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菁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腔隙
  • 1篇腔隙性
  • 1篇腔隙性脑梗死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卒中
  • 1篇梗死
  • 1篇RAGE
  • 1篇HMGB-1
  • 1篇MIR-14...

机构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朱菁
  • 1篇李友
  • 1篇李克深
  • 1篇马国达
  • 1篇崔理立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iR-146a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miR-146a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LI)的关系。方法选择LI患者173例(观察组)和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心脑血管疾病体检者298例(对照组),采用SNaPshot法检测血miR-146a rs2910164和rs5709532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结果观察组miR-146a rs2910164位点GG基因型频率为8.67%、CC+CG基因型频率为91.33%、G等位基因频率为33.24%,对照组分别为17.11%、82.89%、39.93%,P均<0.05。两组miR-146a rs5709532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70岁以下者miR-146a rs2910164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28.57%,对照组为39.12%,P<0.05。观察组miR-146a rs2910164和rs57095329位点正常和突变基因型患者的CIMT比较,P均>0.05。结论 LI患者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降低,G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病的一种保护性因素。
李友朱菁马国达李克深崔理立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基因多态性
RAGE和HMGB-1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表明炎症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多配体受体,可与...
李友朱菁赵斌李克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