的表面沉积表面修饰物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冯国星钟开富李泓黄学杰陈立泉
文献传递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