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绍富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新农村
  • 4篇农村
  • 3篇大学生
  • 3篇新农村建设
  • 3篇新农村就业
  • 3篇农村就业
  • 3篇就业
  • 1篇大学生村官
  • 1篇大学生村官计...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应用型本科教...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导向
  • 1篇政府导向作用
  • 1篇政府作用
  • 1篇之学
  • 1篇实才
  • 1篇实学
  • 1篇实学研究
  • 1篇士子

机构

  • 8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鄂尔多斯职业...

作者

  • 8篇宋绍富
  • 4篇贺桂欣
  • 3篇赵友
  • 3篇赵娟
  • 2篇路宝利
  • 1篇王立红
  • 1篇张楠
  • 1篇陶文辉
  • 1篇陈庆合

传媒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职教论坛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职业时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治事之学:中国古代士子实学研究
2012年
古代治事之学一直伴随经学不断发展,其存在的合理性源于人才差异、人才需求、教育类型多样化以及经世致用文化内在需要。治事之学于六艺造士、百家之学、经学载体、分斋治学模式的变迁中凸显其核心理念:明体达用、百职人才、治事实学、习行教法、各专一事。同时引发专才与通才、农圃与小人、崇道与尚艺、治事与文明的相关思考。
路宝利赵友宋绍富
关键词:士子实学
论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综合模式中的政府导向作用
2010年
通过分析政府在大学生新农村就业中的角色与责任,详细阐述了其在发挥导向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政府职能发挥不足、就业项目管理相对粗放、就业模式比较单一等现状,从政府引导有力、持续投入、激活与规范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大学生新农村就业艰难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宋绍富赵娟贺桂欣
关键词:大学生新农村就业政府作用
论大学生新农村就业中市场主体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政府提出了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把广大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引导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剖析市场在发挥大学生新农村就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路径的构想。
贺桂欣宋绍富赵娟
关键词: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就业市场
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引量:3
2016年
应用型本科是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在我国尚属新事物,作为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满足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供给侧,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从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供给侧现状入手,提出了作为供给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科学控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规模;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权;适应需求侧,深化改革课程教学推行能力本位;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并提出相关建议。
陈庆合宋绍富陶文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
大学生新农村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以河北省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可以起到"种子"和"酵母"作用,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内生性持续动力。然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这一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境,文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贺桂欣宋绍富赵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模式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文献综述、调查访问、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必要性,分析了该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对接难,对农村的情感培养慢,生活实际问题解决难,各级政府激励指导不到位等。构想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培养"本土化"的大学生"村官",高校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在农村服务的意识,健全和完善保障制度等促使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最实际、最有效的措施。
贺桂欣宋绍富王立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箕裘相继——民间传统技艺家传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民间传统技艺家传制度自古有之且至今盛行。其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智等独特传承范式,以及诚一,世业专攻一技;不肃而成,不劳而能;家人相一,父子戮力等精髓构成其存留且发展的合理性。但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制度本身在传承技艺精华、形成民族技艺品牌及传承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与现代技术教育体系相结合,逐步拓展至多元模式传承。
路宝利赵友宋绍富
对孔子实才思想的误读与二重性思考
2011年
基于对孔子"樊迟学稼"、"君子谋道"等诸多职业教育思想的辨析,详细论述了其社会分工、功利性批判、贫民教育等职业教育思想萌芽。通过对"求道取仕"与"民生"思想、"鄙视小人"与"重视农业"、"素质养成"与"职业实践"、"文本思想"与"学者解读"四个方面对立统一的阐释,凸显出孔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两面性"影响。
宋绍富赵友张楠
关键词:孔子二重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