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淼

作品数:29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耐药
  • 10篇耐药性
  • 8篇沙门菌
  • 8篇分子
  • 8篇分子分型
  • 7篇食源
  • 7篇食源性
  • 6篇电泳
  • 6篇脉冲场
  • 6篇脉冲场凝胶电...
  • 5篇毒力
  • 5篇血清
  • 5篇血清型
  • 5篇基因
  • 4篇毒力基因
  • 4篇药性分析
  • 4篇食品
  • 4篇耐药性分析
  • 3篇毒素
  • 3篇血清学

机构

  • 29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9篇于淼
  • 24篇张眉眉
  • 23篇耿英芝
  • 14篇魏彤竹
  • 10篇李雪
  • 7篇孙婷婷
  • 7篇马景宏
  • 7篇王伟杰
  • 6篇李飞
  • 3篇范文今
  • 2篇杨鸿武
  • 2篇于秀菊
  • 1篇范会弟
  • 1篇董常生
  • 1篇王晓丹
  • 1篇吴敬民
  • 1篇牛璐
  • 1篇谢韬

传媒

  • 9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飞蓟胶囊的亚慢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水飞蓟胶囊的亚慢性毒性。方法将80只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为8.00 g/(kg·bw)、4.00 g/(kg·bw)和2.00 g/(kg·bw),连续喂养91 d。试验期间每周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试验中期和末期检查大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称量重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试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未见明显中毒体征,也未见死亡。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动物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期、末期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水飞蓟胶囊无明显亚慢性毒性。
杨鸿武谢韬牛璐范文今吴敬民于淼
关键词:水飞蓟亚慢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枯草芽胞杆菌DarA蛋白的鉴定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我国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寻找新型的抗生素替代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分离枯草芽胞杆菌SXAU18所产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物质,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其具有抗菌活性的重组蛋白。试验选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分子截留等蛋白提取技术,对枯草芽胞杆菌SXAU18产生的抗菌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SDS-PAGE技术和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分离到的蛋白物质的抑菌活性;通过质谱、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预测目的蛋白的基因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AKTA蛋白纯化系统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借助牛津杯扩散法鉴定重组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SXAU18所产的抗菌物质为相对分子质量15 ku左右的蛋白质,含有共同的特定氨基酸序列—GSSIFGLAPG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推测SXAU18所产的(主要)抑菌蛋白为DarA;经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DarA主要以可溶性上清蛋白形式存在,纯化后的DarA蛋白为单一条带,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结果提示,分离自枯草芽胞杆菌SXAU18的抗菌蛋白DarA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活性,且可以通过体外表达获取该蛋白。
于秀菊孙铮韩小涛李钰钰于淼董常生
关键词:羊驼枯草芽胞杆菌细菌素分离纯化原核表达
2016—2020年辽宁省沙门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辽宁省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防控、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2016—2020年临床腹泻病例分离的90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采用BioNumeries 7.6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90株沙门菌分为13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PFGE聚类分析得到54种带型,各带型间相似度为51.4%~100%,每种带型包含1~10株菌,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且存在多次聚集现象。药敏结果显示90株沙门菌呈现36种耐药谱,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66.7%,60/90),其次为萘啶酸(62.2%,56/90),头孢西丁全部敏感。多重耐药率达48.9%(44/90),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87.5%和45.8%。结论辽宁省沙门菌引起腹泻病例呈散发态势,菌株多重耐药趋势明显,且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广泛,应进一步加强分子溯源及耐药性监测。
耿英芝于淼张铭琰张眉眉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耐药性分子分型
2019—2021年辽宁省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与耐药表型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2019—2021年辽宁省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对分离出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特征研究及耐药分析,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辽宁省内采集包括水果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产品、餐饮食品等1000份样品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分离,对分离出的阳性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应用BioNumeries 7.6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从1000份食品中分离出38株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8%,其中从肉及肉制品中分离出20株,占52.6%。PFGE聚类结果显示36株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菌被分为35种带型,同源性为60%~100%。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38株致泻大肠埃希菌呈现30株耐药株,耐药率为78.9%,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四环素,为71.1%(27/38);其次是氨苄西林55.3%(21/38),共发现12种多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为60.5%(23/38)。结论辽宁省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来源于肉及肉制品食品的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于淼耿英芝张铭琰张眉眉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分子分型多重耐药
辽宁省2014-2016年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及血清型、耐药性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研究辽宁省近三年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副溶血性弧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重荧光定量PCR对2014-2016年共计317株食品中和临床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trh和tlh检测,同时进行血清分型,并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317株分离菌中均携带tlh基因,其中有50.5%的菌株携带tdh基因。167株临床分离株中158株携带tdh基因,检出率为94.6%。31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5株不能进行K分型,其他菌株共分为29个血清型,167株临床分离株中71.3%为血清型为O3:K6。150株食品分离株中8%为血清型O2:K28,6%为血清型O2:K3。317株副溶血性弧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36.9%。结论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多携带tdh毒力基因,食品分离株毒力基因tdh、trh携带率低。临床分离株中O3:K6血清型菌株均携带tdh基因,且更易产生耐药。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菌株以携带tdh基因的O3:K6型菌株为主。食品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比较分散,O2血清群为主要流行血清型。辽宁省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李雪张眉眉马景宏张铭琰刘海霞耿英芝魏彤竹于淼孙婷婷李飞王伟杰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血清学分型耐药
辽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耐药谱及PFGE分型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辽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耐药谱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别,探讨辽宁沙门菌污染的同源性,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警提供基础。方法对辽宁省2015年食品中、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41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试验、PFGE分子分型,采用Bio Numerics version 6.6软件分析,比较同源性。结果 41株菌分为15个血清型,居前三位的是15株肠炎沙门菌、5株德尔卑沙门菌、5株姆班达卡沙门菌(辽宁省内少见血清型);对41株菌进行15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对单一一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00.0%,其中红霉素97.6%,萘啶酸61.0%,氨苄西林53.7%;41株菌共分为18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分散,只有两种优势,一种带型包含20株菌,有14株肠炎沙门菌,6株其他沙门菌,相似度为92.7%~100%;另一种包含5株菌,4株姆班达卡沙门菌,1株鼠伤寒沙门菌,相似度为96.6%~100.0%。结论辽宁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生肉制品是其主要污染来源;血清型与PFGE图谱带型分布广泛,相同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带型聚集成簇、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相同PFGE型别的菌株耐药谱一致或相似;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
马景宏张眉眉马妮耿英芝魏彤竹李雪于淼李飞张铭琰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学分型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
辽宁省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内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为鱼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根据分层随机采样原则于2019-2020年分别在辽宁省14个市采集市售和养殖场淡水鱼,先利用消化法检获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生物显微镜下根据囊蚴形态特点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分别提取不同种囊蚴的总DNA,对其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将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再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采集16种淡水鱼共672尾,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8.9%(60/672),其中麦穗鱼吸虫囊蚴感染率为23.2%(60/259);麦穗鱼感染2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囊蚴和外睾吸虫囊蚴,其他鱼类未发现吸虫囊蚴感染。结论麦穗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较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应加强宣传与防控;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方法可以有效鉴定淡水鱼中吸虫囊蚴感染种类。
耿英芝于淼张铭琰张眉眉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淡水鱼分子鉴定
辽宁北部某地区生活饮用水源水污染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检测水源水是否被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方法采用GB 5750. 12—2006中的免疫磁荧光抗体法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样品检测,同时采用巢式PCR方法对平行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本实验对采自辽宁北部某地区5处生活饮用水源水水样进行检测,其中贾第鞭毛虫检出率为60. 0%,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40. 0%,2份阳性对照水样回收率符合标准要求,且PCR扩增反应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结论辽宁北部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存在被两虫污染的情况,应加强供水网络的消毒处理,防止出厂水被两虫二次污染。
魏彤竹于淼张眉眉马景宏
关键词: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免疫磁珠分离
辽宁省市售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MLST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2024年
【背景】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通过禽类及其产品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了解市售禽肉中沙门氏菌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2022年辽宁省市售禽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血清型分布、药物敏感性及分子流行特征情况,探讨不同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检验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及生化实验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实验,用微量肉汤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使用BioNumerics7.6软件对药敏结果、MLST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3株沙门氏菌包含11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为主。药物敏感性分析中,沙门氏菌对萘啶酸(nalidixic acid,NAL)的耐药率最高,为92.5%(49/53),共发现有25种多重耐药谱,总耐药率为66.0%(35/53),在耐药基因分析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C携带率最高为45.3%(24/53)。根据7种管家基因的序列沙门氏菌被分为10个ST型别和1个未分型型别。【结论】辽宁省市售禽肉沙门氏菌的污染率较为严重,血清型多样化,整体耐药水平较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禽类规范化养殖。
于淼耿英芝张铭琰刘海霞张眉眉
关键词:禽肉沙门氏菌MLST耐药性耐药基因
2017~2018年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究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每个季度的污染及其分布情况。方法2017~2018年辽宁省共采集3477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7.65%,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6.92%,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9.05%,第四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2.62%。各卫生指标菌中2017年菌落总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6.10%,大肠菌群计数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7.03%,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52%;2018年菌落总数在第一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1.67%,大肠菌群计数在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48%,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二季度合格率最低为91.67%。结论辽宁省内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情况,诺如病毒、蜡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比较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及弯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王伟杰孙婷婷魏彤竹刘海霞李雪耿英芝于淼张铭琰张眉眉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监测季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